前几天回农村老家办事,在老家住了几天,和村里健在的那些父老乡亲唠了唠,这中间说到了一个已经去世的农民,村里的老人都连连摇头,对他的人品并不看好,因为那个人以前在村子里边仗着兄弟比较多,横行霸道,很多村民都吃过他的亏,也有一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比如说他家修排水沟吧,必须比周围前后左右的村民都要高一点,也就说他家下雨流出来的污水可以经过别人家的门前,而别人家的污水却不允许经过他家门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诸如此类的小事儿还有特别多,但是这种小事儿有没有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所以村民们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了。不过大家虽然提到他,都没什么好的言语,但不可否认,他们家的房子确实是村子里边比较气派的,独栋的几层楼,看着格外的霸气。虽然说现在人不在了,但楼房还在那耸立着。然后几个大爷又说到了村里的另外一个人,我叫他赵叔,赵叔呢,人不错,是村里大家一致认为的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农忙时候吧,村子里边大家都在忙呢,干一天农活都挺累的,但只要是谁家有困难,赵叔就会去帮忙,而且不要任何回报那种,我印象中,赵叔小时候也帮我们一些忙,不过如今看看赵叔住的房子和平时的生活,打击都唏嘘不已。听村里老人说,赵叔现在之所以是光身汉,就是因为他老是帮助别人,他媳妇嫌跟着他看不到希望,就出去打工,再也没回来了。“农村那些善良本分的农民,往往一事无成,被嫌弃”,这似乎是很多农民都想过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本分的农民往往心怀不忍,所以会错过很多机会

就像是说赵叔一样,农村还有很多平凡但是很本分的农民,他们生活当中不吭不哈,不愿意多去争取什么,和人相处也遵循着农村老人比较推崇的以和为贵,这就导致他们会错过很多机会。比如说农村里边要修路,谁能承包呢?很多农村可能会觉得都是父老乡亲呢,怎么能挣父老乡亲的钱呢。小活儿的话,他们直接就不要钱帮着干了,大活儿的话,不好意思要钱,也不会主动地去承包,大包大揽,所以说很多机会就这么溜走了,当然看起来平庸一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本分是个有点,但本分的另一点对应的是创新性不足

其实不管到任何的时代,本分都是应该的事情,是毋容置疑的优点,但是老话说得好,凡事都有两面性,本分对应的另一面,就是创新性不足,具体的表现就比如说农村有些男青年出去打工,工厂里那么多的女孩,可是由于太过本分,也不敢和女孩有过多的接触和交际,也不敢主动地和女孩一起吃饭,所以根本没机会,久而久之,就成了村子里边的老人十分担心的大龄未婚男青年。所以本分是个优点,但是我们时不时也要思考怎么弥补掉因为本分而造成的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大家对本分的认知,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当然了,除了上边说的那两个原因之外,不得不说,大家对本分的认知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就比如说在农村70后那辈,人们会把本分看成是个完全褒义的词,可是到了80后和90后的时候,村里媒婆如果说到“他们家那孩子不行,也太老实了”,这就不像是夸人得了。到了现在,年轻人说找对象,女孩都要求“痞帅”,这已经和本分脱钩了。这一切都源自大家对本分的认知,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可能本分的人在很多时候看起来会吃亏,但是我觉得本分还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值得推荐和赞扬。至于说本分的人会被嫌弃,我只能说嫌弃本分的人的人,本身可能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不用太在意。不管是在村子里边生活,还是去到外地打工,咱农民工任何时候都是赚干干净净本本分分的钱,

农民工点赞。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人的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