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序进入秋冬,老年人的心脏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发作快、死亡率高的心肌梗死更要提防。

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幸发生该如何自救?宜检健康带你一次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肌梗死症状是什么?

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强烈胸痛,疼痛感会延伸到肩膀、手臂、脖子、下巴、牙齿、胃部、上腹甚至后背,还会伴随呼吸困难、冒冷汗、呕吐以及晕眩,休息无法缓解症状。随着病况持续恶化,患者会失去意识、心律不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心肌梗死后可能会在数日或数周间出现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可能出现发烧、胸痛以及咳嗽等症状,这些并发症也具有一定危险性,需特别注意。严重的并发症则以心室游离壁破裂(心肌梗死第二常见的死因)为主,日后会产生有猝死风险的心包积血或急性心包堵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肌梗死有前兆吗?

心肌梗死有前兆吗?

虽然心肌梗死发作很快,但心脏在完全堵塞前会释出少量求救信号,临床医学也得出某些非典型症状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此外不同性别、年龄,前兆症状也大不相同。

年长者的症状也可能不局限于胸口,而是以腹痛、呕吐表现;女性则可能出现疲倦、失眠、焦虑等非心脏相关症状,这也使得女性在心肌梗死发作后死亡率较高,因为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

心肌梗死原因是什么?

心肌梗死原因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脏疾病,因为提供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被血栓阻塞,心肌会因为缺乏氧气和养分而受损,一旦阻塞超过20分钟心肌细胞会开始坏死。

因此越早就医排除栓塞存活率就越高,根据临床统计患者在6小时内就医的死亡率约为6%,8小时内的死亡率约为7%,12小时内就医的死亡率则为8%,一旦超过12小时后才就医死亡率便会大幅升高到16%。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主因,坏胆固醇沉积在冠状动脉的血管壁上,形成纤维化或钙化斑块,造成动脉增厚,之后动脉硬化的斑块引起发炎反应并破裂,破裂的斑块吸引血小板的聚集,变成血块,严重时堵塞冠状动脉便造成心肌梗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肌梗死的急救3要诀

心肌梗死的急救3要诀

相较于发作更急更凶猛的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是可以通过自己或周围人的急救来争取挽回生命的黄金时间的。

1.服用硝酸甘油

当胸口开始出现不舒服等症状时,尽快含硝酸甘油舌下锭,帮助扩张周边血管,减少血液回流心脏,减轻心脏负担以缓解不适感,但硝酸甘油锭不是万灵丹,对于严重的心肌梗死帮助有限,最好的方式还是尽快就医。

2.施以CPR或通过AED进行电击

如果是旁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应第一时间施做CPR或用自动体外心脏电击除颤器(AED)进行电击,把握90秒内黄金救援时间,并紧急送医抢救,能否成功将患者救回取决于旁人是否能当机立断、快速给予急救措施。

3.服用阿司匹林是次选

国际的临床试验指出,心肌梗死发作的当下如果立刻服用阿斯匹灵可降低死亡率,但要注意的是,胸痛也可能是主动脉剥离的征兆,此时服用阿斯匹灵可能使出血变得更严重,因此阿斯匹灵较适用于本身有血栓病史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人心肌梗死风险高?

哪些人心肌梗死风险高?

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使血液黏稠,血管失去弹性。高血压患者也是心肌梗死的高风险群,因为血压上升会使心脏负荷增加,进而使冠状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除了上述种种因素外,随着年纪增长,动脉硬化的情形也越严重,因此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较高。气温变化也不容忽视,当温度降低时会使血液浓稠度增加,且血压不稳定,血液容易凝固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如何治疗?能痊愈吗?

心肌梗死如何治疗?能痊愈吗?

心肌梗死的治疗可分成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血栓溶解剂为主,原理是将冠状动脉内的血块溶解,使血管再畅通,供应心肌所需的氧气与养分。但至少必须在发作梗塞后的12小时内,才能发挥疗效。

手术治疗则是做冠状动脉气球扩张术,通过心导管沿导引线将气球导管置入冠状动脉的狭窄处,并将气球扩张使阻塞区块撑开,增加血流量以改善症状。

心脏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到原先的功能,因此在疗程结束后患者要更努力地保护心脏。严格控制三高、戒烟、减肥、运动更是不可或缺,只有妥善保养才能将心肌梗死的复发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