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8日,为期一周的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圆满收关,来自天边之乡的“格桑花”,在南京墨竹周这一开放式共享平台上,被浇灌得格外耀眼,绽放得更加美丽。一朵朵格桑花,就如同星星之火,燎起天边墨竹新时代的发展之梦。
从第一届到第三届,南京墨竹周的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品牌内涵不断丰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开创了南京援藏工作新局面,体现了南京对口支援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会见来宁考察的墨竹工卡县党政代表团一行,并参观“天边墨竹最西藏”净土产品与文化博览会。韩立明表示,新征程上,南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进一步深化宁墨对口支援合作,聚力民生改善,强化产业合作,坚持志智双扶,促进民族交流,进一步巩固“宁墨一家亲”情谊,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回顾刚刚闭幕的第三届南京墨竹周,亮点纷呈、精彩不断、成效显著,一个个系列活动如同一朵朵格桑花开出了最美的样子,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最抢镜:天边墨竹博览会搭起高原特色产业“走出去”的新平台
新一届的“南京墨竹周”是特别的。
今年的“南京墨竹周”为西藏特色产业与文化产品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式赴区外展示展销,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
由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策展的“天边墨竹最西藏”净土产品与文化博览会上,来自墨竹工卡及西藏的110家净土产品、民族手工业等参展企业和合作社,带来了丰富且独特的商品,参展品种数量达到1080种以上。
其中有着历史悠久的塔巴陶瓷、直孔藏香、传统藏装,墨竹小菜籽油、牦牛肉、藏鸡蛋、牛奶、藏蜜、青稞、青稞酒等净土产品,藏刀、藏毯、唐卡等民族手工业和文化产品,还不乏阿刁奶茶这样的新兴网红产品。
展会进行街景式布展,突出营造浓郁的西藏风情,让南京市民有了“走进南京博览中心逛拉萨八廓街”的观展体验。
藏鸡蛋第一天卖到断货,阿刁奶茶始终在排队,藏刀、墨脱石锅成了“小网红”,青稞米、青稞牙胚、青稞小麻花等一上货架基本就空,青稞精酿啤酒引来一批大客户、现场销售及订单额超过百万,新开张的高淳西藏印象藏式生活馆,直接从展会现场拉回满满两车货,虫草、松茸干以及藏药材总是“闷声大卖”……每天的体验活动与文化展演,更是让南京市民流连忘返。
只有打造品牌、升级产业,墨竹格桑花才能找到“源头活水”。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指示具体实践,也是宁墨26年携手共行探索出的新路径。
有了产业,自然就有了产品;有了产品,自然就需要一个让高原特色产业“走出去”的平台。
南京援藏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说,举办博览会的目的,就是为高原特色产品首次走出西藏、组团亮相,创造条件与舞台。
据博览会组委会统计,展销期间,不含墨竹小菜籽油,全场累计实现销售和认516.09万元。
最爆款:天边墨竹小菜籽油认购突破630万元,“小组图援藏”再结致富新果
乡村要振兴,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如何挖掘墨竹工卡县的特色禀赋,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包括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在内的产业化全链条,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农牧业品牌,为脱贫之后的墨竹工卡走向振兴增添内生动力,无疑是南京援藏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墨竹小菜籽油的产业化生产与品牌化打造,开展特色产业小组团援藏,既是一次创新的成功探索,也是援藏工作组向墨竹工卡人民提交的一份“答卷”。
两年产业培育,墨竹小菜籽油被当地人民视作“致富油”。目前,墨竹全县年种植墨竹小油菜2.96万亩,带动4000余户农牧民增收1295万元。
两年市场开拓,墨竹小菜籽油成为热销的网红名品,销量年年翻翻。2020年第一次亮相“南京墨竹周”时,墨竹小菜籽油销售额实现298万元;今年的“南京墨竹周”上,销售额达到636万元。
第三届“南京墨竹周”期间,共有7家大型企业和墨竹榨油厂签订了合作协议,600多家企业、单位参与了墨竹小菜籽油的认购。
对墨竹人民而言,天边墨竹小菜籽油是“致富油”;对消费者而言,这是品质优良的品牌产品;然而,对于南京援藏工作组而言,这还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有了这个“窗口”,能够让更多的人,领略墨竹山水的壮美,感受墨竹人民的淳朴,体会墨竹文化的魅力,感触墨竹历史的深邃。
第三届“南京墨竹周”上,墨竹小菜籽油的展销台前,油菜花海拍照打卡、网红直播带货、烹调试吃.....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透过“窗口”,很多企业看到了其中蕴藏着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动心了,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金鹰国际商贸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明确表示将引入墨竹小菜籽油,填补他们在西藏特色产品领域的空白;南京动漫ip形象“阿槑”设计公司-南京玲珑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将和墨竹榨油厂继续深度合作,开发系列产品;南京高端餐饮巨头-南京月尚夜上海餐饮有限公司将作为南京首家墨竹小菜籽油制定餐饮用油单位,开发“天边墨竹”小菜籽油菜品.....
显然,这个“窗口”正在发挥巨大作用。
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工作组将成立五个人组成的专项小组,进一步聚焦营销推广,推动墨竹工卡县小菜籽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给力:南京8家市属国企集团与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企乡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在南京的行政区划中,已经没有“县”的建制;但在南京的责任里,却有着唯一的一个县——“墨竹工卡”。
从1995年开始对口支援,26年来,南京墨竹,守望相助。
上一个五年,南京与墨竹一起努力,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下一个五年,南京与墨竹,还将继续携手,奔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新征程已经开始,新动力正在形成。
在今年第三届“携手与‘宁’‘墨’契共赢”发展恳谈会上,在去年南京8个行政区与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开展“区乡共建”的基础上,南京市8家市属国有企业与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结对,开展企乡共建。现场合作双方签署企乡共建合作协议,相关方还签署了园区运营、科技帮扶、文化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实现合作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恳谈会上,在江苏省工商联的支持和推动下,现场还启动了“在宁苏商走进墨竹”活动,致力于让更多企业参与到墨竹建设中来,促进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新局面。
最礼赞:《在天边》在宁首映并向全球播出,对天边之乡的一次礼赞
11月8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推出的人文纪录片《在天边》在宁首映。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让天边之乡墨竹工卡被更多人了解,在南京援藏工作组的推动下,南京墨竹两地组织专业力量制作了这部时长50分钟的人文纪录片。
这是一部以天地人的哲学思考为脉络,以西藏文化的内涵为背景,以当地百姓生活故事为段落,深度探讨形成当下墨竹宁静与幸福状态的内在逻辑,全面展示墨竹工卡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同步协调发展后的特别魅力。
纪录片的与发布,得到了江苏广电总台的大力支持。
首映后两天,11月10日,《在天边》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上映,面向全球发布。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观看纪录片后评价说,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每次观看都有新感受”。
“艺术化记录了当地干部群众和援藏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这部作品比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宣传片更具创意。”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也非常认同《在天边》表现出了藏族同胞生活上的宁静,“是纵观全片非常出彩的一点”。
周晓虹分析说,这种宁静源于其独特的环境和历史,最终成为生活中最细微可感的幸福,十分具有借鉴和学习意义。“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如何幸福地度过自己平淡的一生,这部纪录片给出了一种方向”。
华夏民族向来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融合,这些在纪录片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则在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分析,这说明汉族、藏族乃至人类在最高级的追求上都是相通的。
“美美与共,片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大道至简、归于平静的生活,在任何人看来都将极富美感。”胡阿祥说。
最暖心:农牧民群众看南京,“感恩党,一家亲”深入人心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援助工作采取不同的理念,既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也需要对发展方向的预判和超前布局。
脱贫攻坚时,单项援助是正确的阶段性措施;步入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双向交流融合,双边开发与共享,是南京实施的援藏新举措。
“宁墨情·共筑梦”第三届墨竹工卡县农牧民群众看南京活动是在2019年、2020年两届农牧民群众看南京活动基础上的续写。
由墨竹工卡县建档立卡户、致富带头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2人组成的代表团,在第三届南京墨竹周期间,前往南京市各区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其中还涉及中山陵、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南京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实施、资源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发展等,让墨竹农牧民群众代表开拓眼界,感受南京发展的变化,学习南京先进的做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结氛围,进一步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农牧民群众“感恩党,一家亲”的共识,为墨竹工卡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墨竹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强大力量。
三年里,彼此之间的‘请进来、走出去’,两地人民通过相互了解与交流,感情不断升华,“南京墨竹一家亲”的民族情谊不断得以加深。
与此同时,针对藏族同胞最急需的医疗援助,依然坚持长跑不懈。
第三届“南京墨竹周”期间,“宁墨情·医公益”爱心医治南京行同时实施。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接受免费治疗的墨竹工卡县17名先心病、重症畸形患儿、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等先天性疾病患儿,以全部接受治疗。
病房内外,墨竹工卡县卫健委工作人员卓拉,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生巴桑旺堆与护士德吉仓决忙碌地翻译着医生嘱咐、记录着每位患儿的病情进展… …墨竹工卡县嘎则搬迁户措吉拉姆11岁的大儿子扎西班丹曾患有心肌缺损,经过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手术后,如今健康活泼,此次她与患有先心病2岁的小儿子贡觉次培再次来到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百感交集。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南京、墨竹各级政府的救命之恩,感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的两个孩子得到及时救治。”话未说完,措吉拉姆以眼眶泛红至哽咽。
最青春:35名大学生南京特训,38名乡村振兴专干南京集训,播下粒粒“格桑花种子”,点燃天边“星星之火”
人才是第一资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西部县区来说,人才的贫瘠等同于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动力的缺失,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及“人才就是未来”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切实打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主动仗,近年来,南京一直助力挖掘帮扶墨竹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
第三届“南京墨竹周”虽然收官了。但第三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的35名特训营学员将在南京市继续以“1+3+N”的模式集训。(“1+3+N”即为:1个月的封闭式训练、3个月的见习、见习,拿到N多种管理工具,实现N多种就业、创业可能性),其中,为期1个月的封闭训练,将以理论辅导、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参观体验、实践见习为主要形式。
封闭训练结束后,见习3个月,根据学员兴趣、专业、能力,推荐到相关企业不同岗位进行见习。见习期结束,根据见习情况和用人企业意见,协调就业岗位,在学员和用人企业之间构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由双方自主选择。
南京全力帮助墨竹探索打通人才培养到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向探索就业创业新模式的转变。
经过三年探索实践,特训营成果斐然。两届67名特训营学员顺利结业,就业率实现100%。
随之延伸开办的就业创业成长营,创新推出“格桑花开‘人才’+‘平台’计划”,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基金,成立由政商企校共建的格桑花开成长学院,累计跟踪培养学员437名,开创了墨竹工卡县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新实践。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更是进入了全面部署、加速,为突破制约墨竹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瓶颈,第三期“宁墨情•共发展”墨竹工卡县党政干部乡村振兴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南京市栖霞区党校开班。
为期12天11场的专题培训中既有课堂专题教学,也有实地考察调研。课堂教学中,讲解党史、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分享南京各区县乡村建设经验等;现场考察调研中,重点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介绍。
另外,为了让墨竹工卡县党政干部对新形势新任务有深刻理解,更好推动墨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习过程中,还安排有关区重点介绍了自身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探索与经验。
在乡村振兴时代,这些大学生和乡村振兴专干,将成为墨竹工卡县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最闪亮的青春力量。
最炫彩:夜金陵遇上新墨竹,宁墨嘉年华再刮“最炫墨竹风”
遇见夜金陵,筑梦新墨竹。
11月3日,宁墨嘉年华活动在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开启。当晚7点,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华灯初上,游人如织。大成殿门前,一首代表宁墨两地手足情深的《南京墨竹一家亲》歌曲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一段极具藏族文化气息的歌舞表演《多彩的哈达》正式拉开了嘉年华序幕。11月6日,宁墨嘉年华又在六合市民广场火热进行,当艺术团的年轻演员走到群众中跳起锅庄舞时,市民朋友积极加入,瞬间拉出一个大大的“民族团结同心圆”。
“遇见夜金陵·筑梦新墨竹”宁墨嘉年华是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的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南京“遇见夜金陵”夜间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当晚的演出中,墨竹工卡县松赞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朗玛堆谐》《请收下我们的情谊》《扎西德勒》等藏族歌舞。
活动中,琳琅满目的墨竹特色产品引得游客争相抢购,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墨竹工卡县旅游景点宣传册以及万人探亲体验卡,市民、游客只需在申请表上填写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就能拥有一张探亲卡,凭卡便可在墨竹工卡旅游景区内享受半价优惠。
南京与墨竹,携手26载。对口援助的机缘,造就了“宁墨一家亲”。南京人去墨竹,自然是“探亲”。
让南京人在感受墨竹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了解在过去26年里,南京与墨竹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一端拥有“金山银山”一般的生态禀赋资源,另一端则蕴藏有待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如何才能联接两端、畅通有无?
以情感为纽带,以文化为媒,“万人探亲游”搭起了一座桥梁。南京墨竹两地政府以“桥”为契机,统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尝试着在宁墨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带动墨竹净土绿色产品、非遗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打通两地生产、流通、消费多个环节,推动内生消费与产业升级形成闭环。
从“你好·墨竹”,到“宁听·墨竹”,再到“筑梦·墨竹”,南京与墨竹两地政府,携手同行,为融入与促进“国内大循环”新格局贡献着“宁墨力量”。
最深情:天边墨竹最西藏文艺展演,上演视觉盛宴,讲述“墨竹故事“、“援藏故事”
“手捧洁白的哈达……这是新西藏的祝福。”在歌舞《多彩的哈达》中,11月8日晚,第三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简称“南京墨竹周”)闭幕式在南京太阳宫剧场拉开序幕。
由拉萨市歌舞团、墨竹松赞艺术团等带来了具有浓郁藏式风情的歌舞表演,如舞蹈《朗玛吉祥古韵》、歌曲《请收下我们的情谊》等。
藏戏《扎西德勒》更是展示了西藏的独特文化。据了解,现场表演的是藏戏雅隆扎西雪巴,又称为“吉祥舞”,是西藏传统的国家级非遗舞蹈。墨竹人民用藏戏的方式,讲述了墨竹工卡县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幸福的生活。
南京演艺集团友情出演了杂技《芳华》,向到场的第一批到第九批援藏人才代表致敬,向耕耘在墨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致敬。
视频《幸福笑脸》中,墨竹普通人的一张张笑脸,像格桑花一般次第绽放。
“你是一朵茉莉,我是一朵雪莲,茉莉雪莲是绽放美丽的歌……你是一座青山,我是一座雪山,座座高山是深情不变的歌,呀啦哩索……藏汉人民心连心,南京墨竹一家亲,呀啦索……”
一曲《南京墨竹一家亲》,唱出了两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声,更是唱出了26年宁墨两地浓厚的民族团结情。
南京墨竹周主题曲《宁墨情》在展现南京与墨竹文化交融的同时,更是将闭幕式推向高潮。最后,闭幕式在《母亲是中华》中缓缓落下帷幕。
然而,汉藏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在继续,永不落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