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整个大汉王朝都处在风雨飘渺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力已经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大军阀之间征战和吞并都是常有的事情,而当时的天下就算再乱,刘氏宗亲也占据着不少领土,比如荆州的刘表以及蜀中的刘璋,一直都固守自己地盘很少发动和经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表

不过虽说同样都是汉室宗亲,但是刘表和刘璋两者的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首先刘表镇守的荆州虽说最后和刘璋镇守的益州最后都落到了刘备的手中,但是刘表在世时对荆州拥有着绝对的把控,而反观刘璋不仅在世时就将益州地盘全部丢了,手下文臣还集体叛变,简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璋

刘璋手下全是“二五仔”?刘备还没动手就全体叛变!

其实法正和张松背叛刘璋投靠刘备左舰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刘璋旗下法正张松两人都不得志,而偏偏这两个人还都是朋友且互相都认为自己有本事怀才不遇。(益州别驾张松与正善,自负其才,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治治通鉴 卷六十六》)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法正和张松给自己找一个下家就是很正常的操作了,而张松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找到刘备的,相反张松一开始找的是实力最强的曹操,不过可惜曹操以及手下将领因为其长相丑陋而百般羞辱,反观刘备却完全没有因为张松的相貌而轻视他,相反以国礼待之。张松也感觉刘备不仅仅因为自己的外貌而否定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十分重视自己于是便带着法正一起投靠了刘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松和法正

法正和张松的背叛并不能撬动刘璋对益州的掌控权,而接下来庞羲、刘循、吴懿、吴兰、雷铜、李严等将领的投降终于成为了压垮刘璋固守益州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中庞羲的投降直接对刘璋固守益州的决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为庞羲是当初刘焉托孤重臣,是刘璋继承父亲刘焉益州牧重要功臣之一。结果刘备入蜀之后庞羲直接投降刘备并且还成为了汉中王劝进表11位高级将领中的领衔人物,亦是辅佐刘备登位汉中王的功臣之一!可以说庞羲在刘璋身边就相当于刘备的诸葛亮,结果最终却遭到背叛对刘璋自身的打击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松被刘备所折服

如果说庞羲的背叛已经让刘璋失去了抵抗刘备大军的决心了,那么接下来吴懿和刘循的投降直接让刘璋想抵抗也没有任何实力了。吴懿是刘璋手下重要的将领之一,当初刘备率众进攻刘璋,为了击退刘备的进攻刘璋便派出了吴懿率领的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四位将领迎击刘备,结果几次交手下来吴懿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思维吴懿率先带领自己部队向刘备投降,而并称为西川四将的张任、刘璝、冷苞、邓贤全部宁死不降最终遇害。而刘循则是刘璋的亲儿子,在坚守雒城等不到援军的情况下最终也向刘备投降了,亲儿子都投降了,这仗打下去的意义也真的不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璋比较懦弱

法正张松背叛可以理解,为何其他武将也要背叛刘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比起刘璋确实更适合做西川之主

在左舰看来这些武将背叛刘璋原因也很简单,活在乱世之中要么吞并别人,要么被别人吞并,想要中立亦或者抽身之外基本上不可能,而刘璋本人性格懦弱又缺少雄才大略,在知人善任方面显然也稍有不足,所以在太平年间做一个中庸之主还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身处乱世之中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