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武的艺术一直在阐述基于个体与社会,历史和文明中的关系。宏观的俯瞰,微观的体察,都是艺术家跨空间纬度的思考。“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有种互通性,将人的想象力和情感调动,形成一扇连接世外之境的窗口。”
“双维度文化思考”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这段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哲对宇宙人生的认知,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徐新武看来,艺术无问东西,绘画的本质是有关痕迹的美学。时间同样具有痕迹,但它虽深重无尽,却轻细至不被察觉。
云海变幻、山河流转、古碑拓印的斑驳印痕、器物常年使用后的磨损...... 这种种痕迹都与宇宙的形态暗合着。打动艺术家的,是那经由时间沉淀而来,本初的能量。
© 《崇高感 50406102》,200*180cm,2016
©《雪景寒林图》,北宋,范宽
© 徐新武艺术作品在北京优山美地收藏空间
而早年间中国美术学院和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学习经历,双国文化维度,带给了徐新武多角度的思考。在当代,随着讯息过剩、物质丰富和强烈自由表达下,焦虑感也无所遁形,从艺术家敏感的观察,常感受到的是种类似崩塌和对抗的状态。
20世纪时,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及的“解构”和“重组”,个体即为世界的存在,仿佛正是当下21世纪现状的真实写照。
© 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
“回归起源的纯粹”
而生命哲学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混沌与秩序、激烈与克制、倾向与平衡都是生命作为客体与世界产生关联的最初状态,构成宇宙起源的基本形态也正是无限接近抽象的几何元素。
如同浪漫派晚期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所创作的,同名尼采著作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伴随着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中心对称的太空景象缓缓铺开,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它在当时,即使直到今天都成为刻画宇宙图景的经典。
© 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同样在柏拉图主义(Platonism)的暗示中,人们面对无限且未知的宇宙,一种庄严、肃穆的崇高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 徐新武《01805102》,200*180cm,2015
“感性与理性的共振”
“正如蝴蝶扇动翅膀,世界因此而有了变化。我希望回归一种纯粹性,有关能量的仪式。” 徐新武曾经有过三年的隐居生活,四年的习武过程,生命不断探索间,创作也从感受身体与环境的流动到潜意识与精神能量的对接。
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过程理解为一种战斗或是搏斗的过程。他以最原始简单的点、线、面组成空间的基本构架,不断反复试验下形成了自然且感性的混沌图式。画面气韵从暗涌到蓬勃的状态,像一股气流在蒸腾。
© 徐新武《崇高感 1605102》,120*120cm,2015
在理性属性的几何结构介入下,具有运动迹象的符号在画面折叠形成条状隐蔽联动,如同天际、光线的隐喻,又象征着情感的自制,能量在空间中逐渐“立体化”,也从多维的角度解构着空间。
闪电金芒般的剑意,恰似在无名之地间穿梭。感性与理性间的矛盾与冲突产生了画面内隐的力度,这些力度具有着动人气质,最能直击人心。
© 徐新武《崇高感 51805102》,180*200cm,2015
© 徐新武《Beyond Infinity 22900202》,120x100cm,2020
© 徐新武《崇高感 51406102》,180x200cm,2016
“多重空间感知性”
视觉上深邃浓郁的纯色具备着一种吸入和侵入式的力量感,让观者沉浸在画面所营造出的空间内,也同时连接起另一个体的感知力。
仿佛置身宇宙星河,俯瞰大地万物;又谦卑如尘沙,仰望无限天际。在徐新武构建的多重空间下,感性与理性间的对抗包容,现实与虚幻间的流转构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场。
© 徐新武作品在neXtlab《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蓝》展览现场,艺术策展人高琬婷
© 徐新武《崇高感 51306102》,180×200cm,2016
© 徐新武个展《XXW》现场
关于艺术家徐新武 Xu Xinwu
1984年⽣于江西
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1年获得德国柏林艺术⼤学综合绘画专业美术学硕⼠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他一直以来围绕对现实能量的理解和想象为主线。画面中有着超现实的语言,在具象和抽象之间,静态和动态之间,宏观和微观之间以及真实和梦境之间做着一系列的研究和想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