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群一直响个不停,反正我的朋友都在群里争相分享,自己双十一的战绩。
又抢到多少想买的东西,又送了多少赠品;
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凑满减,但省了太多钱了!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剁手买买买还是和我一样理智看待,不买立省百分百!
虽然双十一已经过去,但趁着这段小小的松懈期。
我想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聊聊为什么我劝你多攒钱+少消费?以及我的消费观。
文章有点小长,但如果你双十一没有忍住,不想双十二再次买买买的。
一定要耐心看完,因为你能看到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从而很大程度颠覆认知和思维,更快更好地养成理性消费,理智购物的购物理念。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互联网时代我们花钱越来越顺手了。
记得小时候校门口卖着5毛一袋的辣条,每次我都要把兜里的一元钱揉得皱巴巴才会递出去。
接过找的5毛又小心翼翼的揣进口袋,简单的动作间,满满都是消费的仪式感。
当微信支付,手机支付流行起来后,这样繁复动作间的仪式感和纸币交换间的视觉冲击,慢慢消失了。
手机屏幕一闪就 -200 的数字,和自己亲手掏出两张毛爷爷再递出去,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比起兜里实实在在花一张就少100的钞票,手机擅自减掉的数字就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一样。
人的本性是会去“享受”花钱这件事的。
即使花钱本质一样,但我们还是会下意识的感觉虚拟的数字 ≠ 金钱的实感。
如果只是动动手指,就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与享受,并且还感觉不到那么的肉疼。
那为什么不花呢?为什么不享受呢?
只是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曾经,这份享受的欲望被视觉里一沓沓钞票的扎实厚度,嗅觉里空气中飘散的铜臭气息;
听觉里父母口中的钱要省着点花的念叨,从多方给理性抑制住了而已。
但在大数据时代,这个枷锁被打破了。
- 看不到钞票减薄的厚度,嗅不到钱的铜臭味,父母也格外纵容独生子女。
我们很难在花钱时再沉稳的决策,理性的支付。
只有到每个月9号(花呗青年噩梦日),才惊觉自己又欠了一堆债。
02.
也是奇了怪了,我们想不起自己在哪儿花了这么多钱,也一直没有吸取教训不再花这么多钱。
之前我在餐厅兼职端盘子的时候,听店员姐姐聊天说她昨天做头发花了八百块.
我受到了冲击,八百啊,有这钱拿去买游戏皮肤它不香吗(咦好像有哪里还是不太对)?
是的,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消费观受到了千人千面的推荐和针对。
上一刻在逛淘宝只想买个吹风机,下一秒它又给你推荐了防脱洗发水、护发精油、戴森卷发棒……
百度随便查了一下怎么煎蛋,某东又马上给你push不粘锅广告。
你对游戏不感兴趣,知道你喜欢追星那就买张演唱会门票吧?
知道你想好好学习,马上给你铺天盖地推荐知识付费课程,买吧,哪怕不听在收藏夹里躺着也安心。
*什么破信息保密协议,在整个互联网海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早就在裸泳了。
密集的精准推荐和轰炸,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做着无意识的消费决策,总是感觉自己没买多少,没花多少钱。
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跬步足以至千里。
在微博上有个投票:疫情过后,你会报复性消费么?
我算了下投票百分比,选择“会”的人大概占比是:23.5 %。
你能看出什么?
基本就是遵循二八定律的啊!
有钱人当然可以报复性消费啦,无论疫情前,疫情中,疫情后,都不会耽误他们该花钱花钱。
无论是报复性,随机性,没事找事性,他们也一直都是想消费就消费的。
但当你也跟风去买买买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那20%的有钱人么?
03.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对物质进行虚拟意义的赋予。
用各种概念粉饰自己的物品,再进一步去包装到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他们不会让人直接买买买,而是会潜移默化的向我们灌输一些观念。
比如用香奈儿的香水,会让你显得精致与高人一等,不穿AJ就会在朋友圈显得特别土啊。
但其实,香水就是用来喷的,鞋就是用来穿的,压根无法给人贴上任何的永久性标签。
人的价值永远在于他丰富本我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得靠物质去刻意装出来。
我始终觉得,只要是还没实现不上班,每个月的收入就能超过远远自己的花销水平的,都不是有钱人。
穿什么,买什么,用什么,都不是有钱人。
赚钱就是为了花的,是为了提高消费档次和生活水平的,大家都这么说。
但是奇怪,这个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呢?
置身其中的我们,又何曾真的在花钱后的一个月到半年中,感受过自己的生活档次和水平真的得到了质的提升呢?
仔细想来,唯一爽的时刻,只有刚花完钱的当下啊。
其实当代年轻人真的没什么钱,即使他们穿的是AJ、挎的是Dior的包包,吃的都是网红餐厅。
商家都在鼓吹消费,但却没有人会对你消费后的人生负责 ,除了你自己。
04.
英国诗人塞廖尔·约翰逊说:
既花钱又存钱的人,是最满足的人,因为他享受到了两者的乐趣。
老粉都知道,我大学毕业靠写作自媒体,有了一笔小存款。
但这笔钱其实严格来说不都是我赚的,而是我存的。
之前隔壁寝室的朋友羡慕我“居然能在大学就赚这么多!”,我看一眼他桌子下摆满的aj球鞋,笑着跟他说:
其实不是我赚得多,只是我不太会花钱。
你换算一下,假如你不买这么多大牌球鞋,只买2双够穿的,是不是比我还有钱?
他算了一下,说,我靠,还真是,但我也没有15万那么多。
这笔存款,我始终没怎么动过,我认为人始终要给自己留一份底气和安全感。
对我来说,这15w就是我的安全感。
即使不花,但光是这笔钱存在本身,就对我的人生选择意义重大。
我可以坦然选择做我喜欢的,有成长价值的工作,而不介意工资暂时会比较低。
因为我有资本,所以我也有耐心等自己在这个岗位成长升值。
相比起来,许多人选择大学专业和职业生涯的标准,都是看钱够不够。
喜欢的工作工资低不敢去,讨厌的工作也不敢辞职,因为又要交房租又要交水电,一换工作就没底气养活自己,只好放弃。
但若是手里有一笔FuckYou Money(够自己生活6个月的钱),其实就完全不用介意短期利益,转而可以去更关注长期价值。
许多时候,让我们错失机会和兴趣的,都是钱不够。
很讽刺的是,钱这个东西不能买来一切,但却又可以间接的换到一切。
05.
和你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消费习惯,其实一直都很简单,就是三点:
1、只买刚需的东西,每个月必须存下来一笔钱。
而每个月我都会存下来当月收入的20%,拿去定投或者买基金,现在每天能收入大概30块钱。
长期攒钱,你会有一笔小小的积蓄,这是你改变命运的第一把钥匙,也是你的启动资金。
说白了,这就是你的底气,可以相对自由选择人生的底气。
2、关掉花呗,从来不用花呗支付。
花呗的本质,是透支我们未来的金钱去提前消费。
当自制力不够强的年轻人们习惯了超前消费的快感,消费欲望会越来越大,对自身的真实经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知。
这是很危险的,每个月还完花呗所剩无几,于是又不得不再借钱消费。
当人习惯了“借钱消费”后,这个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3、如果我真的非常想要一个非刚需的东西,那我会先再等三天再买。
当有了喜欢的东西,我会故意等三天,三天足以把所有冲动消费的热情磨灭。
辨别我到底是真的想要,还是一时兴起。
事实上这个习惯让我至少少买了70%的东西……真的!
先稍微忍一忍,等上三天,再看到就已经不会那么想买了。
所以我也不希望大家看太多淘宝直播,因为狂热的直播间气氛留给你的决策时间太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到底自己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就条件反射跟着抢了。
最后,真的很希望大家,让消费回归理性,让金钱回归价值。
真正该警惕的,是自己的钱包余额莫名减少的速度,以及不自知的消费主义陷阱。
报复性消费?
不,是消费报复我才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