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鞅正名,应该成为一个公共议题。“我们”应该为商鞅正名,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与“为商鞅正名”这个事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甚嚣尘上的“商鞅或《商君书》的污名化”,商鞅在我们这个时代被黑的很惨。“商鞅或《商君书》的污名化”的背后,是文化的不自觉,或者是另一个层面、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本文是第三部分。

为商鞅正名(3):基于求真意识

作者:王林敏

来源:本公号原创

通过这段时间阅读《商君书》,探讨“驭民五术”,为商鞅“正名”,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对商鞅和《商君书》的污名化过程中,存在一种否定,叫做为了否定而否定。为了否定和污名化商鞅,甚至可以捏造事实扣在商鞅头上,而做这个事情的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之举”。针对《商君书》炮制的“驭民五术”,“明眼人”一看即知其中的端倪,但多数人抱着“看破不说破”的人生智慧,对其视若无睹、置若罔闻,任其对一位古人污名化。传播“驭民五术”的人,如果知识水平不足以识别学术忽悠,还可以理解;如果明知道“驭民五术”是学术忽悠,还放任乃至刻意的传播,那就很有意思了。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其背后是一种思维模式,我把它称为“斗地主思维”。

“斗地主”是当年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解放区的一种发动群众的运动方式,也是解放区农村群众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下,在阶级对立的社会结构视野中,人民政府把当时农村社会处于优势地位的小部分人作为一个阶层识别出来,贴上一个标识,作为阶级敌人加以批斗,打击其声誉、瓦解其权威。斗地主作为一种群众运动,最大的特色是剧场效应。批斗和审判的区别在于:审判讲证据,批斗讲愤怒。为了追求剧场效应,各种手段都可以被正当化:戴高帽子、游街示众、批斗大会、诉苦算账,各种贬低应有尽有。目的决定手段,在这种剧场效应中,事实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有些被捏造的事实也可以扣在地主的头上。地主没有任何申辩的机会,只能照单全收。

现在,没有地主可斗了,“斗地主”成了一种扑克牌游戏。但是,斗地主现象仍然存在,斗地主的场所转移到网络,斗地主的思维模式依稀可辨。这种“斗地主”现象,也出现在了针对商鞅的网络批斗中。商鞅穿越时空,在我们这个时代被一些人识别成为他们的对立面,成为他们的批斗对象。批斗和批判的差别在于:批斗靠情绪,以立场先行;批判靠理性,以分析开路。斗地主思维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对于批斗者来说,目的证明手段的合法化。过去“斗地主”的剧场中,诉苦者算账的剧情,有的是真的,但即便是诉苦者临场发挥甚至夹带私货,也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剧场效果。在诉苦中捏造事实可以认为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正当的,为了正义的事业捏造事实也是正当的。

“驭民五术”就是为了批斗商鞅而罔顾事实捏造出来的学术忽悠,以“解读《商君书》”的漂亮形式引发了部分现代人对商鞅的愤怒,商鞅戴上高帽子成了“地主”,成了被批斗对象。那些加入批斗行列的直接过滤或者无视对商鞅的正面评价,甚至把针对商鞅的事实描述斥为“洗地”,依靠情绪污名化商鞅被视为正当行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网上有很多实例可以提供证明。在“知乎”里面有个提问:“商君书中真的有驭民五术吗”,有六个人回答了这个提问,分别是[1]:

回答A:“《商君书·弱民篇》: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回答B:“没有。只是黑心烂肠子的歹毒文人用歪批曲解的形式编出来的谎言。记住商君书的核心——法者,所以爱民也。”

回答:C:“字可能是这个字,意思,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民,是什么,值得思考。是指公卿君子,士人大夫小地主,还是指奴隶,黔首。是有待考究的。而我认为是前者。因为开篇主题是民强国弱,民弱国强。如果指的奴隶黔首,饭都吃不饱,竹竿都没有,国家凭什么强?凭什么打仗?而且贵族也是统治阶级吧,国家强了他们去杀商君?”

回答D:“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运用的方法,放到现在方法的理念没变,但是五术仍然存在,只是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

回答E:“商君书就是讲这个的。可以看下鲍鹏山老师讲的商君书。”

回答F:真有。

在这六个回答当中,A、D、E和F提供了肯定的回答。F没有说明为什么;A用粘贴原文的方式,貌似提供了理由,但这只是一种暗示,等于啥也没说;D认为存在,但是现在的“驭民五术”其实是后世儒家的东西,这已经是在否定“驭民五术”是商鞅观点;E做了一个指引,让提问者看鲍鹏山的的观点,其实也等于啥也没说。因为那个提问很可能就看了鲍鹏山的文字产生困惑所以才公开提问的。

有两个否定的回答。答案C很有价值,因为这位回答者通过解释“民”的含义,解读“弱民”的含义,虽然未必十分准确,但是方法对路。最有意思的是答案B,这个回答者用“黑心烂肠子的歹毒文人用歪批曲解的形式编出来的谎言”,这种几近市井骂街的方式否定“驭民五术”的炮制者,进而否定《商君书》当中存在“驭民五术”。但是他也同时点出了《商君书》中法的“爱民”一说。这个回答同时也收到了几个回复,都是否定商鞅和《商君书》,反对他维护“驭民五术”的:

答复a:《商君书》里写的就是这个意思洗白也没用,驭民五术这个词是别人照着他书本的意思结合的。

答复b: 民强国弱,民弱国强,商君书里面有不同解法,使用你所说的解法是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仁君,而绝大部分都不是仁君,也就是绝大部分君主都是使用目前的驭民五术解法。

答复c: 为虎作伥者还自以为在追求大爱,可笑。

答复d: 你自己都不信吧

答复:e: 呸!!

这四个否定性答复中,只有第二个是通过“解释”的方式。其他四个答复言简意赅,或者直接人身攻击,或者夹枪带棒。这种模式与旧时“斗地主”的场景非常相似。只要有个人为“地主”说好话,哪怕是实话、陈述的是事实,也会被划到对立面上去,因为“地主”是坏的,所以,替他说好话的人也是坏的。最有意思的是c、d、e,他们可能就是斗地主场景中的路人甲、路人乙。但是,有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确定自己的信念的呢?有人指出了一条路径:鲍老师说的;鲍老师有讲《商君书》。进一步追问:他们怎么能够确信鲍老师说的就是真的?答案可能是:鲍老师就是这么说的。这种“知识”和“信念”,根本就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确确实实存在着。

路人甲、路人乙这么做问题不大。但是,知识分子这么做,就令人大跌眼镜了。

当看到有人为商鞅“正名”时,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可能啥也不说,但默默的搬出鲍老师,让鲍老师替自己说话、为自己的立场加持。这种做法很有象征意义,看似啥也没说,其实啥也说了——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表达方式。他未必觉得“鲍老师”说的是对的,但是他痛恨那个地主。即便这个地主就像硬币一样存在A面和B面,“正名”者只是想让其他旁观者看到硬币的全貌。但是他不想看到那个硬币的B面,也不想让别人看到B面。明明知道“鲍老师”说的未必是对的,但还要借助剧场效应中的情绪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并在公共情绪中夹带私货。他碍于知识分子的“身份”,不能像路人甲那样直接去堵“正名者”的嘴,只好搬出“鲍老师”。

知识分子加入了斗地主的行列。

知识分子加入针对商鞅的“斗地主”游戏,这是个很滑稽的现象。你要问他斗地主好不好?他会义正词严地告诉你:不好!但是他自己却放弃追问,直接跟着加入了斗地主的狂欢。“学术中立”、“价值无涉”这种挂在嘴边的大词都被抛到一边,直接代入自己的价值立场,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知识分子如果有了斗地主思维,把这个价值带入到斗地主当中,结果会十分可笑:对方说啥都是错误的。在斗地主者眼中,这个世界是黑白两色的,说实话也是一种“敌对行为”。他们看不到在硬币的中间,还有个侧面。这与学者的身份、学术的追求是不相容的。在真和善之间,学术的终极目标是求善,求真是为了求善,所以存在一个“以道统术”的问题;但是,求善的前提是求真,为了求善而抛弃求真,那就不是在追求“善”而是在歪曲“善”,是“以术歪道”。

回顾历史,对于商鞅的评价,自汉代开始就存在“非鞅”和“颂鞅”两种倾向(不像“鲍老师”说的那个样子)。但是,在当下的针对“商鞅”的“斗地主”思维中,斗地主者只想让人看到对商鞅恶的评价、只想让人看到商鞅恶的一面。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商鞅的原貌是啥样,即关于商鞅的“真”,反而成了一个次要问题。学者当中的斗地主是一种很坏的学术倾向。因为,这种学术倾向基于自身的盲目,而阻断了当下与传统之间的沟通。自己不想沟通,似乎也想排斥和禁止他人的尝试。在学术的视域中,不能让“非鞅”者像斗地主一样在那里狂欢。重新评价商鞅,作为一个“学案”,斗地主思维需要转化为法治思维。“非鞅”和“颂鞅”各退一步,非鞅也好、颂鞅也罢,都摆事实讲道理,作为一种声音接受公平的检验。

我把“驭民五术”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把它作为一个样本进行观察剖析,就是要扒掉它的画皮、揭示它的虚假,在它同《商君书》之间划一道清晰的界限。把借助于“驭民五术”的指桑骂槐,厘清为桑槐两分。也就是,我的目的是求真。对我来说,学术研究首先是求真。别人怎么着我管不着,但是,我要把商鞅和《商君书》作为一枚硬币来看,我要看它的两面甚至是三面,而不是只看到一面。我的方法是:以《商君书》文本-秦国(秦朝)法令-出土秦简等三个要素为根据,重新认识和解读《商君书》,尽可能的使批判性重读《商君书》的任务,建立在一个真实的文本诠释与历史证据的基础之上。

至于结果如何,可以拭目以待。

[1] 商君书中真的有驭民五术吗?- 知乎 (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146171。

(感谢阅读和转发,欢迎参与讨论)

不其山人

2021.11.09

作者简介:

王林敏:副教授,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法哲学、法律方法论

微信号:nianlun789

Email:david7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