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珠海航展上曾露面的“反蜂群无人机作战训练系统”的母舰目前已经确认下水。既然我军的“反蜂群”作战已经被提上日程,那就说明“蜂群”作战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各路资料分析不难看出,在未来的海峡方向,我军的蜂群作战系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谓“矛盾攻防皆熟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七月,陆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专业的一篇论文《巡飞弹蜂群关键技术与战术构想研究》在发出后立马被撤回,这其中是否与我军最前沿的蜂群作战体系有很大照应关系。无独有偶,最忌讳非对称战争的美军,在今年额外增加了4700万美元的反蜂群无人机经费。两军之间关于蜂群无人机作战博弈的暗流涌动,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第一,以母舰为载体的蜂群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栖登陆作战中,面对可能的第三方军队介入压力,我军不得不分兵进行“打援”。“打援”是整场战役中的关键战略,而“打援”中的各项执行体系,则是战略中的关键战术。以母舰为载体的蜂群无人机在打援战术上,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空军至少一半以上的战机需要战备应对来此“第三只手”的威胁,大量的海空力量就成了东海方向争夺制空权的消耗品,而蜂群无人机的一大功效,就是“消耗”。与登陆战不同的是,打援战注重的不是歼灭,而是牵制,目的在于防止引狼入室,对我军两栖作战产生局外干扰。因此,多个批次的蜂群无人机可以分为干扰、吸引、作战、补充的集群作战模式,在东海方向让敌军疲于应付,大大减轻我军在该方向上的战备压力,也最大程度保证海峡方向的登陆没有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075为母舰基础,搭载各型以目前无人机改装的蜂群中继机群模式

而除了打援战术,两栖登陆战中,也有蜂群无人机母舰大显身手的时候。以往通常来讲,歼20作为“踹门砖”率先打掉对岸的眼睛,为空军三代机群开辟战场通道。但四代机并非万无一失,歼20只是极大减小雷达屏幕上自身的RCS值来缩减被发现距离以及概率,虽然在踹门前要精心规划航线走各雷达范围间隙,但不可避免的是仍有相当数量的雷达无法规避,而且还要面对例行值班巡逻的敌机前出警戒式进攻。这时,在海峡值守的无人机母舰就可以率先释放蜂群无人机,在歼20踹门之前“撞门”,用可控的经济损耗来达成吸引——牵制——歼灭的进阶任务,大大减轻歼20踹门时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后续我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开始派遣轰炸机前出对岸纵深进行防区外打击或轰炸时,母舰可再次释放无人机伴随轰-6前出,当遭遇敌机拦截,蜂群即可再次以经济损耗的方式,主动迎战拦截机群,换取我方轰炸机的本机安全乃至航线安全。

第二,基于母舰的蜂群无人机二级载体

现代战争中,航空母舰存在的意义即是做到战机作战半径的灵活部署,使得一个航母作战群的作战效应成为了“船+机”的实际半径,达成“流动的机场”。而蜂群无人机不应简单局限于只靠母舰这一单一载体进行作战,航母搭载的反潜直升机,预警机甚至歼击机,都有被改造成蜂群无人机载体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F-15的基础上,设想了F-15XE作为无人机母机,一架F-15XE可携带两架空射无人机与敌交战。F-15改造较为成功,F-18理论上不存在载机改造难题。前者搭载的是正常体量的作战无人机,而舰载机可以直接挂载两个四发或六发装的小型蜂群无人机发射箱,类似火箭巢布局的管式折叠无人机可以大大优化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上其无人机载机的携带能力超乎大多数人想象。2016年10月,美军利用3架F/A-18E/F战机成功投放103架“灰山鹑”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创下军用无人机蜂群最大规模飞行纪录。

而舰载预警机更是可以直接拆掉负重,按照运输机构型进行十六发六联装的中型蜂群无人机发射箱的挂载,在一架次起飞任务中即可释放约百发蜂群无人机。

在我军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以及003甚至004到位之后,在未来战争中,无论是东海方向的“打援”,还是海峡方向的“踹门”,由各种机型搭载的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皆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敌眼中难以应对的作战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蜂群无人机的其他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部分无人机一览

除了上述所介绍的两种搭载体系,还有一种十分亮眼的组合模式:舰载无人机搭载蜂群无人机。去年九月,美军就依此在MQ-9武装无人机上携带了“雀鹰”空射无人机进行了试飞。而此种构想可以将小型无人机母舰作战效能的单一性完美解决:在一般的驱护舰上,只要具备搭载大型无人机的能力,就可以以此作为平台,模仿反潜直升机携带大批次整版面的浮标的机体构型,携带大批次整版面的蜂群无人机,而不必需要蜂群无人机时,再呼叫无人机母舰进行战场投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作战模式与我军“师改旅”使得旅级作战单位可以自主使用全套作战模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届时,由“无+无”的搭配将实现灵活机动部署的“1+1>2”效能,彻底颠覆传统“人vs人”的战争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除了以无人机母舰为基础的蜂群战术,各种战场装备都有被改装为蜂群无人机载体的潜力。早在1996年,美国海军就从“阿什维尔”号潜艇上成功试射了“海上搜索者”潜射无人机。目前美军已经采购120余架从鱼雷管发射的黑翼10C潜射无人机,供潜艇部队使用。当我军进行两栖登陆作战时,蜂群无人机作战体系大大成熟,届时,各种作战平台皆可作为蜂群无人机的载体,在对岸看似“天罗地网”的防御体系中“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必将成为我军攻防的一大亮点。

全网同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