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正式授衔前,一份刚拟出来的名单被放到贺龙的桌子上,贺龙看见他的老部下居然只在大校的名单中,十分不能理解。他便去找彭德怀和朱德,这两位元帅看见后也觉得不太合适。
于是这三位元帅一起去找毛主席定夺,毛主席知道这个人的功绩后,又看见他只被评为了大校,连说两句:“低了,低了。他的功勋,堪授大将,最低也要是个少将。”
能让三位元帅和主席都为他可惜的人到底是谁?他又创下了怎样的功绩呢?
一、贺晋年——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
越是黑暗的时代,就越是会出现身披光明的英雄。
贺晋年就出生于一段极其黑暗的时代,彼时清朝尚未被推翻,中国面临内部腐朽的政治和外来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贺晋年就在这种情况下长大,庆幸的是,他于黑暗中成长,却成为光的存在。
黑暗中,有太多因为遭受压迫而站起来反抗的人,民主革命一次次爆发,这些让还是少年的贺晋年受益匪浅。他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发愤图强,考入陕西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这里的新式教育让他接触到很多进步书籍,并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亲身在压迫中生活过的贺晋年立刻意识到,这个主义将是改变中国的存在,所以在1928年,刚满18岁的贺晋年义无反顾的加入共产党,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中。
共产党是个十分有爱的大家庭,贺晋年也在这里遇见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谢子长,谢子长当时做的就是兵运(策动敌军士兵起义),他看中贺晋年的革命精神和好口才,便带着他一起做兵运。
兵运虽然辛苦,但贺晋年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青年同志,在他的带领下,一行怀揣着保卫祖国梦想的青年们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陕北红军。
陕北红军是扼制西北地区国民党统治的重要一支,贺晋年进入军队后便一直跟随着谢子长。凭借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贺晋年很快成为陕北游击队的第一任参谋长。
贺晋年在队伍里有两个浑称“贺老大”和“二百五”。
叫他“贺老大”是因为贺晋年为人仗义豪爽,他的兵无一不信服他,听从他的指挥,因为他们知道,上战场,贺晋年不会躲在后面,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平时,贺晋年公私分明,爱护下属,从来没有滥用私权。
对待百姓,尤其是穷人贺晋年更是经常慷慨解囊,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一声“贺老大”寄托着他们对贺晋年的信任,也正是因为像他这样的存在,才让百姓们对红军的接纳度大大提升。
“二百五”这个称呼,是当时军队里战友对他的戏称,因为贺晋年打仗从来不顾自己的安危,横冲直打是常态,可偏偏就是他这么不要命的打法,经常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劳山战役中,敌方火力强劲,贺晋年所在的84师在战役刚开始就损伤惨重,贺晋年把衣服一脱,直接赤膊上阵,战友杨森也跟着他一起冲上战场,可能是应了那句“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敌人被他们两个不要命的打法震惊,居然真的让他们给打垮。
贺晋年的事迹传到毛主席的耳中,伟人对他十分感兴趣,早就想见他一面,机会也很快到来。1936年2月,当时的贺纪年已经成为81师的师长,毛主席在黄河附近接见包括贺晋年在内的几位81师领导。
这是贺晋年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说不激动是假的,尤其毛主席对他的评价还不错。当时贺晋年直属的15军团要将他从81师师长的位置调到75师任副师长,他对这一调令十分不满,觉得是在降他的职,为此,他给毛主席写了好几封带着气话的信。
可毛主席并没有觉得冒犯,反而跟贺晋年详细解释,贺晋年所听到的调令只是个误会,他还是81师的师长。
毛主席熟悉全国革命局势,也知道对于地方革命者来说,他们接触到的消息太过片面,很容易剑走偏锋,于是把当前局势掰碎了揉烂了分析讲给他们。
毛主席的解释让贺晋年体会到伟人做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自己却太小心眼,因为这些小事生气还占用主席堪比黄金的时间,他感到十分羞愧。
经过这次谈话,贺晋年继续投入革命事业,但跟之前相比,他做事风格沉稳了许多,也更多的将大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东征结束后他还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并得到跟主席多次沟通的机会。
每次跟主席谈论沟通过后,贺晋年都会觉得主席能够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中,将中国领向一个更好的道路,实在是英明神武。他默默发誓,他一定会永远跟随主席,为他,为党效忠。
1936年年底,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篇章。贺晋年再一次被主席叫去谈话,这次的谈话内容让他欣喜不已,原来,中央军委已经决定让81师恢复27军番号,贺晋年就是27军的军长,毛主席为了表示主席对27军和贺晋年的郑重,他亲笔写下任命书。
这一年,贺晋年26岁,带着毛主席托付的重任,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传奇征程。
二、贺晋年剿匪记
西安事变前夕,周总理带着与国民党协商共同抗日的目的前往西安,与蒋介石谈判。可就在他从延安出发去西安的路上,遭到土匪的袭击。
幸得身边警卫拼死保护,周总理才逃过一劫。这件事彻底惹怒彭德怀,要知道,对于当时的共产党来说,周总理的存在相当于半个主心骨,如果失去他,共产党就如同断臂。
为了惩戒这群土匪,彭德怀紧急召回在抗日战场上奋战的贺晋年,派他去剿灭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匪,让他们知道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下场是什么样子。
彭德怀为什么会把剿匪这个重任交给贺晋年呢?
其实,贺晋年剿匪的事迹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时就已经传开了。陕北地区土匪横行,如果不将他们剿灭,那么根据地就很难安宁。
贺晋年自小在陕北长大,当地有太多百姓因为土匪丧命,贺晋年早就对他们深恶痛绝,自从建立陕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命令下达,他就料到,土匪将是他们最大的阻碍。
为了革命根据地顺利建设,贺晋年将剿灭土匪早早列入计划中,他对那里土匪的行踪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更是建立一套自己的剿匪方针。
其实想要剿灭土匪并不难,因为土匪所持有的枪火并不能跟正规军队相比,但想要剿灭他们有一个最难的步骤就是找到他们。陕北地区多是山林,地形复杂,很多土匪的寨子都是依山建立的,隐蔽工作做的十分不错。
针对这一现象,贺晋年有个三字方针“游、跟、等”,派遣游击部队在山林中潜伏,如果发现土匪的踪迹就秘密跟踪,势必要找到他们的土匪窝,最后便是等待时机,然后一网打尽。
一年不到的时间陕北地区的土匪就被他给全数剿灭。他“剿匪司令”的名声也打了出来,成为所有土匪闻风丧胆的人物。
贺晋年剿匪生涯中最令人称赞的功绩是清空东北三省所有的土匪窝。
三、贺晋年回应国家剿匪命令:东北无匪!
要说哪里的土匪最为猖狂,莫过于东北三省地区的土匪,东北地区的土匪被当时人称为“胡子”。
东北地区地域宽广且物资丰富,但由于政府压迫,百姓民不聊生,与其给封建君主卖命,还不如到山上做个土匪自由。再加上东北地区多是深山老林,土匪一旦藏入其中,就很难剿灭。如果想要剿灭东北的土匪,需要大量的人力跟物力。
因此在历史上对待土匪,朝廷多以招安为主。侵占东北三省的日本和后来的国民党用的也是这一招。
最初日本占领东三省,为了扩大自己的权益,想要跟土匪争地盘,却没想到土匪并不像当时的国民政府一样软弱,直接出击,将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也意识到,土匪实力强劲,与其树敌,不如招安。
土匪大多是利己主义者,为了自身利益,抛弃国家利益的大有人在,所以对于革命人士来说,他们需要剿灭的除了日本人还有背信忘国的土匪们。
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遗留的土匪问题一度让共产党十分头疼,国民党也在此时趁虚而入,招安了许多行径恶劣的土匪,让他们对共产党发起进攻。面对这样的局势,党中央再次派出了“剿匪司令”贺晋年,让他彻底东北的土匪问题。
东北土匪有四个头头,是贺晋年重点剿灭对象分别是谢文东,李华堂,孙荣久,张雨新,其中谢文东最为棘手。
谢文东早就听说过贺晋年剿匪的事迹,但他觉得那不过是被吹嘘出来的名头,没什么好怕的。于是在贺晋年刚刚到达东北的时候就给他了一个下马威,他直接射杀贺晋年身边的警卫,引起混乱,还造成了踩踏事故。
面对谢文东的挑衅,贺晋年十分愤怒,但他知道,他越是愤怒,慌了阵,谢文东就越如意。只有尽快将谢文东缉拿归案,才能给死去的人报仇。
所以贺晋年很快就调整好情绪,让他手下的剿匪小分队在山林的各个关点驻守,他则和一小部分游击队带着玉米饼子和咸菜疙瘩埋伏在山林里。这样的埋伏刚开始的确有效果,很快他们就消灭谢文东好几支力量,狠狠地打击他的嚣张气焰。
贺晋年的猛烈出击让谢文东十分忌惮,他心想自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谢文东带着部下们躲进了深山里,跟贺晋年的剿匪分队玩起“捉迷藏”。
谢文东对东北山林太过熟悉,贺晋年连着等了好几天,他都没有动静。这下可怎么办?难道对上谢文东这个大恶人,“剿匪司令”也不管用了吗?
为了找出谢文东的踪迹,贺晋年发动群众力量,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解放军。当地的百姓被谢文东为首的土匪压榨许久,再加上解放军势必要剿灭土匪的的事迹,已经在全国流传。
再三确定解放军不会跟国民党军队一样对土匪进行招安,他们不会有后顾之忧后,有两位老人为贺晋年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当地老猎户的提醒,贺晋年跟随着乌鸦找到贺文东的部下,但谢文东本人还在逃亡。当时剿匪的小分队已经趋于疲惫,便向贺晋年提议先撤退,等休养好之后,再对谢文东进行逮捕。
贺晋年却觉得迟则生变,像谢文东这样睚眦必报的恶匪一旦有了喘息的机会,就会加倍反扑,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他仔细看过附近地图,询问了当地的老人深山情况后,终于在一座破庙内发现他的踪迹,并将其逮捕。
谢文东被俘获后,东北土匪横行的局面发生了转变。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家要求全面剿灭土匪的命令。贺晋年直接回应“东北无匪!”
四、唯一一个军队副兵团级别的少将
1955年,国家第一次授衔仪式即将举行。战功赫赫的贺晋年却被前一年的“高”、“饶”事件牵连,归在大校的名单中。这消息一出,三个元帅纷纷为他抱不平,毛主席也深觉不妥,所以提高了他的军衔,升他为少将。
贺晋年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军队副兵团级别的少将。
虽然三大元帅为他的军衔抱不平,可贺晋年本人并不在意这些虚名,他觉得自己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足够幸运。
新中国成立后,贺晋年由战场前线调往国家后勤和生产部门,曾主持国家第一代坦克装甲兵的研制工作,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也因为这样的功绩,贺晋年晚年得到了上将待遇。
在贺晋年的晚年,他根据亲身经历著成《深山剿匪记》,回忆他在东北剿匪的日子,对当时在剿匪过程中牺牲的战友们表示缅怀,虽然他已是垂暮之年,当年往事还是历历在目。
跟贺晋年剿匪能力一样出众的,还有他的绘画能力。贺晋年退休后对水墨画提起了兴趣。众多作品中,他的竹子画得最好。真正描绘出宋代诗人王祈“叶垂千口剑,杆耸万条枪。”的意境。再加上他的将军身份,他画的竹子被百姓们称为“将军竹”。
人如其画,贺晋年就如同他画的竹子一般坚韧不拔,是位颇有气节的英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