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汽车销量为233.3万辆,同比虽然下降9.4%,但是环比增长12.8%;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8.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双双增长。

从销量上来看,芯片短缺对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正在缓解,但从各大车企采取的交车措施来看,这种缓解还远远不够。

比如说,宝马发布了没有触摸屏的车型,买家在之后也无法补装;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对出“先交后补”的交车方案;特斯拉被曝新交付的 Model 3 参数 图片 )和 Model Y 在中控台和后排座位附近没有USB接口,只是预留了。

孔位

缺芯,对新能源车企的影响无疑要更大。这是因为在燃油车上,平均有100到200多个芯片,而一辆新能源车上则有300到600个芯片。如果缺少的是与安全性相关的零件,那么少一块芯片,车辆都无法进行投产。

对IGBT芯片更为依赖,让新能源车在缺芯的日子更加难熬。所谓IGBT,是电控系统中用于精准调控的开关,它能够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不仅用于新能源车,还用于智能电网、光伏等行业。

在燃油车中,只有发动机点火器中应用了少量的IGBT,但是在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器件中,IGBT器件便是电控系统的核心。在一辆新能源汽车中,功率器件的成本高达387美元,占整车半导体价值的55%。电动车整车成本第一高的是电池,第二高的便是IGBT,占比约5%。

IGBT芯片对新能源汽车、对充电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为何IGBT芯片如此短缺呢?

一方面,是需求量的增加。在新能源汽车起步之前,IGBT主要用于工业电控,需求和产量都不高;但是各国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大大刺激了对IGBT的需求。

权威数据显示,全球IGBT市场规模到2022年预计将达到60亿美元,而我国的需求量占比高达40%。并且,由新能源车带来的IGBT需求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到2025年,预计能够增长至191亿元。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受限。

IGBT市场长期被国外的巨头垄断,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的市占率高达70%。但是受国外疫情的影响,英飞凌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屡屡停工停产,严重影响了产能。而其它几家半导体企业也深受疫情影响,导致产能供应受限。

在这种供给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IGBT的短缺自然也对新能源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IGBT芯片发展比较落后,高度依赖于外资企业,这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半导体产值中,大陆汽车半导体占比不到3%,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用IGBT功率芯片上,只占据很小的份额。

在国内IGBT市场,目前比亚迪已经实现100%自用自己的IGBT芯片,尽管有针对同行进行外销,但暂时还只是用在商用物流车上;斯达半导的IGBT更多用于A00级、大巴、物流车上;中车电气的IGBT芯片相对要好些,目前已经与小鹏、理想等车企进行了一定的合作,接下来有着放量的可能。

总的来说,国内企业在IGBT芯片方面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正推动功率半导体企业的发展。自2020年以来,比亚迪半导体、芯能半导体、东微半导体等10多家功率半导体厂商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得融资。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相信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对新能源市场来说,接下来的时间里,IGBT的产能恢复情况事关重要。目前,海外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这意味着工厂产能恢复情况并不好,新建产线尽管能够提升产能,但是从产线规划到最终出货少说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扩充产能也不现实。

此前,英飞凌表示IGBT的供需缺口可能到2023年才能彻底解决。

据了解,由于车规级的IGBT需求非常大,产线上会优先进行生产,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考虑到充电桩也对IGBT芯片有着较大的需求,也许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受到缺芯的影响。如果充电桩的增长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增长所提出的新要求的话,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或许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IGBT芯片短缺,对车企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对国内功率半导体来说却也是机遇。或许,我们可以对它们小小地期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