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红体是疾病发生后导致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切忌滥用药物,因为如果由于没有将其对症下药,而导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最佳治疗时间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应激性红体

由天气变化、环境恶化以及药物刺激所致,对虾身体附肢变红,颜色较浅偏亮,应激性红体会在短期内随着水化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如果进行静置试验会发现虾体很快褪色,但是应激期间对虾抵抗力弱,极易感染其他病害。

应适当减料,泼洒钙镁护壳灵+多维应激宁增强体质,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若有药物刺激,可配合使用多元有机酸进行解毒。

二、中毒性红体

由残饵粪便、水生微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底质恶化,或用药不当引起对虾红体,颜色深偏暗发黑,虾壳上褐色黄色斑点增多。进行静置试验时异常体色会慢慢消失,但其所需时间较长且无准确时间。

可先根据实际情况泼洒多元有机酸进行解毒,找到原因后对症下药。如果是底质原因,可全池泼洒底净片,分解有毒有害物质,迅速改善池底状况;如果是水质原因,可使用优水菌分解冗余有机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净化水质。

三、病毒性红体

由桃拉病毒引发,放苗14-40天是发病高峰期,常在蜕壳期死亡,死亡率达80%,大虾也易感,但死亡率低,会成为传播源。病虾常在池边水面缓慢无力游动,体色淡红,尾扇深红,严重者溃烂,久病不愈的易发褐斑。

尽量减少对对虾有刺激的操作,应缓慢降低水体盐度,保持水质底质稳定良好,天气变化时要注意改底解毒抗应激,严重的可在低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大量交替使用各种微生物菌剂(如优水菌、复合光合菌、多元有机酸、蛭弧菌等)调节水质。

四、细菌性红体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致病菌都能导致对虾红腿,具体表现为对虾步足、游泳足暗红,需要注意的是,白斑、肠炎以及气泡病等其他病症也可能会并发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红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尖端红,但与机体相连的部分不红,可使用底净片改底,同时使用蛭弧菌杀菌,内服复合丁酸梭菌辅助调理。如果尖端不红,但与机体相连的部分红,则应拌料内服蛭弧菌有效抑杀对虾体内的弧菌,同时使用底净片配合多元有机酸改底调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