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姑苏慕容氏的嫡系传人在整个江湖上的名号都是极为响亮的,甚至很多武林人士对其都有一种恐惧感。除了那些站在江湖顶尖的高手知道“斗转星移”的奥妙之外,绝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慕容氏精通天下各派武学。

正是这种错觉,让慕容复后来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小说里,慕容复除了修习“斗转星移”的必修课之外,对“参合指”等家传绝学并没有深入研习,反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偷练其他门派的武功,这才导致了其武功“杂而不精”的弊病。

按理说,以他的资质和受到的武学指导,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才对,慕容复到底出于何种目的“自断前程”呢?

慕容家族的“博学”形象,正在逐渐崩塌

慕容家族的“博学”形象,正在逐渐崩塌

说起慕容氏的家传绝学“斗转星移”,其实江湖上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这样一个名字罢了,从结果上来看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似乎与这一家族交手的人最终都死在了自己成名绝学之下。

武学高妙并不可怕,江湖上多得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人物,将自己的绝学练到极高境界,不见得就比别人差多少。但姑苏慕容这种学了人家的绝学,还能反过来轻松杀死原主的行为,就显得太过恐怖了。大有一种一个家族就能抗衡整个武林的态势,而问题就是所有人都没办法。

所以神秘的“姑苏慕容氏”通晓天下武学,能探知江湖上任何的隐秘,长久以来就成为了姑苏慕容在整个江湖上的形象。

但是,这种形象在慕容复的时代里正在崩塌。

慕容博假死隐退,年纪轻轻的慕容复成为了“姑苏慕容”当代的嫡系传人,仅仅是这个年岁就让很多人开始对慕容氏的“博学”形象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大家都是练武的人,内力运转如何才能顺畅,招式如何才能贯通,每一门功夫要想修炼到极高境界需要多长的时间,这些都是有数的。一门功夫就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更何况要将多门武学都修炼到精深境界。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凭什么慕容复年纪轻轻就能精通各派武学?这在时间上极不合理,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这一代慕容氏的传人真的“博学”吗?

身为当代慕容氏的唯一传人,慕容复必须要在江湖上行走,所以他到底懂不懂其他门派的武学精髓,是必然会被无数人明里暗里去试探的。

一场两场的战斗或许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但随着交手次数多了,江湖上必然就能知道,慕容家族并非博学广识,只不过是掌握了一门“借力打力”的技巧罢了,而这正是几代慕容氏费尽心机所隐藏的最大的秘密。

这样一来,慕容氏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声名就会轰然崩坏,这是慕容复所面临的致命危机。

那么从哪来挽救这一危局呢?自然是慕容复真正“博学”起来。恰巧逍遥派中无崖子与李秋水的女儿李青萝与姑苏慕容氏有些亲属关系,李青萝嫁入的姑苏王氏曾与慕容氏联姻,李青萝成了慕容复的舅母。

王语嫣家里有逍遥派当年搜集的各派武学,藏于琅嬛玉洞之中,与慕容氏的还施水阁一同,成为了慕容复学习其他武学的宝地。

从实际上来说,慕容复并没有学习到武学精髓,只能对各派功夫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指出其关键所在,其运用实战的能力并不足。

也就是说,慕容复学习其他门派的武学,是为了继续伪装其“博学”的形象,并非是多么看重这些武功,毕竟其中真正的顶尖绝学很少,《小无相功》又太深奥,需要深厚的内力,他也练不了。

学习其他门派的武学不仅仅能维护“姑苏慕容”的形象,还对慕容复接下来的行动有极大的帮助,这就需要看看慕容博父子二人都干了什么事儿了。

慕容父子的复国思路,一偏再偏

慕容父子的复国思路,一偏再偏

姑苏慕容氏并非汉族,而是鲜卑人士,是十六国时期才进入中原的“大燕”皇族。创出“斗转星移”绝学的慕容龙城生活在五代末期,曾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最终也没能完成复国的愿望。

或许从慕容龙城开始,慕容氏的复国路线就走入了死胡同,他们不在朝堂上寻找机会,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江湖。

慕容博这一代与姑苏王氏联姻,或许就是看中了曼陀山庄所藏的武学典籍。慕容复与王语嫣的感情,很难说是不是有想要借力与琅嬛玉洞的想法。

但总之,这一对父子对于收集天下武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

跳出书外,读者都知道“慕容氏”的博学形象是假的,其实就是“斗转星移”的借力打力,属于“一招鲜”的范畴,只不过威力大了很多而已。但书中的人物并没有上帝视角,慕容父子如果想要聚集武林豪杰的话,除了发放武学之外也没有什么能打动江湖人的东西。

总不能为了让江湖人士为其卖命,将家传绝学“斗转星移”、“参合指”等传给其他人,那就必须要从假博学变成“真博学”,关键时刻能拿得出真正的武林绝学。

所以慕容博曾经和鸠摩智探讨天下武学,后来鸠摩智上大理讨要“六脉神剑”,大概率是他与慕容博达成的一项约定,毕竟慕容博也在少林藏经阁里偷出了大量的少林绝学赠予了鸠摩智。

慕容博还处于假死状态,这一点慕容复也不知道,但他和慕容博的复国思路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也将搜集武学看得非常重。

从根源上来说,慕容复和慕容博就是想通过各类武林绝学来收拢人心,那么他们自己必然也是需要知晓这些武学的。

慕容博幸运一点,他在年轻的时候不用分心,是挑拨宋辽关系失败之后才潜入藏经阁的。但慕容复就倒霉了,他年纪轻轻就要行走江湖,眼见着宋辽关系不断恶化,越来越感觉到了时间紧迫,已经没有机会给他静心参悟家传绝学了。

所以,慕容博一“死”,慕容复就必须牺牲掉自己的天资和前途,继续完成慕容博以及数代慕容氏所坚持的策略,继续为将来营造声势,保持姑苏慕容氏的博学与神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