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为之奋斗的房子,试想过,几十年以后会成为什么样,这个社会的本来面貌是所赋予的自然本性,但经过人类的发展,把它改造成我们想要的形状,本身不存在的东西,却是脆弱的,不知会以何种形式覆灭。
我们回望历史,太多的名人,太多的建筑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已经消失了它曾经崭新的面貌与辉煌,那些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却在时间的轴上,化为乌有。更何况我们焦虑的内心与被欲望控制的自我(如果你对古文化感兴趣,或生活中有想不开的问题,不妨与中原古文化传播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每段历史,每个古遗迹都是充满着一段精彩却又无法展现的故事,今日就跟随中原古文化传播的步伐,走进康北古城址,感受曾经辉煌的城市与如今无人问津的变化。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
在战国时期康北古城址,曾经是东周的城池,后来东周被秦朝吕不韦所灭,从此一个朝代结束了,而这里被秦置巩县城,这里也就成为了最早的巩县城距今2300余年。
整个城址基本呈方形,长宽各约2公里,由于东城墙被河水冲毁,原建筑规模不详。明代战国城址尚残存。现存东、西二城门、巩王阁、西寨墙一段,西寨墙系清同治五年在原城墙上加高加固的防御墙,现存长400米,高15至30米。残留宽度1至2米,夯层明显,每层厚度约10至20厘米。
城正中系城门遗址,清同治年间修寨墙的同时又修筑寨门,为青砖拱券顶。西城墙内发现不少周、汉时期的陶片,城正中有一块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的台地,上面现有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巩王阁”一座。
如今走在康北古城址,曾经的辉煌不再存在,只剩下风雨清浊后的墙和岁月留下的痕迹,许多建筑物的不复存在,剩余的只有孤苦伶仃,杂草丛生,仿佛再诉说着千年的历史。
古代城池的建设比不上现代建筑的发达,每一块的堆砌都是普通大众劳苦的血汗,他们用自己的默默无闻的体力,却造就了一个个辉煌的物体,他们是伟大的,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历史的遗址,才有了这个文物,这些仅存的文物仿佛是我们祖先的向世人宣扬着他们的辉煌与成绩。
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联系告知。
传承中原文明,书写中原故事,中原古文化传播关注河南古文化,编写整理河南各市、县、村古文化历史,如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