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瓷器篇—58#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前面说到:古代瓷器的价值主要由五大因素决定:质地(胎质)、器型、纹饰(含釉色)、工艺以及年代。五大因素决定了一件瓷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通过对中国古代部分名窑、名瓷的介绍与赏析,对瓷器的年代、质地以及工艺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本篇起,我们将对瓷器的纹饰部分进行重点介绍与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与欣赏瓷器的纹饰。小伙伴们不要掉队哦。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清;国博藏)
瓷器纹饰
瓷器表面起装饰作用的花纹,被称作瓷器的“纹饰”。
纹饰,按其内容可分为:植物、动物、人物和其他四大类;按技法可分为:划花、刻花、印花、堆贴以及彩绘等多种类型;按主题又可分为: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两大类……依照不同的特点,瓷器纹饰可以有多种分类,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开篇之前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一些纹饰从字面上就能够知晓其意,如:牡丹纹、瓜果纹、花鸟纹等通过纹饰名称就能看懂其画面内容(如上图),故不列入本篇以及后续篇幅的解读范围。本题下仅对一些常见、却又不能“望文生画”的纹饰进行重点解读,如“一路连科”、“四爱图”等,这些纹饰从其名称以及画面上并不能一目了然地知其画意,需要对纹饰画面进行进一步的解读才能看懂其意,故本题下将对此类纹饰做重点解读。
不啰嗦!马上进入主题。
(素三彩“一路连科”十二方折沿盘,清;故宫藏)
纹饰首篇,我们首先来了解一组带有汉字数字名称的纹饰图案:1.一路连科;2.二龙戏珠;3.岁寒三友。
一、“一路连科”纹
“一路连科”,瓷器纹饰的吉祥图案之一,是清代文人用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寓意科举时能够“一路连科”。具体到瓷器纹饰的画面,其通常都绘有鹭鸶鸟(鹭鸶,音同“露丝”,一种古老的鸟类)与莲池两种重要元素。常见的画面为一只鹭鸶鸟居于莲池小景中,它或昂首挺立,或振翅欲飞,表现了即将升腾的寓意。此类纹饰借用了一鹭(路)莲(连)科(棵棵莲花)的吉祥寓意,成为赶考学子、文人雅士最喜爱的摆件纹饰题材之一。
莲池鹭鸶纹早在元代就有,不过当时还没有“一路连科纹”之说,只是到了清代“一路连科纹”才被叫响。除此之外,也有以芦花以及芦苇塘做构图——芦苇连棵成片,寓意一芦(路)连科(棵)”;还有以一只鹭鸶与芙蓉构图,取“一路荣华”之意;以及以一只鹭鸶与牡丹构图,取“一路富贵”之意。总之,以“一鹭(路)”为首加缀各种吉祥寓意的图案,以此表达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希冀与期许。(现代人就不搞得这么复杂,直接以“168”表达心愿。然而,从文化品味上来说,“168”显然与“一鹭莲棵”不在一个段位)
(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故宫博物院藏)
二、“二龙戏珠”纹
“二龙戏珠”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该画面展现了二龙共戏一珠的嬉戏场景。
“二龙戏珠”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传说中龙是掌管雨水的天神,每当大旱之年,百姓们便会举行祭拜龙王的活动。祭拜仪式上人们通过“舞龙”来表达对龙王的崇敬之意——由一人手持“龙珠”与众人所扮的“双龙”进行戏舞,其原本之意是,龙珠乃龙之精华所成,是其修炼的原神所在,以龙珠戏龙,表达了对龙的敬意。之后,“舞龙”演变成了丰收节庆之时的“耍龙灯”节目,以此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生活)的追求。
“二龙戏珠”作为瓷器纹饰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之后各代均有制作,以清代为多。其布局形式常见有双龙呈左、右分布或上、下分布的形态,具体分布则以被装饰器物的形制而定。通常情况下,长方形器中双龙多为左、右相对分布;方形或圆形器中,双龙则为对角线布局,其中一条龙龙头在上(升龙),另一条龙龙头在下(降龙),形成了一个近似闭环状态的行龙姿态(如上图)。
然而,不管怎样排列,龙珠都处于中心位置,以此强调戏珠的主题,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寓意。
(青花松竹梅纹葵口盘,元;首都博物馆藏)
三、“岁寒三友”纹
松、竹、梅三种植物因在万物凋零的寒冬季节里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故被称作“岁寒三友”。
松,四季常青;竹,经冬不凋;梅,迎寒而放;人们以“岁寒三友”寓意那些品格高尚、冰清玉洁之人。岁寒三友是瓷器中常见的纹饰题材,为文人雅士所钟爱。上图中的这件元代青花松竹梅纹葵口盘,以三分的布局将松、竹、梅分布于盘底画面,其色泽淡雅,白釉闪青,是元代青花器中的精品。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网易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