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党建引领、服务为先、资源共享、共用共建”为原则,在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为民服务办实事。
划好网格片区,责任到人守好为民服务田。要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体系,实现了管理化服务无盲区、无死角。各村各户门前悬挂网格员联系卡,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精英培育班学员、村民代表、优秀志愿者的积极性。形成本级三层分包、乡村两级联动的治理模式。召开网格化管理专题会议,对各网格区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情况逐级反馈上报。
建立管理办法,科学高效织好为民服务网。制定《各级网格长工作职责》和《网格员工作职责》,细化网格化治理服务成效,构建起党建引领两调一议、疫情管控、扶贫攻坚、环境治理、乡村事务等党建引领各项社会重点工作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网格管理台账,制定网格员考核办法,将网格员考核与各项争创活动结合,实行月通报、季观摩、年终述职,发现典型,表扬表彰,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建立网格员“233”议事协调机制。即走访困难群体、敏感群体“两类人群”,坚持有矛盾纠纷必到、有隐患苗头必到、有群众诉求必到“三个必到”,发挥党员、乡绅、村民代表“三类作用”,将各类突发状况和信访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凝聚核心力,联动融合架起为民服务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职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退役军人等联动融合,架起“党建引领、服务为先、资源共享、共用共建”的服务桥梁。推行“党建+文艺”模式,结合党员活动日,将党的方针政策以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宣传,推行“党建+志愿服务”,让志愿者在义务清街、救助帮扶、调解矛盾等多项行动中发光发热,乡镇村社会服务广泛覆盖。发挥网格员“多面手”作用,宣传零彩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变身牵线“红娘”,着手解决农村婚恋难现状。积极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向标准化、质量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多措并举吸引青年农民回乡创业。
(河间市时村乡 冯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