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投资殿堂大门,我们会听到许多和投资相关的产品,例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期货、期权等等,投资标的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把钱投到哪里才能收获满意的回报呢?如果参考如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家的资产组合,我们不难发现,股票占了其中绝大部分。那么相比于其它投资品而言,为什么股票能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呢?

在经典畅销书《股市长线法宝》中,作者对此有详细的统计、分析和论述。作者杰里米J.西格尔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经济学巨擘萨缪尔森,不仅是沃顿商学院教授,还是著名的华尔街投资专家。西格尔通过详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并分析影响资产价格的众多因素,为读者揭秘了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为何独受众多投资者青睐。

此书阐释股票长期价值的结论,经常被其他书籍和分析报告所引用。此外还把我们在各种经济报告中可能听到的指标的成立时间、评价标准、参考意义做了详细说明,比如经理人采购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核心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失业率等。相信你看完后,再也不会对经济新闻中的指标陌生了。书中详细分析了从1800年开始的股票、债券、黄金的价格走势,通过对历史重大事件的记录、通胀率和政府利率等指标的考量,衡量市场和政府的估值模型对股票影响,进而概括性的观察股市,所研究的范围之大、参考因素之丰富让人很难不赞同他的结论,其中不乏和我们常识理解相反的一些事实。

例如有效市场理论,这或许是最流行的一种解释市场效率的理论。股市总是会把当前市场上所有的消息进行总和然后给出股票价格,可根据历史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股市有时候面对重大利好消息却反应“迟钝”,有时候又仿佛先知先觉,率先于沉寂的经济走出“底部”。回顾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石油危机、越南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日本经济泡沫破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等重大事件,无论哪一件事都影响巨大,但这些消息对股市的影响却很难统一总结为“有效”。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有效市场理论真的有效,我现在还在卖报纸”。股市是所有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来看是一个“称重机”,终究会回到他自己应有的价格,但是短期也会受到投资者“非理性繁荣”的影响,变成简单的“投票机”。在现在看起来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事后在股市上也不过是一段小小的“V”形,并且与当时发生的事件有时间差,这对我们理解事件驱动股价或有全新的认识。

书中还讲到经济增长对股市影响,以及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对国家消费结构的改变。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GDP增长率越高,股市盈利和股利收益的增长率反而下降,反之股市的盈利则会较高。这或许是因为盈利增长率较高,但是股利支付下降导致留存收益增加,使得支持经济增长的资本更加充裕了,这和巴菲特常提到的留存收益概念不谋而合。

同时,国家快速发展需要更多资本投入,因为长期来看只有资本的快速积累,才能快速创造更多价值。GDP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资本的支持,所以导致股市收益较低。常理来讲,GDP发展那么快,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的股票应该涨势也很好才对,这里或许给出了一种为什么中国A股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理由。

人口结构对股市亦有长远深刻的影响。从年龄结构看社会经济发展,受到生活成本的上涨和养育观念的改变,未来人力价值只会越来越贵,年轻群体逐渐减少,退休人员只有将自己的资产出售给那些能延迟消费的人,才能用金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口要多得多,与发达国家年龄的差距产生了贸易的可能。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可以和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的资产相交换,年轻人提供商品、服务来换取老年人拥有的资产,通过年轻积攒下来的资产来弥补人口减少的劳动空白。这些生产和消费的变化会深刻的影响到经济的机构,进而影响到股市中不同资产的表现。伴随着世界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未来老龄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或许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对投资者实际操作股票挑选,西格尔教授也给出了常用的判断方法。比如市盈率PE历史平均水平为20,低市盈率的公司通常回报率更高,市净率PB也是挑选股票的重要因素,小盘股通常要比大盘股表现更好,价值型(股价较基本面水平低)比成长型(股价比基本面的价值更高)股票的表现通常更好,持续持有股利收益更好的股票长期来看回报不低。这些方法论无论是对于新手投资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如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股市中运用的很多理论和实践方法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例如1997年格林斯潘还任职美联储主席的时候,美联储模型基本观点是,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债券是股票的主要替代品,当债券收益率高于股票盈利收益率,股价下降;当股票收益率高于债券收益率时,股价上升。西格尔通过着重讨论通胀率和政府利率政策对股价的变动影响发现,这些投资模型就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市场在不断适应政策的变化,会自我演化出一套预测体系,政策的预期效果逐渐减弱,跨入新纪年后,原来的模型仿佛也失效了,回顾历史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就和陆海变迁和气候变化一样,不同时期的人、社会总会有差别的,经典的指标可以参考,但其数值变化更需要我们跟随时事自我演化。西格尔教授这本《股市长线法宝》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宏大的股市史诗,对我们理解常见的参考指标,提高观察股市的境界大有裨益。非常建议投资者有时间可以读读此书。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