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下乡调研时与一名村支书聊天,他跟我讲了内心的期盼: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希望党员干部能更深入的地了解市场和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对上级扶持的政策掌握得更透彻一些,干起来方向才能对,事半功倍。实质上,这反映的是群众对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迫切需求。面对新形势,必须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是根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专业性强。若是干部对业务不精,在工作中便难以找到恰当的着力点,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群众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感知十分敏感,如果产生质疑,对干部的能力不放心,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也要大打折扣。要选拔精通专业的人员担任领导干部。根据岗位特点,把专业能力作为选干部、配班子的硬性条件,将德才兼备、敢于担当、专业能力强、善于统筹协调的干部选出来、搭配好。
“学无止境”,要加强对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整合工作单位、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的力量,构建培训阵地,实施差异化、阶梯式培训,推动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注重给干部压担子,通过安排担任重大专项任务业务负责人,选派到任务繁重、情况复杂的一线挂任重要职务,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与企业交流,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解读最新政策和部门办事程序、方法,针对性强地剖析存在问题,商讨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赢得群众拥护,促进当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