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冒出“鬼火”,施工队挖到了什么?副馆长心急如焚,连夜赶来

原创2021-10-23 16:04·探索智士

1971年12月,由于和苏联关系未得到改善,为防止苏联的核打击,我国在全国各地都开始建设防空洞。

长沙市解放军366医院,也在五里碑附近的土堆旁进行防空洞建设。最开始人们就发现,土壤中有很多白色物质混杂其中,挖到二十多米深的时候,竟然有些挖不动了。

领队让人打眼探查情况,结果打出的眼竟然源源不断地冒出气体。此时领队正要点烟,结果明火遇到气体,突然就迅速燃烧起来。众人急忙撤离防空洞,等出来的时候领队的眉毛和头发都烧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下冒出鬼火

施工队到底挖到了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但为了稳妥起见,这个消息就层层上传,从366医院院长,再到军区司令部。

司令部认为,这会不会是敌人暗中布置的阴谋?于是派工兵去排查,结果也没有任何答案。不过当地人却给出了一种可能,说在这两个土丘下是一个墓葬群。

古书中有记载,这里是一个双女墓,是汉长沙王葬程唐二姬的墓。不过也有其他古籍记载,这里是五代时期楚王马殷的墓。

还有人说这两个土丘形成马鞍的样子,所以这里是马鞍堆墓,不过在流传中马鞍堆就被传成了马王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谁的墓,反正现在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于是施工队就给湖南博物院打了电话。当时博物馆里的人都上山下乡去了,人手并不多。

但留守的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他们的见识非常强。对于施工队描述的情况,副馆长侯良马上就明白,这就是一座古墓,而且很可能已经被施工队破坏了。

其实博物馆方面十分清楚,在这下面是有一座汉墓的,不过由于该地区保存比较完好,因此并没有进行挖掘。如今冒出“鬼火”,说明这个墓已经不再密封,里面的气体泄漏,才产生可燃气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墓葬可能被破坏,侯良当时心急如焚,马上带着几个守家的员工连夜前去调查。侯良从医院借来了氧气袋,他本想收集一些喷出的气体,但却晚了一步,气体已经不再喷出了。

后来人们认为,这个墓葬里的东西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或许就和这些气体有关,但如今只能是一个遗憾了。

在确认完下面有一个古墓之后,有人认为应该回填,但现在墓中已经进了氧气,回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当下最紧要的是马上进行抢救性发掘。很快中央的批文也下来了,在1972年1月16日,马王堆古墓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两千年前的藕片汤

长沙地区发现一座大型古墓,但博物馆里的年轻人都下乡去了,想要凭博物馆的这些留守老人挖掘,估计猴年马月都挖不完。因此他们请求当地各大高校协助挖掘,这样一来的确大大提升了挖掘效率,只用四天就揭开了封土层。

然而此时三个盗洞出现,让博物馆专家们心凉了半截,难道这个汉代古墓已经被盗墓贼捷足先登了?随后他们对这几个盗洞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盗洞里有一双回力鞋,这证明这个盗洞是民国时期的人挖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盗洞,里面找到了唐代的油灯,看来这是唐朝时期的人挖掘的。第三个盗洞则是在墓葬的中央,这个盗洞差点就挖到了主墓室,好在之后不知为何偏斜了一点,才避免墓葬被毁坏。

在打开主墓室之前,需要先清理坚硬的白膏泥层,普通古墓的白膏泥层只有薄薄一层,但这座古墓却厚达1.3米,着实让人吃惊。更让人震惊的是,在这白膏泥层中,人们竟然发现了些许嫩绿的树叶。

要知道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墓,这些树叶竟然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简直是人间奇迹。随后人们继续向下清理,木炭、竹席都纷纷被清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古墓中竹席竟然多达26层,可见当时人们对这个古墓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椁室是由四块巨大的松木板拼接而成,长约4米,高1.5米,最重的松木板重量可达一千多斤。发掘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盖板取下,椁室中被四块隔板以井字形分割成九个小空间,墓主人的棺椁在正中间的位置,其余空间里都是一些珠宝器具。

连白膏泥层的树叶都能透出嫩绿颜色,这些珠宝器具自然也像崭新的一般,基本没有损坏。值得一提的是,在椁室中已经进了不少水,打捞这些东西就是一个技术活了。负责打捞的是一个叫任全生的老人,他原本就是传说中的长沙土夫子,也就是盗墓贼。

在解放后,这部分人有很多被收编,成为考古队的一员。这一次发掘中,这些由土夫子转职的考古人员出了很大的力,为保护文物做出了极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椁室中人们发掘出了上千件物品,有丝织品、漆器、竹木器、陶器、金属器具、乐器等等,还有很多动植物标本,都是陪着墓主人下葬的。此外还有大量的竹简和一枚印章,印章上刻着“妾辛追”三字,证明着这座古墓主人的身份,这就是辛追夫人墓。

在所有陪葬品中,有一个器皿引起人们注意,因为这个器皿中竟然还完好的保存着一碗藕片汤,其中藕片清晰可见。不过当工作人员端起藕片汤时,由于晃动藕片开始消散。一旁的摄影师眼疾手快,在藕片消失之前,及时将这一幕拍了下来,为后续研究留下了证据。

后来考古专家对这碗藕片汤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藕片自溶的现象叫做纤维崩解,由于密封深埋地下2000年,只要有轻微的振动藕片就会消失。

这也从侧面证明,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长沙地区一直十分太平,没有出现过三级以上的地震,否则这碗藕片汤是绝对不会以完好的形式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的观众朋友,不妨点个赞,接下来我们看看国宝:辛追夫人的衣裳

辛追夫人的衣裳

马王堆墓被发掘后,当时,中日也开始建交。日本首相访华,在参观故宫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了湿尸辛追夫人。

随后他提出将辛追夫人作为国礼送给日本,不过这一要求被我国拒绝。后来日本方面又提出要辛追夫人的一根头发,虽然不知道日本想要辛追夫人头发做什么,但这种要求一听就非常古怪,因此又被周总理拒绝。辛追夫人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日本人如此穷追不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追夫人棺椁有四层,这让当时的专家十分不解,因为在古代只有帝王才使用四层棺椁,这位辛追夫人究竟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呢?对于这一点人们已经无法探究。

随后人们打开了辛追夫人的四层棺椁,终于见到了辛追夫人的真身,结果果然出乎人们意料。因为棺椁里的尸体并不是皑皑白骨,而是一具没有腐烂的女尸。

女尸被浸泡在二十厘米深的液体里,这具女尸年龄大约在50岁,身高在一米六左右,后来人们通过科技复原出辛追夫人的容貌,的确是一位大美人。辛追夫人尸体历经两千年而不腐,这一消息一出,瞬间轰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首相访华就想要辛追夫人,后来退而求其次索要头发。这是因为日本想要研究其中的防腐技术,而且想要对辛追夫人做遗传基因研究。不过辛追夫人湿尸是我国宝贵的财富,自然不能让日本人去摆弄,因此都被我国严词拒绝。

辛追夫人有魅力,她的衣服也非常神奇,被称为素纱襌衣。这件衣服的神奇之处不在于他没有腐烂,而在于它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衣服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组成。如此大尺寸的衣服,却仅重49克,一个火柴盒就能装下它,可谓“薄如蝉翼”“举之若空”。后来人们尝试仿制一件这样的薄衣,但仿制出来的衣服重达80克。

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在排除所有可能之后,他们认为之所以无法仿制,是因为两千年前的蚕比较瘦小,他们吐出来的丝也更细。

而如今的蚕已经比较肥大,丝也比之前粗了很多,这导致素纱襌衣无法被复制。后来专家们用十几年时间培养出一种瘦小的蚕,这样才复刻出了一件49.5克的素纱襌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当时人们发掘出来的素纱襌衣有两件,一件重48克,一件重49克,这两件衣服都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但在1983年的时候,一个名叫许反帝的青年到博物馆偷盗,除了偷走很多名贵文物,还带走了两件素纱襌衣。

许反帝回到家后,他的母亲知道儿子闯了大祸,于是将一部分文物丢到公园,另一部分邮寄回博物馆,还有一部分被销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被销毁的文物中,那件48可的素纱襌衣未能幸免于难,从此世间就只剩下49克那一件素纱襌衣了。素纱襌衣是我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人们在辛追夫人墓旁边,又发现了她的丈夫利苍以及她孩子的墓,但很奇怪的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辛追夫人的墓不论规模还是礼制,都远超利苍侯和她的孩子。大家认为这是为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