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之上,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一夜之间陡然成为了一位传奇人物。

那是在1951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之后。

彼时,美军利用志愿军休整的机会,出动了大批机械化部队北上,企图与一支已突破我军北汉江防线的摩托化部队会合,以切断江南我军后撤之路。

得到消息后,尚在江南的我军大部队迅速撤往江北,以免被敌人包了“饺子”。

与想象的一样,撤退的路并不顺利。敌机展开了对我军的疯狂轰炸,江面上也根本无法搭桥,会水的战士们只能游去北岸,而不会水的,则只能抱着砍下的圆木,“爬”过北汉江。

一时间,形势陡然严峻起来。

为了确保南岸我军安全渡江,谭秉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从东线星夜疾进,赶到金化东南40公里处的390高地,紧急构筑野战防御工事。他们的任务,便是在此地阻击敌军,为大部队安全过江争取更多的时间。

时间来到5月24日傍晚。

这天,如往常一般,谭秉云带着一位叫毛和的战士正掩藏在路面观察情况。他大睁着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公路尽头处的动静。只见远处的天幕上,掠动着一道道光柱。不一会儿后,耳边传来了越来越大的轰鸣声,一个个庞然大物也逐渐映入眼帘。这,正是敌人的坦克部队

“班长,看清了吗?有多少辆?”毛和问道。

“还看不清。”说完,谭秉云从腰间取下了一个手雷递给毛和,并嘱咐道:“我上去看看,你在这里掩护。注意点,看见我打手雷,马上张开嘴巴,要不会把你震聋的。”

交代完后,谭秉云离开掩藏地,在树丛中向前爬去。不一会儿后,坦克越来越近,离他不到20公尺了,但他却一动也没动。坦克每往前爬一步,毛和与山腰上的战友们,心里就揪紧几分。

10公尺,7公尺,终于,谭秉云动了。只见他单手一扬,一颗手雷疾速飞出,呈弧线向当头的坦克砸去。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谭秉云睁开了被余波涉及到的眼睛。然而令其没想到的是,坦克竟还没被炸毁,它闭着车灯,边胡乱打炮,边挣扎着向前爬,很快便从谭秉云面前驶过去了。

看到这里,谭秉云心中万分焦急。放它过去?万万不可能!他不顾死活地冲上公路,追上坦克,对准它屁股丢出了第二颗手雷。他还没来得及卧倒,爆炸声中,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额头。眼前一黑,谭秉云昏昏沉沉地倒在了公路之上。

看到谭秉云倒在地上,毛和迅速冲上前去抱住他呼唤了起来。在战友的呼唤下,谭秉云睁开了眼睛,用衣袖擦拭着从额头淌下的鲜血。紧接着,谭秉云仿佛想起了什么,焦急着问道:“坦克呢?坦克呢?”

“完啦,坦克已经报销了。”

一听到这句话,谭秉云才松了口气。

毛和掏出医疗包,拿出纱布,开始往谭秉云头上缠。可就在这时,一串突如其来的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了。谭秉云当即推开毛和,连声呼喊道:“快,快打第二辆!”

话刚说完,谭秉云便摇摇晃晃地奔下公路,沿着路边的小沟,向迎面而来的第二辆坦克冲去。而这一行动,也直接导致额头的血从绷带里渗了出来,看上去宛如一个血人。但谭秉云并未在乎头上的伤痛,他将身上的最后一颗手雷向坦克投去。

一瞬间,一团巨大的烟火冲天而上,坦克也骤然停下。然而,坦克的马达仍在轰轰响着,炮口还在吞吐着火光。见此,谭秉云当即一个翻身滚到公路边上,端起自动步枪向着坦克扫射。他知道,只有自己主动吸引敌军的火力,毛和才有机会靠上前去将坦克收拾掉。

正如谭秉云所料。坦克果然被他吸引住,敌人转动炮塔,炮弹、子弹一齐向谭秉云打来。趁这时,毛和也顺利绕到了坦克后面。他投出一颗颗手雷,顺利将坦克炸毁。

第二辆坦克被摧毁后,谭秉云跳上公路,看见后面的坦克正在拼命掉头逃跑。这时,毛和突然尖叫起来:“班长,人!人!”

战友的提醒,使谭秉云蓦然回首。只见已被炸毁的第二辆坦克中,突然钻出来一个美国兵。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美国人的双手竟然呈下垂状,脑袋也一直耷拉在胸前,一直不曾抬头。

见此,谭秉云一眼便识破了敌人的诡计。这分明是坦克里的敌人顶出来的死尸。谭秉云还没等尸体落下来,一把抓住坦克上的凹槽登了上去。等尸体从他身边滑落后,他端起自动步机,顺着炮塔上的天门盖口就把子弹往里送。只听得几声哀嚎之后,里面便再也没有了声音。

处理完这事,等他再往南望去,敌人的其他坦克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时,天已经大亮。然而还没等谭秉云停下休息,美机便对390高地展开了轰炸。

此时,毛和已经被谭秉云派去连部要手雷了,这段公路边上只有谭秉云一人。这时,一辆美式敞篷吉普车从北边疾驰而来。吉普车不断地鸣着喇叭,想要那辆已被炸毁的坦克让道。谭秉云见车上涂着刺目的白星徽,驾驶员穿着暗绿色的美式军装,戴着钢盔,估计这一定是前两天越过我军防线的敌人,企图与进攻的装甲部队联络。于是,谭秉云当即端起了自动步枪,瞄准这俩吉普车,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枪声停止后,驾驶员早已东倒西歪地倒在了座位上。

不过,刚才汽车不断鸣着的喇叭,倒给谭秉云提了个醒:眼下这段公路已经被堵塞,其余的坦克不会轻易进到这里,要收拾他们,必须到前面去截击

于是,谭秉云踏上公路,向南而去。走了大约百多公尺后,他看中了路边的一处地形。这里,一边是石岩,一边是陡坡,既能隐蔽,又能观察南边公路上的动静。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后,又回到了刚才炸毁两辆坦克的地方。

正巧,毛和带着手雷回来了。不一会儿,排长也奔了下来,隔着老远便大声嚷嚷道:“谭秉云,毛和说你挂了彩,你快下去,我派别人来换你。”

“不碍事,我能坚持。我已经打出了窍门,手雷朝坦克屁股上仍,没一个瞎的。”谭秉云怕说话不清楚,边打手势边说道。

排长见谭秉云执意不下火线,只好勉强点点头。排长一走,谭秉云便对毛和吩咐道:“我到前边公路去埋伏,你在这里警戒北边。”

就这样,谭秉云独自一人去到了之前物色好的掩藏点。这里没有掩体,没有一门火炮,谭秉云就这样趴在野葡萄丛里,双眼注视着公路的尽头。

一个人、一把枪、几枚手雷,将要对付的是美军的坦克群,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又是确确凿凿的事实。很奇怪,谭秉云此时竟无一丝畏怯与不安。相反,他的心理很实在。他估计敌人不会发现他,即使发现了,这里是一个死角,炮弹也根本打不着。

在这里,谭秉云趴了一上午,待太阳高升时,终于,敌军来了。

很快,一股带着热气的尘土向他迎面而来。眨眼间,坦克高大的黑影投到了葡萄藤上。谭秉云扒开葡萄藤,爬到公路边上,将手雷向已经从他面前驶过的第一辆坦克尾部投去。随着一声巨响,这辆坦克已经不能行驶了。一时间,公路上一团混乱,所有的坦克全都拼命地倒车,火炮机枪漫无目的地一阵乱发。

就这样,美军装甲部队北进的道路被谭秉云成功地堵住了。他那满是血迹与尘土的脸上浮上了骄傲的微笑。或许,谭秉云当时并不完全清楚,他所创下的奇迹的价值和意义。数月后,在全军英模大会上,军首长紧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谭秉云,谭秉云,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呀!你把美二师堵住了8个小时,我们有多少同志才能安全地撤过了北汉江。

一夜之间,谭秉云陡然成为了一位传奇英雄。而在195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又授予了谭秉云“一级英雄”称号。1952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又授予了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至此,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而谭秉云,也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家乡——四川省江津县。

建国初期的内地川东,消息十分闭塞,家乡人居然不知道这位谭秉云已经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大英雄。当然,谭秉云也不张扬。他准备在家里休息几天,再去县里报道。

到家的第三天,谭秉云有事上街,正好碰到了一个儿时的朋友。朋友问《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那位反坦克英雄是不是他。而这一问,也惊动了县领导。但是,他们却不敢相信这是真事。县领导把谭秉云“请”来问明情况,然后立即发电报到部队查询。部队很快回电,证实了反坦克英雄正是谭秉云。

于是,江津沸腾起来了。政府在广场上为谭秉云特别召开了一次隆重的欢迎会,县长更是亲手为谭秉云戴上了大红花。

谭秉云是1948年淮海战役时参加革命的,在人民军队里,他曾担任过班长、排长,荣立过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五次。转业回乡后,又任过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副局长。但在此期间,他也曾跌过一次大跟头。

那是在1960年。

这年的12月初,谭秉云科长带着民政干部们到某镇开会。会间,有人提议为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弄点雷管炸药到附近的鱼塘里炸点鱼。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炸鱼出了点意外,发生了严重的伤残事件。谭秉云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分。有人替他打抱不平,说他当时正在开会,并没有参与炸鱼。可谭秉云却不吭声,认了。

之后,谭秉云带着家人从热闹的县城搬到了偏僻的丹凤乡,担任民政局下属的一个耐火材料厂的厂长。

放眼望去,我想,恐怕再也难以找到比谭秉云更辛苦的厂长了。他衣食住行都在厂里。他这个厂长把厂里大小事全都垒在了自己的头上不算,甚至还长期顶着掏灰工的活。

也是在这一时间段中,长期和工人呆在一起的他,和工人一道建起了全县的第一个火葬场。开工第一天,工人因为胆怯,不敢去搬运尸体,谭秉云套上腰围,亲自动手把尸体搬进了烧尸炉里,并让工人站在一旁看他如何操作,亲自示范。

退休后,谭秉云的心中仍然装着生活贫苦的残疾人。为了给这些困难人群谋一条生活之路,他带着一帮残疾人前往白沙镇,找到了镇上著名的“何板鸭”,请求老板收他和这帮残疾人为徒弟。

对此,老板感动至极,对谭秉云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老英雄衣食无忧,还为这些残疾人操劳受累,我这个体户,还能不帮忙吗?教,冲你老英雄的面子,对你们这帮徒弟,我一分钱不收!”

纵观谭老英雄的一生,无疑,他不仅仅在战场上是个英雄,在和平环境中亦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