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它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宋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我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

范宽(约950-1032后)、郭熙(约1023-1087 后)、李唐(约1049-1130后)为宋代山水画坛上举足轻重的三大家,其笔墨技法、山水造境的意趣广为后世所援引,是历代画家学习取法的重要典型,追慕者亦遍及皇室贵族、文人雅士和地方民间,自古至今影响不辍。

《溪山行旅图 》宋 范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宽是出身于陕西华原的平民画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重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整幅面无论是山体抑或是密林,皆墨色凝重、浑厚,涌出一股强烈的雄壮逼人之气势,在这股气势面前,白天明亮的光线似平经它一压也变得黯淡了,给人以“如行夜山,黑中层层深厚”的审美感受。

《早春图》 宋 郭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熙是北宋的宫廷画家,郭熙是在1072年创作的《早春图》,郭熙山水画能真实而微妙地表现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 画出远近深浅,创造出极其优美动人的意境。郭熙绘画线条浑柔,运笔多变,用墨淋漓,湿勾淡染,其山石被称为“乱云皱”“鬼脸皱”,画树轮廓线条灵活多变。

这幅画描写初春时节,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画中有实体的山川、林木和建筑,替乍暖还寒的初春。《早春图》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体现出郭熙的高超艺术技巧。

《万壑松风图 》宋 李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具有创新意义的杰作,游刃有余地使用北方山水画家的绝妙手法,创出了深山中的幽密气象。此作在用笔上很有力度,以中锋勾勒的同时兼用侧锋,山石用大斧劈皴,稍加渲染,画面下部近景处的岩石用“短条子”层层积累,既峭硬又干脆,明显脱胎于范宽,但又有所变化,点皴结合,兼收并蓄。松风是主体,万壑是远景。此图几乎无苔无杂草,所有山头上仅有的植被就是松树,单纯的物象富于了画面宁静和谐之感,也使得松风的意象更具表现力。

《万壑松风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多采用大图阔幅的全景式。李唐正处于向南宋过渡的转折时期,他的山水画,着重近景与局部的表现,通过对局部的描写来反映出整体的感官效果,这种构图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很深。

  • 三家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以后不断出现了受三家风格影响的绘画展现了后人汲古创新的时代风貌。这些后世追仿的轨迹,不仅呈现出三家画风在历史上的传续脉络,也奠定了范宽、郭熙、李唐在山水画史上的典范地位。

《清人行旅图》 清 王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幅与范宽《溪山行旅图》相比,结构相同,尺幅较小,中景平台、溪桥处占幅较大,主山气势不及原作恢弘。作品山石浑融,笔墨细致,据近人研究,或许是王翚(1632-1717)所仿。 此作原为王时敏收藏,左方裱绫王氏题跋(1671)提到曾收藏范宽画迹,右侧宋骏业(约活动于1713前)题跋(1696)有王翚临摹范宽作品成缩本一事。

董其昌题仿范宽溪山行旅图 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幅收在《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当中提到的名家,都是明清文人推崇的正统派画学宗师。作品大抵忠于原作,惟山石、溪桥等处比例略有不同。对幅题识为董其昌(1555-1636)据原作转录。关于作者,学界有王时敏(1592-1680)、王翚(1632-1717)、陈廉(活动于十七世纪)等说法。将宋元古画制作成缩本,应为十七世纪风潮,主要目的为习画与鉴赏。

仿范宽山水 清 唐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岱(1673-1752后),因善画供奉内廷,康熙皇帝(1654-1722)曾颁赠“画状元”。唐岱承继晚明以来正统派的仿古脉络,画艺深受帝王喜爱,有多幅仿宋元古画存世,为清代皇室所认可的仿古画风。本幅布局类似范宽《溪山行旅图》,色彩更加清丽,笔触也比较纤秀,整体风格趋于装饰性,个人特色明显。

山水 元 曹知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知白(1272-1355),华亭(今上海)人,画山水师法郭熙(约1023-1087后)。本幅前景双松耸立,枝桠犹如蟹爪,绘石卷曲如云。主山峰峦层叠,以淡墨层层渲染之后,再施以焦墨强调明暗向背。滨水坡岸间有溪桥行旅,后方水域幽深平远。全幅墨色层次丰富,呈现云雾缥缈的微茫景致,将宋人雄浑的笔墨气势,转化为秀润清新的元代文人墨趣。

仿李唐层岩红树 明 蓝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瑛(1585-1664后),浙江钱塘人,为浙派后期画家。本幅选自《仿古册》,全册共十开,分别仿唐、五代、宋、元名家。此作采对角线构图,右侧画层岩叠嶂,山石以侧锋斧劈画法为主,着重块面结构,后方远山以色彩淡染,远近景虚实相映。设色清新绚丽,虽各幅标榜仿自诸家笔法,其实已将各法融会,以个人风格贯穿全册。

《观瀑图》 明 唐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江苏吴县人。师事周臣(约活动于1450-1535),上追宋元诸家,此作博采众长,兼融文人画及南宋院体风格。本幅画崇山峻岭,山石纹理以斧劈皴描绘,石壁间悬瀑转折而下,近水湍流层叠如虹,以墨线细致勾画。树下高士观瀑听泉,一童子随侍在后。布局层次分明,空间具纵深感。

《古道斜阳》 民国 溥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儒(1896-1963),字心畲,号西山逸士。习画以古人为师,文采及艺术成就深受后人推崇。本幅描绘秋山涧水,长桥中段处有牧童奋力牵牛过桥,后有文士持杖尾随,画家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山野日常。山石以侧锋皴擦为主,树木枝干尾端勾如蟹爪,虽自题仿李唐(约1049-1130 后)、郭熙(约1023-1087 后)两家,然已加入己意,呈现出清雅秀丽的文人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