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解放战争,可以发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起到了解放战争史上的历史性转折。因为挺进大别山,我党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可以说掌控了主动权。从今天来看,挺进大别山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然而,为了达到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的,刘邓大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连亲手制定这个战略计划的毛主席,对此战都没什么底气,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了3种结果。

由此可见,从决定挺进大别山时起,毛主席就看出了此战的惊险性与不确定性。那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多惊险呢?毛主席又预测了哪3种结局?

在内战爆发之前,毛主席便从争取全局有利局面的考虑出发,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而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便是这一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确定了进军大别山的战略部署后,中央便开始挑选军队出击大别山。

毛主席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挺进大别山的任务,中央都决定由华中、山东两支野战军负责。1946年7月,毛主席在给山东野战军叶飞回电报时,就曾经在里面提到:

“马上调至南线使用于向大别山发展。”

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国民党蒋介石发现全面进攻我军取得的成果不是太理想派出去的军队总是被我军击溃。后来国民党一番研究,才发现全面进攻导致兵力太过分散,总是会被我军发现破绽,进而被逐个击破。

于是国民党便改变策略,集中调兵,重点进攻山东。在这种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挺进大别山”的任务,于是在1947年5月4日,中央改变计划,决定让正面敌军较少的刘邓大军,负责出击中原、挺进大别山的任务。

邓小平和刘伯承

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消息后,由于国民党在南方的统治,还比较稳固,因此担心我军进击江南,恐怕难以在南方立足,于是给中央回电报,希望可以等待更为合适的时机。

3、4月份时,国民党中间腹地防御薄弱的情况已经凸显到了6、7月,国民党的这一弱点越发明显,再加上6月底刘邓大军还开进了鲁西南,于是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现在正是“挺进大别山”地区的好时机,因此在7月29日,毛主席给刘邓大军,发了一封标有3个“A”的,绝密加急电报。

电报分析了此次机会来之不易的原因,并且还指出,陕北现在比较困难,希望刘邓大军能够尽快挺进大别山。同时,毛主席在电报里,还给刘邓大军提出了自己预测的3种结果。

毛主席很清楚,即便现在是实施战略计划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但这并不代表国民党已经到了一击即溃的地步。事实上,截1947年7月,国民党还有373万人,而我军的兵力连国民党的一半都不到。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在强大的兵力面前,尽管毛主席再乐观,也不得不直面事实。再则,国民党的军官也不全都是“草包”,只要有一个人发现我军的真实意图,就会被死死咬住。因此毛主席对“挺进大别山”这个战略计划,最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毛主席反复研究,认为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他只能在电报中给出3种预测的结果

第一种部队付出了代价,但到不了大别山,只能原路返回;第二种部队付出了代价,也到了大别山,但在大别山站不住脚,只能在大别山一带打游击;第三种则是部队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是却能够在大别山扎根。

挺进大别山

刘伯承和邓小平看完电报内容后,面色凝重,他们清楚地明白了现在的情况,也明白如果进行“挺进大别山”的计划,在此过程中会遇见什么都是未知的,过程是未知的,结果也是未知的。

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刘伯承和邓小平还是决定开始计划。刘、邓立刻给中央回电:“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半个月后开始行动。”实际上,还不到半个月,在收到3A电报的9天后,刘邓大军便开始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至此,刘邓大军也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为艰难惊险的作战行动。惊险的原因在于,国民党军事力量的压制。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虽然速度很快,但这是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

在刘邓大军决定抓紧时间,挺进大别山后,便把重武器都给放弃了,只携带手枪、步枪这类武器。尽管刘邓大军还有武器,但是这些武器根本无法同装备齐全的国民党相比。

尽管刘邓大军在逃过国民党十几个旅的围追堵截后,进入了大别山,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因为刘邓大军胜利进入大别山,只是胜利的第一步,如何达成第三种结果,在大别山扎根,才是刘邓大军的最终目的。

早在毛主席提出3种预测结果后,刘伯承和邓小平便决定达成第三种结果,只因为第三种结果是最好的一种结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那一天,也就是1947年8月27日,邓小平就发出指示:义无反顾创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

白崇禧

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才发现指挥国民党围攻自己的,是有着“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白崇禧这个人,精算计善纠缠,这也导致他的部队是出了名的难缠。得知国民党的指挥官是白崇禧后,刘、邓二人好一阵头疼。

而白崇禧也不愧于他“小诸葛”的称号,给了刘邓大军极大的威胁,刘邓大军除了在张家店和高家铺取得了两次胜利之外,其余时间都在躲避白崇禧部队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想要站稳脚跟,是十分困难的。

白崇禧除了派出大批兵力,不停围剿刘邓大军,还不忘动摇刘邓大军的根基对大别山的百姓进行恐怖镇压、恐吓。要知道,我党我军能够在战斗中,一次次以少胜多,与老百姓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白崇禧部队

正是与人民群众团结互助,我军才能在作战时,没有后顾之忧,人民群众就是我军最大的后盾。现在白崇禧将这个盾打破了,我军的处境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曾参加过“挺进大别山”,同时也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张绍基,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时,不止一次难过地表示,在大别山的日子,比红军长征还要苦上几倍。

老人说:“生活上、身体上的苦都没关系,没吃没穿、长疮流脓这都不算什么。但是心里的苦、精神上的苦,特别难捱。我们当时无依无靠,百姓一见我们就跑,好像我们是什么猛兽。但大家都知道原因,敌人太狠了,百姓都被杀怕了。”

没了老百姓的帮助,刘邓大军用寸步难行来形容也不为过。首先就是没有吃的,就算想问老百姓买,也买不到。大家伙经常饿肚子,好不容易有了吃的,大家也不敢全部吃完,通常舔一舔、吃一口就小心翼翼地存放起来。

因为营养不足,好些战士都患上了夜盲症。有一次部队夜里行军,因为太黑了,刘伯承的警卫员没注意到前面的路太窄,刘伯承也没注意。警卫员走过去了,但是刘伯承却连人带马掉进了山沟里,急得警卫员边哭边喊。

过了很久,警卫员才找到刘伯承,幸运的是,刘伯承摔到了厚厚的枯叶上,没什么大事。刘伯承还安慰警卫员说:“不慌,不慌,莫得事情嘛!”后来刘伯承又摔了几次,50多岁的人了,叫人看了十分心疼。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和邓小平只好分兵行动,由邓小平带领一部分兵力,留在大别山继续坚持战斗;另一部分兵力则由刘伯承带着,转到外线向淮河以北转移。

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刘邓大军承担的压力,中央还让陈赓和粟裕,往中原的的国民党部队施加压力,以期吸引白崇禧的一部分火力。但是白崇禧根本不为所动,继续对刘邓大军施压。

即便如此,刘邓大军还是拼死与白崇禧抗争。有时候,刘邓大军的主力部队一分再分,导致刘伯承和邓小平身边只有几千人,但是他们却坚持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国民党进行斗争,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我军也没有丝毫改变。

1948年2月,刘、邓见我军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于是便向中央提出撤出大别山。中央也明白刘邓大军的难处,完全同意刘、邓的请求,批准刘邓大军全部撤出。就这样,从1947年8月挺进大别山,到1948年3月我军全部撤出大别山,刘邓大军坚持和白崇禧部队斗争了7个月。

刘邓大军的伤亡是很大的,他们出发时大约有12.4万人,离开大别山却只剩下5.8万人,刘邓大军可以说元气大伤。但是,取得的成果也是巨大的——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拉开。

而且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建立的游击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游击区,达成对国民党在徐州地区的包抄任务,那么华东野战军,只能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争。

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比拟的,从这一点来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