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北方的冬天冷还是南方的冬天冷呢?要说北方的冬天确实很冷,冬天出门要穿防风的羽绒服帽子,口罩手套,围巾全部拉满才能抵御凛冽的寒风,北方的冬天是用不着冰箱的肉类食材直接放室外就可以,但是蔬菜和水果万万不行,会冻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北,冬天要记住三件事,不要在室外喝饮料,也不要随地大小便,更不要相信室外的铁栏杆是甜的,如果是在我国最北边的漠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驻守在这里的官兵用热水洗过的迷彩裤过不到五分钟就会冻成铁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可能有来自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各省的小伙伴会说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击,穿厚点儿就没事儿了。但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穿多少都会觉得冷。对于这一点,在南方生活过多年的我不能同意更多了,刚去南方的第一个冬天自己差点被冻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方上过大学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冬天去上课可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首先要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留在温暖的被窝还是抓起床边冷若冰快的衣物起床?到了教室温度并不会比室外减少多少,你只好一只手藏在袖子里另一只手被迫暴露在外戴着手套,尽量少记笔记,再没有暖气也没装空调的室内,羽绒服是南方人的标配,但是羽绒服没法拯救冻得发麻的手脚,以至于很多身处南方的游戏玩家表示,每到冬天他们就会掉分掉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人晚上睡觉如果不开空调的话,必须得把被窝拉高到盖过鼻子才能避免吸入寒冷的空气儿。睡觉盖被子也有特殊的盖法,左边一卷,右边一卷,在挡住脚底的风口,好不容易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南方的冬天,室内可能比室外还冷,室外温度三度,室内温度零下三度,尤其是最苦逼的江浙沪和湖南、湖北等地,冬天最大的感觉是阴冷,如果不动弹的话,感觉全身都被薄薄的水汽覆盖着,就像大冬天裹上一块湿纱布,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是,南方人冬天御寒全靠抖,所以如今南方和北方最大的误会之一,就是北方人以为南方的冬天不冷

造成这些错觉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暖气。有人曾说,要不是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大多数南方人不知道北方人在冬天竟然可以在室内穿短袖打开窗户。而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细心的人们可以从春晚的直播连线中发现,从浙江乌镇到陕西延安,再到黑龙江的双鸭山,越往北人们在室内穿的就越少,而这也是因为暖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暖气的主要作用当然是取暖,但还有很多用处,可以烤袜子、烤衣服。北方有的学校宿舍不让用吹风机,那洗完澡可以坐在暖气旁梳头,头发过一会儿就干了。暖气可以做简易香薰,北方人经常把吃剩下的橘子皮放在暖气片上,果香会逐渐铺满整个屋子。暖气甚至还能用于邻里交流,嫌邻居太吵可以敲管子表示抗议。关键时刻还能发出求救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暖气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南方的小伙伴享受不到呢?在过去,由于国家能源紧张,财政拮据,大致沿着秦岭淮河划分了一条供暖分界线,分界线以北有,暖气以南则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进行集中供暖的标准主要是冬天最低气温小于等于五摄氏度的天数要超过90天。而实际上生活在供暖分界线区域的小伙伴可能是最苦逼的,气温不比北方低多少,但跟南方一样,都没有暖气。最典型的是安徽淮河以南的省会合肥及淮南部分区域集中供暖在淮河以北的城市不供暖,另一方面,冬天最低气温小于五摄氏度,这个标准其实并不能衡量一个地方的冬天有多冷。人体对冷暖的感知并非源于外界温度,而是源于神经对体表热量流失的感知。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一摄氏度。拿上海市为例,冬天平均气温为三到五度,但湿度比北方地区高了40%,实际的体感温度应该是一到零下一度,符合集中供暖的条件。

一项约两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南方推行集中供暖。一直以来,南北方供暖问题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支持南方供暖的呼声很高,而反对南方供暖的声音也不小。在反对者看来,南方集中供暖有这样几个弊端,能源消耗巨大。有专家认为,南方由于缺乏丰富的煤炭资源,大规模推行集中式供暖,对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威胁,而且还可能造成更多的空气污染,冬天的雾霾天气会更多。另外,也不利于我们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屋改造成本高,南方如果像北方一样全面建立起取暖管道、供暖泵房等基础设施,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而即使是新楼盘,开发商出于成本考虑,也可能不愿意多此一举。供暖时间短,北方常见的法定供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共约四个月,而南方冬季天数总体比北方少。如果集中供暖设备运转不充分,或者每年冬季开不了几天,集中供暖的效果就难以显现,平摊到用户身上的费用会很高的。

可能还有部分南方同学不知道使用暖气是要交取暖费的,按照建筑面积收取100平米的房子,每年的取暖费在2000到3000元之间,而且由于热传递性,有些住户即使不加取暖费,依然能享受到取暖的服务,这还可能导致邻里纠纷。

无论是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还是几十年前人为划定的供暖线,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南方要不要供暖,更应该以公众实际过冬感受作为政策制定依据,毕竟南方的冬天真的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