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勇担疾控使命 。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他们扛起防控责任。

他们用自己专业科学去管理,用行动带头抓防控,以共产党员的担当率先垂范,为保障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安全防线,守好“晋源阵地”。

18年前抗“非典”,如今重上战场战“新冠”

他是一名从事防疫工作30余年的公共卫生专家,也是一名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管理能手,还是一名正奋战在防控新冠疫情的一线防疫战士。18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新冠肺炎疫情,时光荏苒,18年改变了他的容颜,却始终不改为民尽责的初心。

他就是晋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乔建中。

2020年1月25日,春节正是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日子,全国人民喜看春节联欢晚会,而晋源区疾控人却紧盯着电脑屏幕严密监测疫情。

19时42分,疫情监测发现首例疑似病例报告,疫情就是命令,晋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乔建中及时发出指令安排,同时向上级急报,组织各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展开流调、消杀、样品采集运送、启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疑似患者居住地消杀、指导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2月27日凌晨3时,中心接到上级指令,乔建中主任带领消杀队员,紧急赶赴龙山殡仪馆进行终末消杀……这位经历过“非典”、H1N1甲型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无数次战役的老兵,以自己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沉着冷静的现场指挥,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带动了疾控人的坚定信念、坚守一线的决心和行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乔建中面带口罩,胸佩党徽,肩负着对疫情防控高度负责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履职奉献、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的疾控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卫生院院长的“抗疫”故事

晋祠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乔勇,是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战“疫”的号角吹响后,他深感肩上所挑的责任之重,将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带领晋祠镇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晋祠高速路口需要医务人员协助排查外来车辆、检测外来人员体温”一声令下,乔勇首当其冲站起了第一班岗,他说:“这个时候,防护品不够,我们等于是裸上,我必须对我的职工负责,我必须把他们护在我身后!这第一班岗由我来站”。没有豪言壮语,但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了全体工作人员。

晋祠镇党委政府要组建发热病人转运组,当得知这一消息时,乔勇又带头写下了请愿书。他在请愿书中写到“我会不惜一切,参与其中”。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乔勇的带领下格林东方逸美酒店医学集中隔离点从筹备到投入使用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将首批63名境外返抵人员全部妥善安排到房间,他通过微信群解答各种问题,在隔离点14天中,深夜的灯光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尽管家就在附近,他却顾不上回家看一眼。

乔勇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让党徽在平凡岗位中熠熠生辉。

像乔勇一样,金胜卫生院院长张宝君从事基层一线医务工作也已经有15个春秋了。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斗争中,他带领全院职工奋战数个昼夜,创设晋源区防控隔离点。“医务人员每天两次测量体温。隔离对象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将第一时间按规范流程转入定点医院诊疗,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张宝君说。为了方便沟通交流,他建了微信管理群。“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需求吗?”“这两天天气返潮,被褥要记得更换。”通过微信群,挨个和隔离对象谈心,成了张宝君每天反复要做的事。“他们在这里,没法自由走动,其实压力也挺大的,需要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劝导、细心服务,使他们能够安心治病,安心‘宅’着。”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张宝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从医务工作者到酒店“服务员”

在晋源区格林东方逸美酒店,金胜镇卫生院副院长张莉琴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手套,“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坚守着她的岗位,守卫着疫情防控中一道重要的闸门。

晋源区格林东方逸美酒店共有124间房间, 采访当天,共有112名隔离人员入住,其中有11名外籍人员。每天,张莉琴和同事们都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去为他们量体温,了解其健康状况,以及做必要的详细检查。“我们同时还需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张莉琴告诉记者。有一些从国外返并的隔离人员入住后,由于倒时差睡不着经常半夜还跟张莉琴发微信,每每这时她总是耐心地安慰大家,帮大家缓解焦虑的情绪。可是往往经过一番“话聊”过后,张莉琴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

这份工作没有假期,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她必须24小时驻守在隔离酒店,“最长的一次有三个多月没回家,现在家里人好像已经习惯了我的作息时间,到了晚上10、11点以后他们才给我发来视频通话,但经常话还没说完就打断了……”张莉琴说。

在这些入境人员入住前,张莉琴和同事们都会详细询问他们对饮食有何忌口、有无宗信仰等。“有的糖尿病人要求无糖餐、有的人员要求纯素食……我们尽量沟通协调,满足大家的要求。还有一位老人由于中风有后遗症,需要女儿照顾,经批准后老人就和女儿同住一间。”张莉琴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张莉琴和同事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严防死守的重任,扎紧“外防输入”的最后一道关口。

文:杨润德 王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