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菜不饮酒

自古以来,酒与食不可分割

天南地北,三五好友成群

各地有不同的口味

所以总有当地的地方特色菜肴端上酒桌

但有没有那么几样菜品

统一了东西南北、形形色色的口味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举起酒杯就行

怎么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呢?

各位窖迷朋友们是否心底已经有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统江湖的

“四大下酒菜”是哪些吧!

卤豆腐干

豆腐和美酒的缘分是天生注定,制作工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历经洗、磨、煮、点、压、晒、炒才能成型的豆腐干,就像一块神奇的海绵,吸饱各种汤汁和酱料,是极佳下酒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朝时,一位名为梅理卿的安徽人,只身到江苏谋生,开起了一家生产酱油豆腐干的作坊。他家生产的豆腐干,厚实耐嚼,坚实筋道,且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厌,表面还有麻片状花纹,备受食客喜爱。历经时光打磨,梅家的手艺成为江苏传统名产——和桥豆腐干。

俗话说:“渣豆腐下酒,一饱二醉”“千有万有,离不开菜豆腐下烧酒”,从古至今,豆腐干从口感上而言,还真是下酒的“神器”。

拍黄瓜

黄瓜,最为普通的一道凉菜,将黄瓜拍碎,加点米醋、香油、烂蒜、细盐拌好。拍黄瓜真可谓是下酒小菜中最清爽的代表,口感香脆、清爽,绝对是与美酒的绝配。

平坝窖酒是纯粮食酿造而成的白酒,酱香突出、入口醇和的口感,与脆爽、清凉的拍黄瓜进行搭配,一口美酒入喉下肚,唇齿间能保持最极致的清爽。

酱牛肉

说起牛肉和酒,最先出现在脑海里的画面必定是,“店小二切两斤上好的牛肉,再来两斤好酒。”江湖义士聚头豪饮,尤其喜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古代拿牛肉下酒,是奢华、讲究、地位的象征。后来随着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及各朝各代逐渐放开的法令,牛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酱牛肉的酱味能完美中和白酒入口的辣味,酱香筋道,滋味渗进了口腔的每一个味蕾。几筷子下去,几片牛肉入口,几杯美酒入肚,这是酒桌上的一道硬菜,也是和陈年佳酿的美妙结合。

油炸花生米

花生大约是在明代开始慢慢进入中国并随之普及开来,万历年间,便出现了“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种种之”一类的表述。

虽说是外来户,但一进入餐桌,就俘获了大家的心。和卤豆腐、拍黄瓜、酱牛肉相比,在“佐酒界”,油炸花生米的地位绝对无菜可以撼动,算得上是“佐酒界”的天花板。

弘治年间,人们对这筷间小小的一粒,发出了“霜后煮熟可食,味甚鲜美”地慨叹。花生有丰富的油脂,油炸时经过滚烫的热油,裹上亮晶晶的食盐,味道鲜美香脆。

材料易得、制作简易,油炸花生自然成为下酒菜的上乘之选,古往至今,文人骚客为之疯狂。 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清曾在《重访老舍在山东的旧居》中回忆道,老舍先生和友人经常一起散步聊天,来了兴致,还会就着花生米干几杯(酒)。

看到这里,各位窖迷是不是已经馋了呢?不如今晚就拿上两瓶平坝窖酒的白玉、琥珀,邀上几位好友,在家中备上这“四大下酒菜”,把酒言欢,共度好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