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很多妈妈说到孩子上课不认真不专注,这种事情很麻烦。因为往往这样的消息来自于老师的反馈甚至是投诉。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赶紧向老师表达加强教育的想法,不会轻易放过这个不听话的孩子。

当然,实际上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孩子回到家来,肯定会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急的家长,已经是吼骂甚至是体罚了。

有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样的做法完全解决不了问题,最多好个几天,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周而复始,老师投诉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越来越严厉,效果却越来越差......

难道就真的完全没有办法了吗?

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的一个心得与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浩文妈妈的一份心得

浩广妈妈写了一则日记并且发给我:

我和孩子约定,每天上午数学课都要认真听课,坚持一星期,我会给一个奖励。

每天我在微信都会问大宝的班主任老师,老师说大宝上数学课,有认真听讲。

大宝认真听了数学课,做作业没难度,写作业速度快多了,他心情大好。

孩子告诉我:“妈妈,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都记住了哦!”

我很欣慰 :“是吧,认真听课有好处吧!我知道你能做到,继续加油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三周,我感觉大宝上数学课有了专心习惯,于是跟他商量。

我:“下周的语文课,也要跟上数学课那样认真,坚持一星期,我会给奖励。”

大宝看目标不大,又有奖励和鼓励,他点点头,爽快同意了。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月后,孩子上各门课都能做到了专心听讲,单元测试成绩也冲进全班前十,我好开心,元旦要带孩子们去游乐场痛快玩一天,庆祝大宝的进步!

浩广妈妈的做法,我们能看明白吗?

也许,咱们会觉得,不奇怪啊,不就是和孩子约定认真上课再给奖励吗?

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再看看小秀妈妈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秀妈妈的做法

小秀妈妈说:“女儿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从来没在课堂上举过手,这一直是我的心病!

我决定马上运用目标细分思维,先制定一个这周让女儿举3次手的小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一天举一次手呢?”

小秀妈妈说:

”孩子三年没举手,一天举一次手,目标过高,心里会产生“目的性恐惧”,手会产生“目的性颤抖”,而我制定的小目标是一周举3次手,小目标容易完成,而且不要求科目,只要举手就行,老师没有抽到她回答,那也算一次,只要完成目标,她就能得到盼望很久的乐高玩具。”

但是,周一和周二,大宝还是不敢举手。

小秀妈妈问:“宝宝,为什么不举手呀!”

孩子怯生生地说:“老师的问题我会,也想举手,可就是举不起来,我怕回答错!”

小秀妈妈耐心地说:“妈妈理解你的心情,妈妈上学也不敢举手,后来我喜欢英语课,英语老师抽我回答问题,我经常回答,就敢举手了,妈妈觉得你需要一点点力量,妈妈相信你可以的,只是需要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小秀妈妈发现女儿认真地倾听,虽然没有回答,但从她的情绪上判断,她在努力尝试。

果然,这一天晚上放学回家,她马上和妈妈分享了举手的好消息。

小秀妈妈好开心:“宝贝真是太棒了!我好像看见乐高玩具在和你招手啦!” 这话逗得她哈哈大笑。第二天,女儿回家又开心地告诉她,一堂课她举了两次手。

就这样,到了周末,女儿胜利完成了小目标,宝爸也竖起大拇指,一个送给大宝,一个送给我。看到女儿的进步,我太开心啦,3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才学了两周并且把这方法运用出来,就解决了大问题。

那么,什么叫目标细分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复的小目标

李开复曾任谷歌全球副总裁,也是一位杰出创业者,他的女儿李德宁上小学时,性格害羞,有些问题课堂上没听懂,也不好意思问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复知道后告诉女儿:“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选修国际关系专业,曾和奥巴马同班。我清楚记得,奥巴马坐一排的右边,我坐最后一排左边。我是班上第二害羞的学生,奥巴马是班上第一害羞的学生。害羞是人的本性,没什么大不了的,勇敢面对就好。”

最后

虽然李德宁同意尝试改变,但还是认为只有了好意见,才愿意发言,李开复让女儿摒弃“有好意见”这样的主观评价标准,他和女儿一起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很实际的小目标:每天举一次手,坚持一个星期有奖励,之后,再逐渐增加举手次数

就这样,李德宁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善于表达的孩子,而且为了能举手发言,李德宁上课很注意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好功课,她的整个上课状态,焕然一新。

“每天举一次手”的要求,让李开复的女儿全面优化了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的语录

实际上,曾国藩也是运用目标细分思维的顶级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曾胡治兵语录》里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这是什么意思呢?

翻译过来就是说,未来将发生的事,我们根本不迎上去想,而当下正在做的事,不能让它杂乱,需要专心则专心,当这件事情过去了,我又不留恋它。

这是说,我们制定好计划,每天执行时,不论您往前想,还是往后想,都会浮想联翩,焦虑感,挫折感、无奈感,会不自觉涌上心头,干扰因素来了,心态就乱了。所以,我们家长要紧盯今天的小目标,少想多干才是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上面一直提到的目标细分思维,就是指把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可量化、可立刻执行出结果的目标。任何大任务,都可以被切割成一个个小计划,完成所有小计划,总任务随之完成。

提炼两大关键词:细分目标 + 执行有结果。

具体怎么做,咱们知道了吧?

好,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庭爸,9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