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2021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拉开帷幕。大会以“启新聚势 扬帆未来”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现中国联通与全球合作伙伴数字化科技成果,共同擘画数字经济发展蓝图。

2021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会场

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发表了题为《锚定数字经济主航道 共赢数字世界新未来》的主旨演讲,发布中国联通新战略。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刘烈宏表示,中国联通全面承接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将“十四五”公司发展的定位明确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刘烈宏宣布,中国联通公司战略升级为“强基固本、守正创新、融合开放”,更加突出强网络之基、固服务之本,练好“基本功”;更加突出守网络化之正,拓数字化、智能化之新,打好“组合拳”;更加突出要素融合、市场融通,与合作伙伴一起打好“团体赛”。

在新定位新战略下,中国联通将全面发力数字经济主航道,将“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作为主责主业,实现发展动力、路径和方式的全方位转型升级,更好地开辟新发展空间、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是做深大联接,联通数字世界。中国联通持续深耕5G精品网、千兆宽带精品网、政企精品网和物联网,以优质网络联接千家万户、千楼万园、千企万厂、千场万景,为客户创造数字工作生活新体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坚实数字底座,实现从“基础联接”到“万物智联”的新跃升,为数字经济提供“第一联接通道”。

二是做强大计算,融通数字发展。中国联通着力构建云网一体、安全可信、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联通云”,形成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支撑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全面多样的数字化需求,推进架构先进、安全可靠、服务卓越的算力网络新布局,为数字经济打造“第一算力引擎”。

三是做活大数据,赋智数字能力。中国联通进一步充分发挥通信大数据优势,提升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融合能力,完善数据产品体系,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加快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创新,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数字经济打造“‘联通数据’第一服务”。

四是做优大应用,创造数字价值。中国联通作为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的集大成者,将充分整合内外资源,重塑能力格局,着力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深化重点垂直行业、民生、政务应用等各领域布局,构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数字化定制服务能力,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化服务第一供应商”。

五是做精大安全,护航数字未来。中国联通作为信息通信重保首席运营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将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可信的第一道防线,当好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坚强守护者,构建数字经济“国家首席、政府首选、人民首信”的“安全第一盾”。

数字时代,和衷共济,和合共生。刘烈宏强调,在彼此依存、交融一体的新时代,曾经“隔行如隔山”的不同赛道,以数字为联接,最终将融汇成一条更加宽广包容、生机勃勃的数字世界主航道。

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袁晓如

会后,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晓如接受了媒体采访,就中国联通的新战略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提到,依托中国联通的大计算和大数据优势,数据的获取变得方便快捷,而如何将单纯的数据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则是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而可视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袁晓如副主任看来,可视化是我们面对数字世界的沟通语言,赋予了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可视化都在数据的分析和决策环节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传统可视化的结合也成为可视化行业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与可视化结合,可以实现用更为智能的手段提供可视化的效果。5G的快速发展,使得视频的传输更加便捷,结合了现实和数据的AI+可视化,让真实的物理实体与虚拟的数据世界实现更好的融合贯通。

联通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力已经具备了从传统的2D/3D可视化图标,到3D交互、3D大场景实时渲染、多种类型可视化特效等全方位能力,同时在AI技术融合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提供了语音提示、语音识别、光感识别和手势识别四种全新的个性化大屏交互操作。袁晓如副主任高度评价了中国联通现有的可视化成果及能力,并乐观表示现阶段可视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只是“开了一个头”,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拓展和延伸。作为学界专家,袁晓如认为学界要做好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两件事,稳固了技术和人才的基本盘,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而创新的实践与转化,需要与企业相结合,把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场景中,才能完成一项技术“产学研用”的产业链闭环,实现多方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