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所有老师采访的过程中,跟朱正萍老师聊的时间最长。

她说,想要先彼此熟悉后,然后再接受采访。

从这篇文章里大概可以看出,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很难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概括。爱和恨也不是完全对立的。

我曾经吐槽过重男轻女的文化对女性的伤害,“重男轻女的思想真的要命。他们会把女性调教成‘贡品’,活着就是为了男性。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兄弟买房买车。他们要求女性无私,自立自强,却把男性养成吸血鬼,自私自利的人。女性是一无所有滚出原生家庭,男性是继承原生家庭的所有资源,所以,养儿防老合理呀。重男轻女的父母最擅长的手法就是情感勒索,我对你这么好,把你养这么大,我容易吗……”

但是,重男轻女的文化对男性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顶天立地”,“娘娘腔”,“低于170cm就是二级残废”……它要求男性刚强,不允许表现出脆弱;要求男性在家里是个顶梁柱,不能吃软饭;要求男性重事业,围着家庭和厨房转,好像是种羞耻。

重男轻女的文化其实是把男性和女性都异化了,它更强调人的功能性和角色性。女性的主要职责是“贤妻良母”,男性的主要职责是“顶梁柱”。但人本身就是雌雄同体,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有思想有情感,当把人异化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出现。比如有些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份不太认同,生理特征是男性,但他渴望变成女性……

还有个点我特别想说,很多人不能接受父母恨子女,子女恨父母这个事。好像“恨”不应该存在。但我想说的是,家庭里真实的存在着恨。当父母牺牲自己的某些需求,给予孩子的时候,比如说,母亲生下女儿后,她会慢慢变得衰老,而自己的女儿年轻漂亮,中间会有恨和嫉妒的情绪,但为什么不能允许这种情绪的表达?背后心理又是什么?这值得深思。

采访背景是我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在感情中,到底是经济价值重要,还是情绪价值更重要?为什么我感觉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更稀缺,难道是因为情感巨婴吗?”

朱正萍老师的回复让我深思。她是这么说的:

“在婚姻中,女性很容易把对父母的情感需要转嫁给伴侣身上。一旦进入婚姻关系,这部分的索求越来越多,直到男方承受不住。简单说,我们从伴侣身上能得到的是平等相互的情感流动,父母这部分若有缺失,最佳的是从咨询师或团体里体验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立寒:

我在朋友圈看到你写的一句话,“因为女性是被原生家庭分离出去的嘛,所以她可能就会有一些创伤”,这句话让我感觉有点震惊。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嗯。你有体验过吗?

郑立寒:

有,虽然我没有结婚,但是,我感觉我爸妈已经把我当作外人了。比如说,他们会考虑我弟的前途,会给他买房。

大概我大学毕业后一两年,我爸妈做生意,然后找我借钱,我一直觉得我们是一家人,但,我去广州看望他们的时候,发现公司名字竟然写了我弟弟的名字。我妈跟我说,“希望我能找个好人家结婚,然后帮我弟弟。”那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们已经把我分离出去了。但是当时我没有从原生家庭中剥离开来,那时感觉很痛苦。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你的意思是,大学之后你感受到了这一部分,那小时候呢?

郑立寒:

小时候,我爸妈虽然有点重男轻女,但也还好。可能因为我抗争过,大概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从书上知道了“重男轻女”这个词,然后我就质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们大人都重男轻女?”

我忘了我妈说了什么话,但是之后她对我很好。她会给我留一些零食啊,然后偷偷地对我说,“不要告诉弟弟,这个是我特意留给你的”。

包括读高中的时候,我心态一直不好,那时候特别担心,害怕我爸妈不会让我读大学。跟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她中考成绩比我高几分,但是她爸妈就没有让她读高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爸妈让我读高中,但是我依然很忐忑,害怕像发小那样,因为自己压力很大,心理素质不好,第一次高考不是很顺利,但是,没想到我爸居然支持我复读。

经历了一些事情吧,然后我感觉有些东西在心里慢慢打碎,可能就发现,我爸妈对我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复读时我们班主任怀疑我早恋,让我找家长。当时我特别担心,因为我们家比较传统,曾经我在我叔叔家的抽屉里翻到了一本《知音》杂志,被我妈看到了,她不让我看,“威胁”我说如果我看这种书,就告诉我爸,让他打断我的腿,我一直害怕我爸。

然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打电话问同学。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告诉我爸,骗他说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希望他出席。在那种不安中度过了几天,回家的时候不敢看我爸的脸,害怕他大发雷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他特别平静,就说了一句,“你们老师很关心你的成绩。”

那时每次我回家的时候,我爸都会给我烤红薯。以前小时候我都是偷偷躲起来吃,因为我爸说这个不卫生,不让吃。大概就是经历了很多事,我发现我爸妈还是很爱我的。然后,毕业之后发现自己被原生家庭剥离出去,就特别崩溃。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是什么样的事情,触发了你的崩溃呢?

郑立寒:

我毕业一年后,我爸妈看见我姑姑家生意做的不错,我爸特意学了几个月后,打算自己也整个一样的,然后他们开始做物流生意。

但是佛山那边都是物流公司,生意时好时坏,最关键的是,那个房租一直在涨。刚开始的时候,我妈找我借了1万块。工作了一年,又快过年了,我打算去佛山那边看看他们,然后发现,他们名片上公司名写的是我弟弟的名字。

还有,他们并不是缺那1万块钱,明明银行卡里有钱,但是不想损失定期存款的利息,大概300来块钱,所以才找我。

那时候,我妈压力大,情绪很不好,对我发过几次脾气,说的话可难听了。我说,“我想买个房”。我妈就嘲讽一句,“哪个男的结婚买房会写你的名字?”还给我洗脑让我嫁个好人家,帮我弟弟。这些事后来我妈给我道过歉,说她压力大,经常失眠,还有一次晕掉在洗手间。

但,我觉得那些脱口而出,未经大脑思考的话,可能就是潜意识里的真心话,这让我感觉很受伤。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你的自我觉察还是挺强的,有很多女孩子被父母PUA。就像有些父母,他们会给你“洗脑”,女性的存在价值要么是为了男方(婚后夫家),要么就是为了原生家庭的兄弟。

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唯一价值就是依附的价值。只有男人好,才能衬托你的价值。如果他们不好,你是好不了的。

郑立寒:

对啊,当时我妈说的那些话让我特别反感,让我嫁得好然后帮衬我弟弟。包括我读书的时候,我爸也会说这种话,“希望你能给弟弟做个榜样”。然后我就想,难道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就是为了帮助我弟弟?每次听到这种话,特别不舒服。这个事我妈给我道过歉。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你妈妈是怎么道歉的?

郑立寒:

我妈妈道歉就会说对不起,她错了,就是这种。(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而道歉可能只是意识层面。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你内心真的原谅她了吗?

郑立寒:

我觉得,我现在能接纳我们是不同的个体。她有她的认知,我有我的思想。

(其实是,我一直都在做分化功课。我开始分离我的情绪,我父母的情绪,我的需求,我父母的需求,我的认知,我父母的认知。不再认为,我需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也不再认为,认同需要认知保持一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哦。

立寒:

我以前有一段时间,特别渴望得到他们的理解,特别渴望融合接纳的状态,一直在跟他们在磨合,比如说买房,还有其他事,包括我之前也写过很多相关文字。

但最近这段时间,我感觉可以允许他们不理解我,不一定非得要达到融合。我觉得认知不同,那就不同吧,不用非得强求一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咨询师朱正萍:

房子是内心的根之一,父母也是内心的根之一。我们的生命源头,包括我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最源头的地方,来自于妈妈。(关于这点,前几天我参加一个心理沙龙。正华老师提到一本书《没有祖国的孩子》,她说,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落叶归根。我发现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执念,就蛮奇怪的。)

朱正萍老师介绍:朱正萍,心理咨询师,热爱阅读,喜欢与人内在联结的感觉,有女性读书会(工作日早上和周四晚上),半吊子运动爱好者,热爱大自然,心理咨询师(擅长婚恋,亲子等人际关系困扰),两宝妈妈(大宝女孩,小宝男孩,相差14岁)。

如果想要咨询,请扫下方二维码: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如果你需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念之转》电子书,关注公号“了不起的郑立寒”,回复“01”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