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5点,朱之文打着哈欠,顶着凌乱的鸡窝头,披着一件老旧的掉絮棉衣,揉着黏了眼屎的眼睛,睡意惺忪地往村里的池塘边走。

那会儿,他还不叫“大衣哥”,甚至,没人知道他叫朱之文

早起倒夜壶的大爷,看到朱之文,便抬手寒暄:“哟,三大嘴,又去练嗓呢?”

大爷带着笑意,语气里却是藏不住的戏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之文在家里排行老三,因嘴大,还爱唱歌,被人取了个绰号叫“三大嘴”。叫得多了,村里人逐渐忘了朱之文的名字,只记得“三大嘴”。

“三大嘴”在那时,是村里不务正业的代表。

他不愿出远门打工,也不想进工厂。因为工厂没办法让他自由自在地唱歌,田间地头成了他最好的选择,能让他想唱就唱。

那时,朱之文的日常就是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没事时就去周边县市的电视台参加歌唱比赛。

一年到头年收入不过万。人到三十,连个媳妇都没娶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还是一个远房亲戚,在隔壁县发现了一个比他家还穷的大龄剩女。

两人一个不嫌对方穷,一个不嫌对方丑,“三大嘴”这才成功脱单。

可结了婚的“三大嘴”依然不务正业,老婆噗噗通通为他生下俩娃儿后,“三大嘴”的家庭生活愈发穷困潦倒。

村里的大爷大妈话里带刺,说“三大嘴”的老婆高攀了,嫁了个歌唱家。大嘴老婆嘿嘿一笑,说:日子恁苦,想唱就让他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贫贱夫妻百事哀,“三大嘴”牙痛,痛到在床上打滚也不敢去医院瞧病。老婆看他痛得难受,想去问邻居借钱。

“三大嘴”人穷却气傲,一边痛得“哎呦”,一边拉着老婆不让她去借。

恰逢此时,“磨菜刀,磨剪子,收头发辫子”的叫卖声飘忽而至。

大嘴老婆斜眼瞧了瞧自己的头发辫,决定“卖辫救夫牙”,“三大嘴”这才得以从牙痛中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婆“卖辫救夫牙”后,三大嘴心中有愧,觉得老婆孩子跟着自己过成这样实在是窝囊。

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窘境,三大嘴开始跟着村里人上城里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当起“码农”。

一日午休时,一条野狗被“三大嘴”的臭鞋吸引,野狗偷鞋逃逸,不知所踪。工友们对“三大嘴”嘲笑一番后,开始调戏他,说让他唱首歌,唱完就让野狗把他的鞋还回去。

大嘴羞羞答答,欲唱还休了几个来回后。终于忍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开嗓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日里,“三大嘴”寡言且木讷。这一亮嗓工友们多少有点震惊。

一位从大嘴歌声里回味过来的工友提醒:你咋不去参加山东台的《我是大明星》,你唱得不比他们差。

别看大嘴木讷,但他其实是选秀老手。早在他没进城里打工前,他就经常参加周边城市举办的歌唱比赛。

有一年,他为了参加开封搞的一个歌唱比赛,骑自行车骑了180公里去参加。中间还迷路了,他就在路边的柴房里将就了一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的比赛,他拿了三等奖,得了一张证书。虽然没奖金,但这张证书让他高兴了很长时间。

我是大明星》比赛时是冬天,参赛选手众多,“三大嘴”穿着个军大衣冻得直哆嗦,到现场一看人那么多就想走。

他在现场随便找了个领导模样的人,说:“我给你唱两句,你看行我就上台,不行我就回家了。”

大嘴一亮嗓,“领导”就带他去了后台,让他准备上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届《我是大明星》,“三大嘴”得了冠军。

一位叫张晓磊的媒体人,看到“三大嘴”披着军大衣唱歌的视频,觉得很有特点,就顺手把视频推荐给了在某浪和某酷工作的同行。

从此,“三大嘴”鸟枪换炮,成了“大衣哥”。

而为“三大嘴”的改头换面,助了一臂之力的张晓磊,也即将和“大衣哥”掀起一场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衣哥”唱歌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后,被主持《天气预报》节目的宋英杰老师转发,因此得到了《星光大道》节目组的关注。

节目组派出记者和于文华老师,前往大衣哥所在的朱楼村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于文华的名人效应,大衣哥的家门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他要上《星光大道》的消息也开始疯传。

没多久,大衣哥去了北京,被于文华亲自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大衣哥在《星光大道》上得了月度总冠军,年度总决赛第5名。

曾经的“大嘴三”,彻底火了。

成名后,大衣哥经常和于文华搭档唱歌,从《纤夫的爱》唱到《婚誓》,谣言也开始喧嚣尘上。

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于文华,为什么要帮一个籍籍无名的庄稼汉?两人为什么还总是对唱情歌?

如果不是有私情,于文华图什么?

一张大衣哥的“耍猴照”也开始被有意解读。

照片上的于文华笑靥如花,大衣哥耍着猴拳讨其欢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大衣哥又搭档蒋大为上了春晚,瞬间走上人生巅峰。

从北京返家后,大衣哥出生成长的朱楼村,挤满了来看他的人。

有亲戚跑到他家里,说:听说你参加春晚给了你30个亿,你现在不差钱了,给我拿20万吧!

大衣哥哭笑不得,说节目组就给了他3000块钱劳务费,哪有钱借他20万。

亲戚觉得大衣哥是不想借自己钱,故意在找借口。气得亲戚骂骂咧咧,摔门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大衣哥并没有说假话,虽然那时他已经出名。但并没有接到商演,大多都是义务演出。

但上了春晚后,大衣哥的商演费用就水涨船高,涨到了10万左右。

也是在这时,此前曾和大衣哥同登春晚的蒋大为,突然冒出来将了他一军。

蒋大为对记者说:朱之文不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不会这么炒作,我不太喜欢这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句话说的,让大衣哥被啪啪打脸。

之前,大衣哥刚刚在节目上说过自己拜师朱之文,被其教授咬字吐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跟着,曾帮过大衣哥的媒体人张晓磊,也忽然发声,一次性曝出三个猛料:一是大衣哥诈捐,二是大衣哥睡了女粉丝,三是大衣哥偷税漏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衣哥很快回应,态度明确:一、捐钱了。二、只和女粉丝拥抱了。三、没偷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纷争闹了很久,最终不了了之。可经此一闹,大衣哥的名气反倒越来越大。

从曾经的“人下人”,到如今的“人上人”;从曾经张晓磊眼里的农民工,到如今和蒋大为同登春晚的农民歌手。

给予同情式的帮助,容易。给予发自内心的尊重,很难。

更多时候,我们更乐于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惨。如果不如自己的人忽然飞黄腾达,心里恐怕不会真诚的祝福,只会嫉妒和泛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兜来转去,真正帮助朱之文的也只有于文华。

这位同样生长于农村的河北姑娘,可能也只是睹人思忆,想到了曾经从农村走出的不易,才帮了朱之文一把。

可朱之文又与于文华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两人都生长于农村,可没上过学的朱之文,即使在成名后也依然难改骨子里的一些劣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之文或有意或无意的描述里,朱楼村的村民贪婪、自私、且不懂感恩。

朱之文说自己一年借出去快一百万,却没人还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给村里捐了健身设施,修了路,换了变压器,却没人说他的好。

甚至有人恬不知耻地说:想让俺说朱之文好,得让他给俺庄每个人都买个小轿车,再一人给一万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让他资助三十万,因为自己一干活就冒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起来,和朱之文同村的这些村民,是不是都荒诞、滑稽,又可笑。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后来《南风窗》的记者去采访大衣哥,证实此前那位说出“给我买辆小轿车我才说他好”的村民,和朱之文是发小。

他说此话时,朱之文就在旁边站着。

结合情景关系,当时的他显然就是在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朱之文却在此后的采访中,多次提到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朱之文声称“花了十万块给村里换变压器”的事。

事后证明,变压器是电网升级改造统一更换,和朱之文压根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朱之文为何要有意无意的污名化同村村民?

从“人下人”到“人上人”,从村民眼里的“三大嘴”,到众人眼里的“农民歌唱家”。

已经发迹的朱之文,骨子里依然潜藏着当年对这些村民的“恨意”。

当年你们嘲我、笑我、辱我、欺我,如今我也要让你们尝尝这般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朱之文是个坏人吗?显然也不是。

他两次为武汉捐款20万,河南洪水他又捐了200万。

不管他捐钱是出于什么目的,捐出去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说到底,朱之文不是圣人,朱楼村村民也不是孔夫子。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善与恶的中间地带,做过善,也做过恶。

比起人性中的善与恶,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朱楼村村民和朱之文对人生的态度。

自从朱之文成了村里的名人后,他家周围就围满了以拍他为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村民还搞起专门偷拍朱之文的直播账号,拍一天就能挣一两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之文的儿子朱单伟,初中没上完就不上了,天天在家打游戏。

朱之文对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在家种地就可以,找个通情达理的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之文的安排下,朱单伟19岁就结婚了。

婚后,在朱之文的流量加持下,朱单伟和老婆陈亚男毫无意外地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没,即使大衣哥在财富上实现了越级,精神上却依然难改本色,从他对子女的态度上就可窥得一二。

为给儿子娶个漂亮媳妇,为其买房买车,又送金条又送钞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衣哥的潜在逻辑里,“有钱能使鬼推磨”。哪怕自己儿子有问题,也不愁娶到个漂亮媳妇。

即使他的儿子自己出门买个煎饼,都和人沟通不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不管是朱之文本人,还是朱楼村村民,全部都沉浸在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崇拜中,并不择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财却不重才。比起贫穷,丧失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观,才是最可怕的。

而大衣哥儿子朱单伟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因财而聚的婚姻,又能经得起多少考验?

于文华帮得了大衣哥一时,却帮不了他一世。不去改变藏在骨子里的鄙陋和无知,这才是这场闹剧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