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牌 ,从天来 , 将军恸哭班师回 ,士气郁怒声如雷 。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 。仇虏和,壮士死 ,天下事,安有此,国亡之 ,嗟晚矣!
明代大文人李东阳的这首《金字牌》词,将时间拉回到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十八日,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将欲“直捣黄龙府”的岳飞召回,岳飞壮志未酬,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宋代“金牌”是什么
宋代的“金牌”其实是指“金字牌”,是宋政府递发赦书及御前军机要务急件而创制的一种快速邮递凭证物,除“金字牌”外,还有“青字牌”和“红字牌”。
“金字牌”始于宋神宗元丰六年。“金字牌”是用木头做成,长约一尺左右。上面涂满朱红油漆,正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八个黄金大字。
所谓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的“铺”,是宋代一种专门的 递铺 (可简单理解为驿站),是设于边疆和战争前沿地区侦察和传送情报的机构,专一承传御前金字牌。
北宋时,“省铺”负责承传御前金字牌,南宋时,又特设了“斥堠铺”来负责,后又由“摆铺”代替。
负责传递金字牌的人员,是不能在递铺内交接的,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这样大大加快了传递的速度。
金字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
不过说是“日行500里”,其实大多情况下是达不到的。岳飞驻鄂州时,距离京城临安两千余里,往往是十天左右才收到朝廷的诏令。
岳飞北伐时收到的诏令,多是限制进兵或令班师的,送过来越早,对岳飞掣肘越多。反而那些耽搁的诏令,给了岳飞主动发挥的机会,他积极应战,主动出击,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但天意弄人,宋高宗在七月十日左右发的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却在岳飞前军进抵朱仙镇,准备进攻开封时,在二十日递到岳飞手中,岳飞只能在哀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后,被迫班师。
如果能再耽搁三天五日,岳家军攻下开封,亦未可知。
宋高宗发十二道金牌之谜
皇帝用金字牌发布诏令,已足以表明命令的紧要,宋高宗有什么必要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内容一样的班师诏呢?
岳飞一天之内收到十二道班师诏的说法,最早出自岳飞之孙岳珂的《金佗粹编》,“一日而金书子牌十有二”,而此说在宋朝不见于任何史料。
《金佗粹编》是岳珂为祖父岳飞申冤而作,以宋高宗御札、朝廷命令、札子,以及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等汇集编次。班师诏是宋高宗御札,作为臣子岳飞是不能丢弃的,秦桧也不敢销毁。但《金佗粹编》里并没有这十二道班师诏的内容。
而且我们从岳飞起兵阶段、郾城大捷以及班师后的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来分析,这十二道“金牌”多半是不存在的。
岳飞起兵阶段,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的主要精神是“乘机择利,保全安全”。此时的高宗对其手下的将领的战斗力还是怀疑的,对战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希望“小胜”,害怕玩大的,把家底输光了。
即便刘錡取得顺昌大捷后,他还是很谨慎,“顾小敌之坚,深轸北顾之念”。但听闻岳飞七月八日郾城大捷后,宋高宗精神大振,想要派诸军配合岳飞作战。
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闻虏并兵东京,及贼酋率众侵犯,已获胜捷。卿以忠义之气,独当强敌,志在殄灭贼众,朕心深所倾属。已遣杨沂中悉军起发,自宿亳前去牵制,闻刘锜亦已进至项城。卿当审料事机,择利进退,全军为上,不妨图贼,又不堕彼奸计也。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览卿奏,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首领,实为隽功。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怀。比已遣杨沂中全军自宿泗前去,韩世忠亦出兵东向。卿料敌素无遗策,进退缓急之间,可随机审处,仍于刘锜相约同之。屡已谕卿,不从中御,军前凡有所须,一一奏来。
上面附录了宋高宗的两道御札,各位自行体会,这两道御札送到岳飞手里的时候,岳飞已经班师了(七月二十日班师)。
得知岳飞班师后,在七月底,高宗又给岳飞发了几道御札,各位还是自行领会。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釁,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比闻卿已趣装入觐,甚慰朕虚佇欲见之意。但以卿昨在京西,与虏接战,遂遣诸军掎角并进。今韩世忠在淮阳城下,杨沂中已往徐州,卿当且留京西,伺敌意向,为牵制之势。俟诸处同为进止,大计无虑,然后相见未晚也。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昨以韩世忠出军淮阳,委卿留京西,为牵制之势。今闻卿已至庐州,世忠却以归楚。卿当疾驰入觐,以副朕佇见之切,军事足得面议。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从这些御札透露的信息来看,当时宋高宗并没有强烈要求班师的意图。
那么为什么岳飞还要班师呢?那是因为岳家军孤军深入中原,已处在可能被围丧师的危险境地。班师还是丧师,岳飞最终选择了班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