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具有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其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的筹建有着深刻的宏观背景。

  1. 国内宏观背景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新常态

新常态具体表现为: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以应对产能过剩;人口老龄化凸显,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这些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也即“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国际宏观背景

在国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走势出现明显分化,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在2013年企稳并于2014年开始进入复苏周期。欧元区国家依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泥潭,日本经济结构性改革乏力、增长前景黯淡。广大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未遭受危机直接冲击,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逐步提高,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深受美元霸权的影响,国际资本大进大出,通胀和汇率风险充满着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资本的新兴市场国家随时面临由资本外逃而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国际金融制度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虽然世界银行(WB)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了相应的股权比重和投票权比重改革决定,但因美国国会反对而受阻,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机制并未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拥有全球六成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000亿美元。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也仅有2230亿美元,两家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在资金受限的条件下,一些国家的交通、能源和通讯等基础建设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由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且充满着未知因素,私人部门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动力天然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亚投行的成立

总之,在动态调整的全球经济格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协调与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客观上要求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新一轮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毫无疑问的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市场。但亚洲经济体之间难以利用各自所具备的高额资本存量优势,缺乏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缺乏把资本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2013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时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建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21年10月28日,亚投行第六届理事会年会闭幕。尼日利亚加入申请获得批准,亚投行成员国数量增至104个,遍及全球6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