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废三公、称丞相

征建安十七年(212),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帝册封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七月建魏国宗庙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后汉书·孝献帝纪》 “夏四月,甲午,曹操自进号魏王”)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

一切都是个人想法,不喜勿喷,因为这种事在学术的层面上难以考证。只能论迹不论心。

首先是汉朝的政治权威

首先是汉朝的政治权威

在当年很多人看来,汉朝就是天命所至,年少时的曹操也不例外。特别是王莽篡位后的光武中兴,这让汉朝具有了非常强的合法性,就是正统性,几乎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汉朝就是一个千年帝国,永世长存,其实早在当年的黄巾起义的时候,东汉的力统治能力就已经基本瓦解,不得已的权力下放,导致后期诸侯四起。但是我还是认为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是东汉真正失去统治全国能力的时候。但是汉朝的政治权威延续了非常久,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要挟天子,令诸侯的原因。曹操早就做好了一切称帝前的准备,加封魏公,九锡,最后进位魏王。碍于汉朝的政治权威让他不能过于放肆,在不断接近那个位子的时候,要想尽办法把正统性尽量地转移到自己身上,因为没有合法性的政权是没法长久的存在的,当然也得有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难道他真是一个大忠臣?是汉臣?

再者曹操晚年不平静

再者曹操晚年不平静

建安二十二年初,伐吴,大疫,遂退;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耿纪作乱于许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侯音作乱于宛城;建安二十四年春,夏侯渊死于定军山;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与刘备相持不下,退兵,刘备占据汉中并上庸等地。

曹操这一辈子打下来的基业差点在晚年翻车了,先是刘备出兵汉中,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还有许都的耿纪案,邺都的魏讽案,再有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且岁月不饶人,加曹操从中年就有头痛病种种原因,曹操晚年过的一点不愉快,当年关羽一度逼的曹操要迁都,围曹仁,俘于禁,斩庞德,刘备的声势响彻云霄,在很多人看来在成都坐镇的汉中王马上就会入主中原,复兴汉室,再来一次光武中兴了。如果没有孙权出兵夹击关羽曹操也许真的会像当年的袁绍一般,在黄河沿岸布防了。邺城的反叛更加挑动着曹操的神经,因为邺城在曹操眼里就是大本营。难道用一连串的失利在称帝后“威震天下”吗?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曹操这时候再称帝,那不就是第二个袁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难道他真是一个大忠臣?是汉臣

说他是忠臣的就是瞎扯淡。能说出这句话的基本上没看过书,估计连电视剧都没看。

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献帝的皇后伏氏,早先给她的父亲、已故屯田校尉伏完写过一封信。信上说,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曹操,信中的一些话不堪入耳。这封信被揭发,伏皇后被废、被杀,兄弟们也全部被诛杀。堂堂的中宫皇后居然因为说了一些脏话就被杀死,还被夷了三族,哪怕你曹操废除了她皇后之位都也可以,直接夷三族就这样还想让别人认为你是忠臣?

这就是忠臣吗?

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汉臣,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是没有过那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