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可嘉
1954年4月,桂林市人民政府教育局作出决定,将桂林市第八小学拨归桂林民族师范学校,作为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从此,桂林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即告成立。
1957年夏,为了更充分地发挥附小的“实习工厂”的作用,为了更便于师范生能够经常、就近到附小听课、见习、实习,为了更利于对附小进行更具体更直接的领导,桂林民族师范学校领导经研究决定,挤出紧靠六合路一带的校舍改建为附小的校舍,把附小直接设在本校的校园内。新附小于1957年7月间筹建,1957年9月建成并开始开学上课;原附小同时归还桂林市教育局管辖,更名为“汇通路小学”。在“文革”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曾一度暂停招生、撤销,桂林民族师范附小也停止招生,并曾几度易名为“桂林市东方红小学”、“桂林市援越路小学”和“桂林市师范附校”(附设初中班)。
1973年,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恢复招生,附小也随着恢复原名为“桂林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同年,在区教育厅的亲切关怀和桂林、南宁、百色、巴马四所民族师范学校的大力支援下,筹款人民币八万元,新建附小的校舍。新校舍(现址)于1973年春在建干路中段,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的西北角、桂林冶金地学院的南侧的新址上破土动工。1974年9月,新校舍竣工,交付使用。附小即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校园内的原址迁到新校舍办公、上课。
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57年9月,附小只有一、二年级三个班级的120名学生,一名校长,五名教师(其中两名为代课教师),三间旧教室,半间办公室和半间教师宿舍(一间旧教室中间用竹篱隔开),一分为二,全校总建筑面积约为364平方米(均为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砖木结构旧校舍),教学设备非常简陋,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学生的课外读物也都屈指可数。
现在,包括十八间教室、八间办公室、一间图书室、一间阅览室、一间室内体育室和一间阶梯教室在内的两幢教学大楼和三幢教工宿舍及其他教学、生活的辅助设施已经相继出现在占地6407平方米的校园内,其中总建筑面积达到4315.39平方米,而且绝大部分为混凝结构,砖木结构仅119.4平方米,整个建筑面积为旧校舍的11. 86倍。学校的教学设备也不断得到扩充。学校的图书室现有藏书一万四千余册,藏书量为桂林市各小学的绝无仅有。学校每年还订有四十多种杂志和十多种报纸,供师生们阅读、参考,截至1989年7月止,桂林民族师范附小现有班级15个(包括学前班和小小班),全校学生总人数为674人,教职工人数为29人,分别是1957年9月的5倍、5.6倍和4.8倍。
建校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孩子们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在母校温暖的怀抱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了健康、茁壮的成长,如十五班的同学成年累月主动轮流背送下肢瘫痪的谢五八同学上下学的美德,至今仍被广大师生传为佳话;56、57两班同学,从一年级开始直到毕业前夕,六年里,经常为桂林市阳家里的“五保户”巫理钧老爷爷送木柴、送鸡蛋、送糖果、送食品的“送温暖”活动,不但常见诸报端,常被电台广播,还被58、59两班同学接过来,传下去,成为光荣传统;50班中队荣获全国优秀“快乐中队”的光荣称号;56班的周广、李志如同学荣获中南五省(区)速算比赛优胜奖;46班李卫的国画《竹》和49班奉继红的画《花》被选送日本熊本市展览;58班张岚、59班童涛、61班蒋靳和67班王劲荣获中日儿童书法赛特别奖;48班韦海、李萍和49班的谭婕、何平、苏华荣获自治区颁发的全国少年儿童“读书积极分子”奖章;52、53班获桂林市数学智力竞赛第一名;52班的江海红、马悦获桂林市小学拼音比赛第一、二名;56班的秦俭获桂林市中小学普通话比赛一等奖;58班的何懿甫获桂林市小学作文比赛一等奖;59班的谢成桂获桂林市小学跳远比赛第一名;63班的唐志强获桂林市三跳比赛第一名;学校代表队获桂林市三跳团体优秀奖;54班获桂林市中小学革命历史歌曲比赛第一名;60班舞蹈获地直“六一”文艺会演一等奖,等等。
三十多年来,桂林民族师范附小共为祖国培养了五十九个班级的2626名合格的高小毕业生。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有的已经成为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有的已经成为保卫祖国的光荣卫士,有的已经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干部。他们正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四化大业作着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如高二班的夏茜赴日留学后已经回国报效祖国;高八班的史博现已肩负桂林市档案局副局长的重任和现任广西财经学校副校长的郭学群已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四本有关哲学及政治经济学的书籍并被区内外有关学校采用;13班的夏璐考取北大历史系研究生,现已留校任教;12班的曾明贵毕业后不久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在保卫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海疆的战斗中,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为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桂林民族师范附小除了完成一般小学应该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还注意把自己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实习工厂”,为师范部的老师和同学提供见实、实习、实验等各种方便,并经常接待来自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区的教育教学参观。团,为我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自己的绵力。桂林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全体师生,决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光辉照耀下,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继续发扬“勤奋、文明、团结、进取”的校风,发扬“勤奋、求实、严谨、创新”的教风和发扬“刻苦、求实、活泼、进取”的学风,奋发努力、不断前进。
本文来源:《桃李遍山村——广西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办学七十年历史资料选编(1935-2004)》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