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观点: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蜉蝣的生命长短。在幼虫时期,蜉蝣是在水下生说活数年后,经过50多次蜕皮之后才成为成虫,可以交配繁衍后代,但是在它们成为沉重的那一刻开始,也就不再能进食,因为消化道已经被完全封闭,直到最后被饿死,蜉蝣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总的来说,从蜉蝣成虫出水那一刻开始,最长的生命也不过一周,而最短的也就只有几个小时。然后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它要不断的繁衍后代,再次等着下一步富有从水里冒出来,然后再次繁衍。这样的生活方式从石炭纪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大约有2亿多年。这不经让人思考,成熟就繁衍,繁衍后就死亡,它们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不只是蜉蝣,世界上的任何生命,在来的时候是孤零零的来,走的时候同样也是孤零零的走,什么也带不了。不管是我们生前奋斗的财富、名誉、地位,还是我们已经完成的梦想,好像都不属于死后的我们。到最后人终究不会成为一培黄土,所以人活一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

人生

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可以奋斗自己想要的东西,上面提到的金钱物质,财富,地位,都是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的可能。

人生在世,我们追求了什么?

从牙牙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或许再往后还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诱惑者,从自定义这墙壁的第一步,到最后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的依仗。这当中我们可能经历了婴幼儿、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不同的年纪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小时候的我们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偶,芭比娃娃、奥特曼、恐龙、小汽车等等;等到青春期的一张张卷子之后,我们迎来的是工作中的各种文件、生活上的各色表演、还有柴米油盐,之后将自己的爱给予下一代,在最后又和所有人告别,自己一个人离去。这几乎是每个人的一生。

  •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都想着什么呢?

小时候啊,最盼望过年,因为会有烟花、腊肉、压岁钱和新衣服;长大后盼望过年,是因为工作可以暂时停下来修个短短的年假;再往后盼望过年,是等待着子女们回家团聚。

我们从子女的角色走向父母,走向长辈,没有提前彩排和预约,没有熟知的剧本。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一生会发生什么,只能尽力的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高,不知爬到第几层楼。

这个楼里面可能充斥着财富和名利,也可能经营着最美好的亲情。有人为金钱名利奋斗一生,有人自然为了心中的那个念想,走完一世。不管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总的来说其过程本就是漫长而孤独的。

得到的和失去的

得到的和失去的

人这一生得到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呢?又失去了什么?

这个世界本就不平等,所以会有抱怨和灾祸。而世间最公平的一件事,可能就是死亡。不管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和方式生活了多长的时间,没有人能逃过最后死亡的命运,哪怕他生前成为帝王呢?

想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来到昔日的三国“赤壁之战”的地方,大江的水流仍然在滚滚向前。在那些旧的营内旁边,依然有人说,这就是当年周瑜破曹军的赤壁。但是到了今天只剩下这些曾经的战场,而往前的那些个“千古风流人物”全都已经消失于世间。

还有后面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二句,我们似乎还能看见宫颈当年立于赤壁之前气定神闲的轻松模样。像是早早的稳操胜券,此战必定大捷!但是到了今天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没有人能看见他们当时的雄姿英发。

而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可能是最具有总结意义的一句话。因为前面所出现着的一切都是曾经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并且寻不到踪迹,就算我们站在曾经的真实的战场面前,也看不见那些诉说着历史的身影。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除了曾经的战场旧址,最后的三国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即便是在数千年之后,通过史书,我们依然可以看见“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定军山大姐的黄忠;孤身前往长坂坡的赵子龙;还有诸葛亮情真意切的《出师表》;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独特的意义

独特的意义

不管是在什么时期,每一个人的生活意义都不尽相同。我们或是快乐或是痛苦,或是贫穷或是富贵,但是这一辈子是真真切切的走了一遭,那么既然来了,就不会白来。

做自己想做的,做了就不后悔,放弃了,也别回头。人生就这么一次没有彩排,那么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最后一定要带走的,但是是可以达成的,或者是可以享受这个目标达成的过程的。

所以,我们不必强求自己最后到底剩下什么,而是珍惜我们拥有过什么。时间永远是往前走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远陪伴自己。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就是世间万物之常情,并不是某一种生命所独有的特性。

干干净净的来,最后什么都不带走,这只是一种最简单的因缘循环。这个循环中留得下什么留不住什么,就看我们在这个人生过程中走了什么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