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骂到退网后,罗翔又上了几次热搜。

最近一次,是他把自己通过视频点击赚的所有钱——总计37万,全部捐给了儿童救助基金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笔捐款的起因,是罗翔的一个承诺。

2020年3月27日,罗翔以“罗翔说刑法”账号进驻B站后,发出了一条动态,表示他开通了「视频激励」计划,以后这个计划产生的所有收入都将捐给儿童救助基金会。

如今,他果然说到做到。

面对赞誉,他也直言,「本是普通人的普通之举,真的没有必要拔高。」

他随时清醒,时刻自省,那种作为一个知识人的坦诚与不断自我反思的精神,令人向往,他也被年轻人们视为自己心中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走红的罗翔,是靠着一手风趣幽默的普法段子,在B站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为坐拥千万粉丝的顶流up主。

他在自己的视频里曾经讲过一个案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冬天,一名妇女在半山腰碰到了歹徒,歹徒想要对其进行强暴, 女的眼看反抗不了,假意同意。 结果趁男的脱衣服时,女的便顺势将他推进粪坑。 男的拼命往外爬,女的跺了男的手一脚,男的掉进去。 男的又爬,女的又给一脚,男的又掉下去了。 男的还往外爬,女的还剁一脚,男的彻底掉下去了。

罗翔发问:“大家觉得这个女的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正在同学讨论的时候,他提高音量,

“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换我,我踩他四脚,老子还要拿块砖往他头上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认为,人从来就不是完全的理性生物,因此执法者一定要处在当事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事后诸葛亮

所以后来他总结,

法学人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脱离社会常识高高在上谈法律,陷入自我封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思,是源于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2003年的一个冬天,当时26岁的罗翔,还在北大读博。

那一天,他在北京双安商场遇到了一位头发灰白、衣衫褴褛的老太太。

那天的风格外刺骨,老太太从北京西客站一路走到了这里,到处问怎么去某法律援助中心,但大家都爱理不理。

于是罗翔走过去关心,还帮她查到了目的地,老太太哆哆嗦嗦地掏出一个小纸片,颤抖地记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翔看了心酸不已,就提出给她打辆车,送她过去。

没想到,“扑通”一声,老太太给罗翔跪下了。

罗翔内心大受震撼,“一下子,眼泪都要出来了”。

于是他赶紧将老太太扶起,随后一起上了出租车。

在车上已经考过律师执照的罗翔,几经思量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他也担心自己惹上麻烦。

到援助中心楼下,老太太道谢后对他说 ,“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这一句话,戳中了罗翔的内心,令他无比羞愧。

后来他用“虚伪”形容自己当时的行为:“其实你是用这种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来掩饰你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开始意识到,

“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

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勇敢”也成为他心中最高的德行。

他说,“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

坦诚自己的懦弱、无知与缺陷,敢于审视内心的脆弱和自私,罗翔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很重要的自省能力。

多年前罗翔一瞬间的退缩,当然“不勇敢”,

但如今那种血淋淋刨析自己的勇气,何尝不是一种勇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践行自己将知识从书本走向现实,将法律之光关照到每一个真实个人的理念,他接受了厚大平台的邀请,抱着影响几十万考生的使命,罗翔开始做起了法考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两年,意外的,网课使他成为最出圈的法考老师,“法外狂徒张三”的故事深入人心,他被评为B站“2020年度最高人气UP主”,更当选央视2020年“CCTV年度法治人物”。

千万粉丝簇拥,罗翔荣誉加身。

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巨大影响力,他反而越发谦卑,敬畏。

不断地警惕内心的幽暗,与虚荣心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获得B站百大up主的颁奖典礼上,罗翔说,

“我用自己的视频拨动了大家的心弦,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荣光投射给了我。

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自己的幽暗,能够靠着这种力量,能够每天活在一种坦然和不羞愧之中。”

后来被骂而退博,他也时刻提醒自己,虚荣有代价,荣誉有限,只有德行才是永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谨记病榻上的外公给他留下一纸遗言:后辈子孙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而直到现在,被问到最希望被记住的身份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还是,老师。

大红大紫后,光芒加身后,罗翔还是那个罗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