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济水三伏三现,穿越黄河,独流入海的神话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极其重要,然而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基本事实。

关键字:济水 荥泽

目录:

(一)济河而南

(二)分流入海

(三)荥泽春秋

(四)结语

(一)济河而南

济水是上古名水,首先明确三个关键信息:源头、方位和路线。

《淮南子》点明了济水的源头,《殷本纪》说明了济水的方位,《禹贡》描述了济水的路线

《淮南子.墬形训》:江出岷山...河出积石...淮出桐柏山...济出王屋...雒出熊耳...汾出燕京。

《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

《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之最不可思议之处,是其居然可以穿越黄河而独流入海,这个南水北调工程也无法实现的功能,在古代却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基本事实,济水的性格代表着中原的一股清流。

《尔雅》:济有深涉...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释名》: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是也...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下图是宋代的《华夷图》,济水和洛水、黄河汇于一处,却单独向东南方向流出,进入东京汴梁,之后仍称济水。

这是《华夷图》里绝无仅有的现象,千年之前的《禹贡》和宋代的实际地理,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依然保持一致。济水真的如此神奇?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二)分流入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整个西北高地,陕北、关中,山西的水都汇聚到王屋山下,洛阳、济源之间的小浪底水库附近,然后进入无拘无束、一望无际的东方平原,洛阳以东嵩山附近的郑州、荥阳地区,注定要承受来自西方昆仑的滔天洪水。

这是历代崇伯鲧家族,不得不在郑州附近筑城以防水患的根本原因。

然而堵不如疏,继承父业的大禹换了个思路,靠疏导水系彻底解决了问题,四渎入海,九州大地尤其是东方平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伊耆氏蜡辞 《礼记·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大禹疏导措施的关键,是对水量巨大又来势凶猛的黄河实行分流,大水沿太行东麓北上,为黄河-九河,小水沿平原东去,为济水。

济水穿越的实质,是汇入黄河之后,在下游荥泽分出的一股清流,济水的高尚品格,体现着治水先人的辛苦努力。

《史记 河渠书》:......然河灾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太史公笔下的禹以为说到了重点:黄河所来之处太高,水势太猛,因此只能北载之高地,走远路流入渤海,通过流域长度的增加来减缓水势。

如此,东方平原方得安宁,否则,黄河若是按其桀骜不驯之本性,在郑州东部走东南方向之最短路线注入东海,那就是历代一再出现的黄河决口事件,以及近代的常凯申的花园口借水抗日举措。

北上还是南下,对于黄河来讲至关重要,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另一方面,大水是问题,没有水则是更大的问题。作为北载高地策略的辅助,必须在中原核心区域,疏导一股清流用于灌溉和河运,这才是完美的方案。

这个思路,亦见于后世之都江堰的内江,外江和宝瓶口的设计,北上的黄河,就是华北平原的外江,东流的济水,就是华北平原的内江。

愚公移山,将太形王屋之山石,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是黄河的走向;

精卫填海,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是济水的走向;

大禹治水,应龙画地,地平天成,九州安定。

荥泽之后,济水在黄河之南独流入海,成为东方平原划分的基线:河南济北维兖州,济南淮北维徐州,淮南江海维扬州。

尤其是河济之间的兖州,不仅是有夏之核心区域,更成为东方殷商民族发祥之地。 殷商首都之迁徙,不离河济区域,殷-兖-邺-室韦,皆是东夷概念(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这些发音相似的字,或许正来源于济水上游之沇水

《吕氏春秋》记载之商王服象,为虐于东南,这件事情简单说来,就是住在济水以北兖州的商王,驱赶着黄河南岸豫州的大象,去攻打济水以南徐州的淮夷。(注:盘庚迁殷后,商之都邑为黄河以北的安阳,但河济之间依然是商的核心地域)

河水与济水,深刻地影响着天下的格局,这是大禹的功绩。

(三)荥泽春秋

济水的本质,通过荥泽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济水三伏三现,第一现在黄河以北,王屋山下,原城东西两侧,泉水涌出;第二现在郑州附近荥泽,清流东去;第三现在山东巨野大泽,徐水入海,三者最关键之处,是荥泽。

《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尚书·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

荥泽附近有敖仓,秦帝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天下必争之处。少府章邯在此重创陈胜吴广军。

荥泽通过鸿沟,沟通济水、汝水,淮水,泗水。刘邦,项羽在此以楚河汉界,中分天下。

荥阳之下,引河东南,开辟鸿沟,之后的第一条水就是济水。

《史记 河渠书》: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汝、淮、泗会。

这句话其实可以这么理解:鸿沟是古运河,是黄河引水的大工程,其造就的最伟大成果,正是传说中济河而南的济水。

荥泽,也是洞庭的前身,这是钱穆的观点。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中认为,古人所谓洞庭、彭蠡,全在河域而非江南,洞庭,正是荥泽,其主要依据,是吴起和魏武侯的对话中的左右问题,书中考证甚详。

《战国策 魏策》: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谿之阳,庐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洞庭之名,似与洞天和太一之庭有关,这两个名字都和王屋有关。

汉代,黄河泥沙逐渐将荥泽填平,东方平原之清流早已不复大禹当年情景,古书中的河变成了黄河,黄河多次改道,巨龙摆尾,向南迁徙,甚至夺占济淮河道入海。

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独流入海之济水,只有黄河岸边的城市济源、济宁、济南、济阳,在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济水曾经的存在。

(四)结语

北渎济水 源于王屋

济河而南 东流入海

荥泽鸿沟 河济分流

河水北上 清流东出

九河既道 雷夏既澤

大野既豬 东原厎平

茫茫禹迹 于此为甚

天下格局 于此为要

唐太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

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治水者,大禹;修济渎庙者,杨坚;修大运河者,杨广;

广通渠,长安到洛阳;

永济渠,黄河到海河;

通济渠、广济渠,黄河到淮河

山阳渎,淮河到长江。

留下美名者,是李世民,君臣一唱一和,赋予济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高尚品格。太宗时期的济水,已很微细,眼看即将消失,与其坐叹清源公美德,何如起身伺候好河伯?

先夏历史原创作品 齐原 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