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古代书画、青铜器和瓷器上,往往都会留下作者的姓名,但在玉器上留下制作者的名字的却十分罕见。图片上的这件夔凤纹子刚款玉卮,这件玉器的制作者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的玉器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中国明代夔凤纹子刚玉卮,玉卮高10.5厘米,口径6.8厘米,用中国新疆和田青白玉制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卮由器身和器盖两部分组成,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用的杯子十分相似,其身上雕有凤纹和勾云纹。

盖儿中央为一圆钮,周围凸雕有三只回首眺望的狮子。玉卮底部雕刻有三个兽首形足,外壁有一环形把手,把手上雕象形钮饰,象鼻自然向内弯曲成环形。

这件明代夔凤纹子刚款玉卮1962年出土于北京小西天一座清代康熙年间的墓葬中。明代玉雕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一座清代墓葬中,这还要从墓主人的身份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她是康熙朝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儿黑舍里氏。

她在七岁时因病去世,家人十分悲痛,为其陪葬了一大批珍贵的器物,其中就包括这件夔凤纹子刚款玉卮。

夔凤纹子刚款玉卮可能曾是明代皇室的赏玩珍品。明代灭亡后,这些宫廷珍品悉数成为清宫旧藏,后因赏赐或其他原因被清代皇亲国戚索家收藏。

玉卮是西汉的贵族使用的一种酒具。明代人仿制它主要还是为了陈设或者供人把玩。

这件夔凤纹子刚款玉卮和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卮还有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一件玉卮在造型和纹饰上都十分的相似。所以这件玉卮应该说是一件仿古的作品。

这是目前北京地区清初的墓葬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带有子刚款的玉器。子冈是制作这件夔凤纹玉卮的中国明代啄玉工匠陆子冈。在明代许多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们不像书画大家那样被人们重视,更难于名留青史,但陆子冈是个例外,这是因为他身怀绝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子冈是苏州太仓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嘉靖至万历年间,是苏州著名的玉器匠人。三大制玉中心当中的苏州的匠人是以做工精致闻名,而陆子冈又是苏州匠人当中的佼佼者,连这个标榜清高的晚明的文人名士张岱也说陆子冈的制玉技术是吴中绝技。

陆子冈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名噪一时,他制作的玉器作品器型多变,古雅精致,成为皇亲国戚、文人雅士追逐的对象。子冈玉的价格往往比其他玉工的作品高几倍。

一般来说,玉质越好往往硬度越高,雕刻的难度就越大。陆子冈用什么工具雕刻出如此精美的玉器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中国古代琢玉一般都用高硬度的金刚砂,但民间传说陆子冈琢玉不用金刚砂,而用昆吾刀。

据说昆吾刀削铁如泥,用它雕刻出来的玉器造型丰富。可惜的是陆氏昆吾刀和操刀技法在陆子冈去世后就失传了。

陆子冈琢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完成一件玉雕作品,它会在器物的器底、背面、把手下等地方留下自己的款识。

陆子冈曾经在宫廷供奉为宫廷服务,但是由于在宫廷琢玉艺人不能留下自己的名款,但是陆子刚性格比较豪放大胆,所以他在他的作品上比较隐蔽的位置刻上自己的款识。

据说有一天万历皇帝下旨让陆子冈做一把玉壶,但严令其不得在玉壶上署名。陆子冈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在最后期限交上了自己的作品。

万历皇帝见到晶莹剔透的白玉茶壶爱不释手,仔细检查后没有在壶身上找到陆子冈的款识,他非常高兴。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万历皇帝还是下令把陆子冈抓了起来。

原来玉壶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茶渍慢慢进入茶壶内壁。因为玉壶的玉质几乎透明,在壶嘴里竟然隐约显现出“子冈”的款识。

这件夔凤纹玉卮的把手下就留有排列紧凑的“子冈”二字,字体清秀工整,在坚硬的玉石上刻蝇头小字即使使用现代琢玉工具也很难完成。

陆子冈在世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模仿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仿制的人就越来越多,并纷纷刻上“子冈”款识,想卖个好价钱。现在传世的“子冈”款玉器中真品并不多见。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夔凤纹子刚款玉卮虽然出土于清代墓葬中,但对于陆子冈的琢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件玉器入土的时候是在康熙初年,从玉卮的制作工艺及使用的玉材、题款的写法上来看这件夔凤纹子冈款玉卮十分接近陆子冈的风格,而且在当时能够被清朝的皇亲国戚来收藏,由此推断这件夔凤纹子冈款玉卮应该就是陆子冈本人的作品,十分珍贵。

这件夔凤纹紫钢款玉卮让人们看到了这位玉器大师的经典之作。这件玉器作品为后人研究中国明代玉器的制作以及陆子冈本人的创作经历提供了重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