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教高厅函〔2021〕34号),“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教学培养工作紧扣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心理学科的发展趋势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引下,依托基础科学研究,分步骤建立体系完善的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案。

自2019年“拔尖计划2.0”开启以来,学院在北京大学RICE(Research-
Internationalization-Course-Environment)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兄弟院系的先进经验,逐步试点运行“张香桐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2020年开始,学院启动本科拔尖人才计划张香桐班的建设。该班秉持科研导向,通过强化课程设置的科研专修学分、参与或主持前沿科研项目并配备专门科学家指导等手段,为进入该项目的本科生提供多样的研学机会。来自于心理学院和元培学院心理学方向的14名本科生进入张香桐班。学院专门为张香桐班学生开设了文献讨论课和论文写作课,安排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需求。

2021年春季学期,学院组织并完成 “张香桐班” 第一批学生的年度考核,并招收了第二批学生。2021年暑期,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院(UCL)合作举办PKU-UCL暑期学校研讨班,训练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张香桐班”的部分学生参加了首届PKU-UCL暑期学校研讨班。同时,学院依托“张香桐班”建设继续推进本科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资助了7名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其中1名学生在大会上做口头报告;资助3名学生参加了剑桥大学等主办的暑研暑校项目。暑研项目让学生在时间和科研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能够挑战自我,自主解决完成科研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交流同时也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以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世界一流研究的机会,为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提供了帮助。

学院将以获批“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契机,以“张香桐班”为基础,继续鼓励优秀老师积极投入,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继续探索选材鉴才机制,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育人成效评价,做好拔尖学生培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