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经历苦难,很难看透生活和人性的本质。在当下这个社会,即便是亲情相连,一旦厄运缠身,亲人的态度也许会飘忽不定,高下立判。读苦难故事,体会百味人生,略尽善意温暖他人,快速丰富人生经验,以防危险发生无应对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岁的小旭家住河北省保定市农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学霸。4年前父母因情感不和离婚后,小旭的抚养权被判给了父亲。由于父亲忙于打工以及爷爷奶奶年迈的缘故,于是母亲赵晓庆将他接到了身边照料。“我的收入来源全靠在美甲店打工,虽然日子苦一些,不过儿子学习成绩优秀,他就是我未来最大的期望,只要他能够快乐地成长,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居然会得白血病,眼下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赵晓庆无奈地说道。图为赵晓庆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3月4日,小旭因反复发烧、浑身乏力被赵晓庆连夜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求医。第二天,医生将赵晓庆叫到办公室,沉重地说道:“孩子的血小板仅有8个,不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必须马上输血小板,可能是血液病。”医生的话,令赵晓庆感到天都塌了,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图为患病前帅气的小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天后,经过骨穿、腰穿等系列检查小旭被确诊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医生说:“孩子的白血病型号很少见,化疗缓解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内不复发就是治愈了,但费用……”此时,赵晓庆泪崩了。3年前,为了改善小旭的学习环境,赵晓庆借了5万元,又和开发商协商欠下7万,在县城首付了一套小房产。如今,房价降价很难售出,每月还要还贷款,老账没还清,儿子又需天价治疗费,愁得她焦头烂额,但是没钱就意味着放弃,放弃就意味着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北京治疗花费不菲,赵晓庆只好带着儿子回到保定市儿童医院求医。随后,她强打精神到处打电话借钱,东拼西凑才凑了10万元。3月12日开始化疗后,小旭恶心、呕吐、脱发不断,情绪还不稳定。期间,他每天还要输液、打升白针、抽血、做骨穿和腰穿。“儿子很坚强,化疗不到一个月头发就掉没了,手上都是针眼,无论多难受他都很少哭出来,反倒是我经常躲在卫生间里偷偷流眼泪,我多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赵晓庆痛彻心扉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小旭患病后,在外地打工的父亲也回来了,他负责在病房照顾儿子。因为小旭化疗免疫力差,对入口饭菜要求很高,必须是少油、少盐、高蛋白的食物再进行高温消毒。于是,赵晓庆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变着花样调剂儿子的口味。而她自己为了省钱,只吃儿子的剩菜剩饭,有时候就靠馒头、咸菜充饥。在赵晓庆看来,儿子只要多吃一点,康复就接近一点,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疗程过后,骨穿结果显示小旭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医生说照此下去康复机会很大。这个喜讯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了他们希望和力量。没想到的是,第二个疗程开始后小旭的反应越来越大,血小板也越降越低。此时,医生说白血病患者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化疗中途感染,为此出于安全考虑将小旭安排在费用更高的无菌病房,从此他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一张床的距离。幸运的是,在爸爸的精心护理和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小旭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第二个疗程的化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小旭没生病前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由于妈妈工作繁忙,小旭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家里还有花甲之年的外公外婆,虽然没人能辅导他做功课,但小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到农忙时节,小旭放学回家吃点剩菜剩饭后就到农田里帮外公外婆干活去了。另外,小旭知道妈妈一个人打工很辛苦,每天还会主动给妈妈打洗脚水,帮妈妈揉肩,逗妈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旭患病后,外婆没日没夜地干农活,想多卖些钱救外孙。作为退役老兵的外公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外出打工,虽然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但他倔强地说:“多挣一点是一点,总比没有强!”为了多挣钱,老人不但从生活上节省每一分钱,还疯狂地加班,常常是第一个上班的,也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不管怎么说,躺在病床上的是我外孙,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会心痛一辈子!我要想办法给孩子治病,因为他是我女儿的命!”老人这样说道。图为外公在无助地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个疗程结束后,医生说小旭状态不错,建议尽快配型移植。然而,25万的进仓押金却成了一大难题,虽然亲戚朋友纷纷伸出援手,但距离目标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因迟迟无法凑齐移植费,压力过大,赵晓庆和前夫爆发了儿子患病后的第一次争吵,前夫一气之下消失了。此时,懂事的小旭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赵晓庆安慰他说:“不许胡说,有妈妈呢,不要怕!”面对高额的治疗费,赵晓庆说自己绝不会放弃,因为儿子是她活着的最大动力。图为无助的小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各种网贷撸了一遍后,赵晓庆总算凑够了移植费。此时,一个难题又摆在了她的面前,那就是由谁给儿子提供骨髓和干细胞。无奈之下,她拨通了前夫的电话,虽然前夫在电话里赌气说不管了,但他还是及时出现了,不但给儿子输送了900ml骨髓和600ml干细胞,还拿了两万元治疗费。医生安慰小旭说:“孩子,等你长大了,一定要感恩父母给了你二次生命!”小旭感动地哭了,他边哭边说:“爸爸妈妈能够和好如初”,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图为小旭写给妈妈的感恩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仓后不久,小旭因化疗药副作用的缘故再次出现了口腔溃疡、恶心、腹泻等并发症,全身的肤色也逐渐变成了黑色,难受得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旭先后两次因为血压高抽搐被送到ICU紧急抢救,还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当时,别的患儿都是几个人照顾,而我儿子却只有我一个人,给孩子签字时我的身体都是颤抖的,我好害怕签完字后再也见不到儿子!”赵晓庆以泪洗面地说道。不幸的是,两次抢救使得小旭的医药费也随之水涨船高,很快就欠下医院5万多的医药费,面临着随时被停药的危险。欣慰的是,一个月后小旭顺利出仓了。图为短短半年时间,帅气的小旭变成了“小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小旭已被转到普通病房,处于抗排异抗感染阶段。医生找到赵晓庆谈话说:“移植有价排异无价,孩子康复的几率很大,赶紧把欠下的医药费补上吧,否则孩子的后续治疗都是问题!”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但是一次次借钱、借贷后,赵晓庆作为一个单亲妈妈真的走投无路了,为此愁得她抑郁寡欢,泪如雨下。“今天是医生第五次催我交费了,一旦被停止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我该怎么办啊?”赵晓庆在电话中无助地哭着求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