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北市区,有一家路边小饭店,看似土里土气,实则是村中一霸。只是在路边随便找了一个小平房,每天要宰两头土黄牛,味道横行霸道,因为“三个从不”在村里横行霸道,附近的餐饮同行都不敢招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里装修十分草率,一看就不懂装修,连腻子粉都懒得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到晚上,店里店外就坐满了人,无良老板用店里仅有的二十张桌子,每天要接待一百余桌客人,据悉,对于这种让餐桌超负荷工作的行为,餐桌权益保护协会已经介入,并表示:很好吃,下次还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这家村霸饭店的厨师手艺匮乏、毫无创新,就只会做一道干锅牛肉,而且对于牛肉的选择十分狭隘,只用会泽山里养的老品种土黄牛,对于其他牛肉从来不多看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牛肉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用于做干锅香而不柴、嫩且不腻。牛身上都带着金黄色的膘,这黄膘就是防伪标志,表示这是一头货真价实、难能可贵的土黄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种行为,遭到了众多爱牛人士的谴责,他们认为,只用老品种土黄牛,是在歧视那些肉质劣、品相差、注过水的残缺牛肉,要求饭店老板一视同牛、雨露均沾,但老板表示:虚心接受,绝不悔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饭店老板甚至要求厨师制作干锅时,必须肥瘦搭配,既要有带黄膘的肉,也要有嫩滑爽口的雪花肉,说是这样炒出来的干锅,口感时而劲爽、时而鲜嫩,吃起来比较有层次感。不管别人怎么说,这个搭配从不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起,要把当天拉来的新鲜牛肉切成薄片,到了饭点,平均两分钟就能出一锅,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了两头牛的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家的干锅,以味道霸道著称。油水大、分量足,把香与辣发挥到淋漓尽致,香得通透,辣得过瘾,细品之下,还有一丝淡淡的奶香,正是土黄牛金色油脂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是多重意义上的香,瘦肉纹理间蕴含的牛肉原本的肉香、肥膘油脂中炸裂开的奶香、各味底料经猛火爆炒激发出的料香,三种香味合而为一、一脉相承、承前启后;辣味则是刺激中带着沉稳,既辣得酣畅淋漓,又不至于辣得急头白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极致而霸道的味道,无形间就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味”的标准,增加了附近餐饮同行的负担,据悉,曾有同行偷偷乔装来吃,为了避免排队,刻意选择中午来吃,但依然惨遭排队,并表示:很好吃,下次还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真顶顶牛干锅牛肉(和谐店)

昆明市五华区红园路11号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