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西的“封炕”事件发酵,很多农民都把目光转移到了这件事儿上,包括不少在城市打工的中年,青年的农村人,这几天也时刻在关注着这件事情的进展,因为对农民来说,取暖的事情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解决的事情,也是个老大难的事情。不过对于“封炕”这种操作来说,农民心里虽然不是很愿意,嘴上虽然一直在调侃,但是其实也有点见怪不怪的味道了,因为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而且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想下去,如果说有农民比较关注三农相关的内容的话,可能还记得在有些地方的农村,出现过如出一辙的情况,那就是有农民发照片,自家的那种农村常见的土灶台,被浇进去了水泥,把炉膛给封上了。无独有偶,如果说只用水泥浇灌还不是全部的办法的话,那在另一些农村则显得更先进一些,直接给灶台放燃料烧火的井口贴上了封条,表示不能启用。当时这两件事也一度让农民议论了好久。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天气转温暖,渐渐地人们淡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相比于以往来说,其实这次村干部和村里的做法已经比较妥当了,好歹还给80多岁的老人送了一个民间俗称的“小太阳”取暖,也算是做到了既给了要求,又给了解决的办法。然后伴随着这件事情上热搜,说什么都有,有人觉得村里做的已经可以了,毕竟环保关系着每一个人,不能因为是老人,就觉得不应该注意环保,也有人说给了小太阳等同于没给,无非是看起来好看那么一点罢了,如果从结果来看的话,不敢给不给小太阳,最后老人都是没能取到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我们看一件事情,除了要看这件事情本身之外,还要去思考深一点的原因,其实抛开这次不谈,即便是在早一两年已经完成了采暖改造的农村,有不少农民家里到了冬天,还是冷冰冰的,全靠厚睡衣和厚军大衣过冬,专家所提出的那些采暖方式,好像到了农村都会水土不服,最终被农民采用的少之又少。我觉得农村老人硬扛寒冷天的真正原因,不是没招,而是没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特地找了隔壁村子,做了采暖改造,用电取暖的农民去了解了一下,据村里的赵大爷说,说的是用电取暖给补贴,也确实是在改造的时候给了补贴,然后设备上也给了一定的补贴,但是不管补贴不补贴,最终用下来,费用都太高了,“就拿我们老两口来说吧,你说我们一个月干点杂活才挣多少钱呀,要是把家里的电老虎打开,一个月估计1000块钱都不够,村子里现在都是剩下的像我们一样,身子骨也不好了,年龄也大了的老弱病残,谁家能承担这个钱呀,所以说受点冻,还是不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离开他们村子的时候,赵大爷特地补充了一句“你去看看,别说是我家没开,村子里只要不是年轻人经常在家生活的家庭,基本上都没有开”。我觉得科技发展到现在,不管是采暖的设备,还是采暖的方式,其实真的是不少了,但是为什么农村采暖始终是每年来一次热搜呢?主要的原因不是应对寒冷没招,而是应对寒冷,需要的成本太高,农民在权衡之后,只能选择了放弃,所以说杜绝烧炕,烧柴等污染环境的取暖方式的真正办法,应该是合理找出来一种切实可行,能让农民接受的取暖方式或者是补偿方式,只有这样,农民的房子才能暖起来,心才会暖起来,你说呢?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