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辽宁工程技术大学34岁某研究生,在11月23日倒在了自习室里,再也没有起来。死亡原因是是心源性猝死。

据说这位同学被延期毕业,本来六月份毕业,因为论文问题延期了。

我以为是前期毕业论文进度落下了,不得已被延期毕业。

之前也看到不少学校清退硕士生的报道。

后面到一些有关截图,才知道他比较优秀。老师想让他继续帮忙才让他延毕,而且给他分配大量工作任务,一人当五人使用,他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网上这么说,但事实真相究竟这是什么样的?不能过早下结论。情节翻天逆转的新闻也有过不少。

这么说来,读研也挺不容易的。遇到导师不友好,就更加不容易了。

很多人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几年后又考研,继续读书的。

读研只是一个更高的选项。对于大部分人,毕业了还是去工作。少部分继续读博,以后可能从事科研等的工作。

工作后有继续读研的,读研的也有不小心猝死的。读研、工作都不容易。

有些人参加工作发展得很好,有些人很顺利把研究生读出来,有些遇到导师不好,可能会比较坎坷。

很多事情成功与否,都是带有偶然、运气、机遇的成分。就像这个事例,实力能毕业,遇到导师不好,要帮忙白打工一段时间,更不幸的是,把命也丢了。

生活太复杂,你运气好,机遇好,一路平平畅畅、高歌猛进。运气不好,就会经历坎坷,曲折前行。

身体健康最重要,工作超过身体承受能力了,要及时跟相关人沟通。过度劳累,不小心猝死,一切都没了。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培养成人,送到学校读研深造,不曾想到,人一去不回。他本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吧。

中国留学生郑少雄在美留学遇害后,他的母亲出席追悼会,哽咽发言:儿子本来约定要带着她去看看世界,没想到生平第一次出国,不是来观光旅游,不是来出席儿子的毕业典礼或婚礼,而是来参加儿子的葬礼,这种人间至痛,让她撕心裂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这位研究生,他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的离去,一个家庭希望的破灭,亲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也很久才能从他的离开带来的悲痛中走出,甚至走不出。

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调节,让人走出痛苦节目。记得一期讲了一个IT技术员,参与一个大项目。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了,但是项目做成了,就能拿到很多钱。但不幸的是,过度的劳累,他猝死了。他父母、姐姐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节目让他们从这样的痛苦中走出来。他父母头发都花白,估计已经六十多岁,确实是,一下子很难接受这样的变故。

但愿少生活中少一点这样的意外。

无论工作,还是读研,还是其他事情,都要注意劳逸结合。

健康是一,其他是零。有了健康创造其他才有意义。没了健康没了生命,有再多其他都没意义了。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承担起生活的重任。

当代青年要加强锻炼,增强体魄,为国家工作五十年!

有了生命,才会有无限可能。

遇到好的老板,遇到好的导师,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