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4个儿子,汉朝第3任皇帝。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厉行节俭,励精图治,注重清净无为,不瞎折腾,当时四海殷富,最终开创 “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汉文帝是一位被后世公认的有道明君,但是,他也有刻薄寡恩不近人情的一面。
汉文帝,习惯以个人好恶执法
一次,汉文帝坐着专车从渭桥上通过,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仓惶冲了出来,驾车的马猝不及防,吓得一路狂奔,陡然加速,猛烈颠簸,汉文帝大声叫道:“有刺客,快给我抓住!”后来搞清楚了,那个人根本不是刺客,是一个普通百姓回避不及。汉文帝被吓得半死,非要杀了那个百姓。廷尉张释之一再坚持,才依据法律,将这个人判处罚金。

一天,有个盗贼,盗窃了高祖宗庙的玉环。廷尉张释之审讯后,依据法律判决弃市,就是将其当众处死。汉文帝得知,气得发抖:这个人丧尽天良胆大包天,为什么不把他诛灭三族。张释之不停地解释,并坚持不能实施已经废除的连坐。
新垣平是赵国人,擅长望气,类似今天的风水大师,他蒙骗汉文帝,天降祥瑞,要建庙祭祀。他得逞后,又鼓吹“日再中”,就是一天能有两次中午,唬的汉文帝都改元。他还诓骗汉文帝,在宫阙下有珠宝之气,并发现周鼎,结果穿帮,最终东窗事发,文帝大怒,下令将他诛灭三族。

汉文帝,喜好选择性执法
刘长,是刘邦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刘恒即位后仅存的一个弟弟,他勇猛刚健,性格冲动。刘长的母亲赵姬,因为贯高行刺事件受到牵连,当时的左丞相、辟阳侯审食其没有劝阻吕后,赵姬最终被赐自尽,刘长一直伺机报仇。有一天,刘长进入审食其府上,将其杀掉。刘长杀人,显然是死罪。但汉文帝竟然赦免了他。这件事之后,连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太子刘启及诸大臣都忌惮刘长。

张武,他是汉文帝做代王时的郎中令,就是侍卫长,他对汉文帝忠心耿耿,深得汉文帝的信任。然而张武得势之后却大肆收受贿赂,败坏风气。汉文帝知道后,不仅没有将张武治罪,反而,对张武大加赏赐。
然而,汉文帝对贵族,极为防范,不许他们以爵位赎罪,对公卿大夫也非常苛刻。
汉文帝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他的亲舅舅薄昭功不可没。公元前180年,吕后的势力被荡平,薄昭亲自去长安探听虚实,才促使汉文帝下定决心进入长安,并最终得以继承皇位。后来,薄昭的侄子依仗伯父和太后姑母的权势,为非作歹,被皇帝的使者所杀,薄昭盛怒之下,就杀了使者。汉文帝得知,龙颜大怒,就逼迫薄昭自杀。
云中太守魏尚,镇守边关,防御匈奴作战有功,却因上报朝廷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只差六颗头颅,就被削职查办。

汉文帝,在刑法上好心办了坏事
公元前176年,齐国太仓令,就是齐国掌管粮食的长官,徇私枉法,按照当时的法令应处于肉刑。他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他最小的女儿得知后,就随着父亲来到长安,她上书皇帝,情愿入官为奴给父亲赎罪。汉文帝感动了,他为了彰显仁爱,就废除了砍脚、割鼻子、脸上刺字等一些肉刑,而改为鞭刑。

但是,鞭刑过重,有的多达500,因为鞭打次数过多,同样造成不少受刑者伤重而亡。而且,鞭刑没有明确的细则,至于执行的方式、部位、使用的力度,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受刑罚的人通过手段,买通执法人员,以减免鞭打程度,滋生腐败。
同时,汉文帝将斩掉右脚趾的刑法,改为死刑,这就加重了刑罚,导致死刑数量增加。
所以,班固这样评价,“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

汉家皇帝,大多刻薄寡恩,从汉高祖到汉文帝,从汉景帝再到汉武帝,对谋臣武将功勋贵戚,毫不心慈手软。
作为一代明君,汉文帝习惯以个人好恶执法,还经常选择性执法,在刑法改革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即便如此,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汉文帝已经是可圈可点了,如果真有穿越,汉文帝的时代,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