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深谷,密林绝境,奇绝的景观与生活的难题在这里并存。土家人往往居住于深山僻谷之中,虽然风景优美但是往往交通不变。

“七山二水一分田”,面对匮乏,土家族人勤勉劳作,俭朴的日常从未消磨掉他们对生活的创造,对美味的热忱。

合渣懒豆腐

这道菜曾经是土家人每逢家宴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制作过程都要靠人力完成。如今只有少数人家还保留着自制这道菜肴的传统。

制作这道菜的主料是黄豆,黄豆虽然是粗粮,但土家族人却善于将其精工细作成为可口的美食。磨豆腐用的黄豆一定要选用粒大饱满的,取用山涧中流出的泉水浸泡豆子,以甘甜滋润着豆香浸泡数个小时等待泡发膨胀。

泡发后的黄豆以手工磨制成浆,这个过程耗时费力却比机械加工的更为香滑,劳作的辛苦也使得这味道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菜豆腐是土家族的一道小吃“合渣”改良而来。土家族“合渣”这个粗朴的菜名和它的做法极为相似。其实就是在不过滤豆渣的豆浆中加入青菜煮沸。

在主食短缺的年代,豆渣可以充饥果腹,连汤带菜。这种吃法帮助土家族人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合渣本是忆苦思甜的化身流传至今。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吃惯了油腻荤腥。合渣却又成为人们调剂口味的粗粮小吃,备受追捧。

相比合渣,使用同样的原材料菜豆腐则更富于创意。接下来并不是将青菜直接放入豆渣中,而是将豆渣过滤出来,继续加工。

浓浆加水后经筛网只留下细腻浓醇的豆浆。豆浆在熬煮的过程中会出现“假沸腾”的阶段,泡沫虽多却实际并没有煮开,还要再多煮一段时间才可以安全食用。

与此同时,煮熟的豆浆在缸中静待适宜的温度。卤水的添加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豆浆的温度和浓度最为关键。

加入炒热的蔬菜还会散发一定的热量。因此,豆浆的温度要比一般做豆腐时略低,搅拌的时间也更长。

当搅动的手感稍稍产生阻力时,将炒好的白菜加入到浆水内迅速搅匀,等待菜豆腐的凝固成形。

土鸡,腊肉,枞菌都是土家族别具一格的家乡菜。在众多山珍佳肴中菜豆腐却是家宴的主角。

菜豆腐相比普通的豆腐,着重嫩滑的口感并不需要完全紧实成形。只需在缸里静置半个小时左右稍加凝固,结成豆腐脑的形状即可食用。

这时的菜豆腐还需进行最后一道加工,把一小块猪油放入锅中加热化开,将菜豆腐舀出直接放入锅中,豆腐易碎,不用大力翻动,加入自家制作的剁辣椒更加可口下饭。

当年在兵荒马乱之时,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曾救下了不少土家族人的性命,由此留下了“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俗语。

合渣早已成为他们记忆中的味道。如今没人再吃这种土菜,在合渣的基础上将其改良成的菜豆腐既保留了味道的回忆,也象征着往昔的经历。他们以这道菜的传承劝诫子女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这道菜犹如持家治业的教诲,凝结着对至亲的长远思虑,也成为祖祖辈辈艰苦奋斗精神的传递。

土家苞谷酒

摆手舞,一种土家族古老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以甩同侧手脚为主要姿态,取材于农事与日常生活,动作中模仿着劳动耕种以及对自然的观察。

在生存的挑战中,祖先感恩于在此获得一方庇护之地。他们悉心耕作,繁衍生息,怀抱着对于风调雨顺的祈求以及获得丰收的强烈愿望。这段舞蹈的主题又被当地人称为“打苞谷”。

夏秋之交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土家族种植玉米有着悠久的传统,这种适宜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粮食储备。玉米虽然是粗粮,食用和制作的方法颇为简单,但土家族人却为了改善粗粮单调的做法和口感,变化出多种创意。

土家族人喜欢喝苞谷烧,苞谷烧的原材料是煮熟的玉米。这种酒味道香醇,深得当地人喜爱。

将酒曲和晾晒的玉米混合,发酵的时间因天气而异。夏秋季的气温更高,酿酒会节省一些时间。

酒曲是酿酒成败的关键,温度过高会烧坏酒曲。用古法酿制的苞谷烧出酒率很低,三十多斤的玉米仅仅能收获不到10斤的酒,但古法酿造使其口味更为纯正。

这种形似木桶的酿酒工具,煮沸的酒糟通过这个木桶的蒸馏装置使蒸汽升腾到顶部,碰到金属锥形盖子后冷却凝结。从木桶流出的一滴滴的水珠,这就是苞谷烧了。

土家族人从这一杯酒中能感受到自然,也能感受到粗粮经由时间的沉淀所幻化出的香醇。

土家炒米

土家炒米是一种佐茶的点心,非常像我们小时候迟到的用大米制作的爆米花。虽然炒米仅仅是用来佐茶的小点,制作却需要十几道工序。

制作炒米所用的原材料并不是一般的大米,而是要用“阴米”。先用油将煮熟的米饭拌匀,使米饭可以均匀摊开,粒粒分离。

阴米,顾名思义是将米在阴凉处进行干燥,气温在30摄氏度左右的夏季,只需要一至两天即可干透,然而却面临失败的风险,因为阴米最关键是不能晒太阳。夏日的暴晒会导致炒米出现裂缝,存放处必须阴凉通风。

炒米需要使用细砂石,细砂将保留住热量使阴米均匀受热。米粒倒入后瞬间膨胀精准的火候才能使炒米保持纯白干净的颜色。

平凡无奇的大米摇身一变成了一道独特而精致的茶点。喷香的炒米在土家族人看来是绝好的佐茶小吃。

在炎炎夏日,清凉的茶水搭配清甜香脆的炒米。土家族人以巧思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将本来简朴的山村生活过出了另一番滋味。

蒿子粑粑

发挥想象,就地取材是生活在大山里土家族人的传统。

蒿子,草本植物,俗名粑蒿,是当地山里面常见的一种植物。土家族人在三月三这一天吃蒿子制作的食物是必备的传统。至今很多土家族人还保留着土家族的传统风俗。

山里的土家人有一句顺口溜“三月三蛇出山,藜蒿粑粑扎蛇眼”。每逢三月三,蛰伏三冬的蛇虫鼠蚁开始复苏。土家族祖先行走山间,为了能穿行无阻全靠蒿子这种植物。

当地人取它的汁液制成一种蒿子粑粑。最早就是为了抵御蛇虫。中国人的餐桌历来离不开主食,而粗粮则是土家族人主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将采回的蒿子叶浸泡在水中清洗,倒在石臼中细细舂碎。鲜嫩的叶片散发出阵阵的清香。

耐饿的糯米曾是山民劳作时的必备。山里人最初把糯米做成粑粑是为了方便田间劳作时随身携带。如今这种习惯仍在延续。

用糯米磨成的粉末与经过反复揉捻的蒿子汁充分混合,当地又叫“揉面梭”。蒿子汁与糯米粉的结合会加大面的韧劲。为了做出的蒿子粑粑口感扎实,不能添加过多的水,这就使得揉面颇费功夫。

当地传统的蒿子粑粑是要加入馅料的,腊肉丁是土家族人包馅的首选。以葱花和辣椒碎佐味,很好地为腊肉去腥调香,使得蒿子粑粑的风味和营养更加丰富均衡。

由于山多地少,自古以来当地水稻的种植颇受局限。因此当地土家族人的口味也形成一种习惯。他们更为钟爱各类粗粮和杂粮。

为了改善杂粮粗糙的口感,土家族人想出绝妙的办法,将吃起来比较粗糙的粮食变化得更为细致可口。即便在如今当地人依旧有着某种对粗粮的偏爱。

将一个个馅料满满的蒿子粑粑被码放在蒸屉上上锅蒸熟,蒸汽将柚子叶的清香渗入到粑粑的味道之间。这些简单而质朴的美食成为当地人发挥智慧和想象的材料。他们还可以利用各种粗粮做出苞谷粑粑、杂粮粑粑等十几种不同的主食。

饮食文化传统其实是生存博弈的写照。家酸苞谷酒、蒿子粑粑、盐菜酢广椒、合渣懒豆腐,这份食谱在土家族山寨极普遍又极有代表性,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曾经穷苦的生活并没有让当地人减少生活的趣味。虽然食材简单,但他们通过融入巧思,将生活过出滋味,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