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琅嬛书院·大农文化讲堂”第11期在新泰农批市场接待中心开讲。知名作家、民俗学家、方志学家孙立柱先生主讲《新泰商贸习俗》,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泰集市经商习俗、店铺经商习俗以及摊贩经商习俗,包罗万象,洋洋大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展现了新泰的商贸习俗和经济社会现象。现将孙老师讲座文稿整理如下,以飨诸友。
新泰商贸习俗
商贸活动,古来有之,大多相沿成习,约定俗成,其活动特点极具地方特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有些商贸活动也与节日习俗密切结合,成为节日性的交易活动。境内经商形式大体可分为:集市经商、店铺经商、摊贩经商三种类型。
集市经商习俗
集市是在商品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之后,为便于货物交易而形成的一种买卖交换场所。集市形成的历史非常早。早期的集市大约仅仅在交换各自缺少的货物,各得其所而已,并不计较商品价值之间的等值与否。古时日中为市,有人解释“集”是人与动物相会。
今境内各地按一定时间,在规定的区域组织安排的贸易活动均称之为集。到集上买卖名曰“赶集”、“上集”。无急要事而到集上,见可买的就买点,称为“逛集”或“赶闲集”。集市结束称“散集”。
集有期,旧时约定而成,或单日,或双日,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境内集市大多以五天为期。赶集日称为“逢集”。大集全天,小集午后即散。现今在城区,亦有赶早集的习俗,即在街口某一区域内,起五更赶集,天不亮成市,待到临近上班时间即散集,亦称“鬼集”。
集上按行业设“市”、“行”,各“市”各“行”都有固定集中的营业区域。大集“市”、“行”较多常见的有粮食市、青菜市、水果市、柴草市、牲畜市、家禽市、肉市、豆市等等。
粮食市,买粮卖粮,旧时用斗量,后来论斤称,但买卖仍以斗为单位相称,60市斤为一斗,30市斤为“一钩子”。
柴草市即为卖草的,这里出售各种柴草,杂木烧柴称为皮柴,山草称为苫草。论价后再论送与不送,送往买主之家,往往需另加少许“脚钱”。
肉市这一市行,主要是卖猪肉,也有卖牛羊肉的,但和猪肉不可混在一起卖。卖肉者要有三种能耐,一不怕油腻,二不怕腥气,三要有力气。旧时境内买肉称为“割油”,因肉是奢侈品,一般家庭平时多不吃肉,既是“割肉”,也说为“割油”。
家禽市也很热闹,特别是卖鸡的,有农家鸡和肉食鸡两种。农家鸡又称山鸡子,鸡肉瘦美,有味道。肉食鸡多为集中圈养,肉肥,味道不是很美。鸡市并有专门杀鸡行当,凡买了活鸡需要立即杀者,有专人可当场杀死,并蜕毛,开膛,很是方便。
鸡蛋市是买卖鸡蛋的地方。由于农户家里养鸡,待卖鸡蛋换零用钱。再者乡间礼尚往来,又常常以鸡蛋作礼品,故乡村集上,鸡蛋市往往不小。卖者有的用篮子提来,有的用箢子挎来,一般多将小手绢铺在地面,上边摆上鸡蛋,有的按斤去称,有的按个去卖,各随其便。按个去卖的以“把”为单位,十个鸡蛋为“一把”,分大小按把论价。
青菜市里一般按季节供应当地产的蔬菜,多为白菜、菠菜、箩卜、芹菜等,也有小贩从外地贩来青菜进行交易,很是热闹。菜市卖菜也卖菜种子、菜苗子(俗称“栽子”)。
水果摊有大有小,水果种类有多有少。卖水果的有季节性,还要懂得各种水果的品种和产地等。卖水果的按季节也卖各种树苗子(俗称“果树栽子”)。
鱼市腥气满天,但总有人冲着这股腥气而来,鱼有当地产的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也有从外地贩来的带鱼、墨鱼、对虾、海带、海蛰等。集市中鱼鲜称“口好”,变质称“塌潮”。卖鱼者多拿一铁制的鱼针,鱼针前端有鼻,以针穿鱼鳃,再用一脱皮的柳条穿过,用柳条提鱼递给顾客。
旧货市又称破烂市,旧货无论贵贱,一律称“破烂”。“破烂”无定价,卖主口语“能要跑了,别要少了。”买主则道“破烂,破烂,还价一半。”贱买贵卖的贩子,俗称“倒腾破烂的”。破烂市上无物不有,赶闲集的多到此看看。眼下,已经有了专门的旧货交易市场,生意还算红火。
经营大牲畜的骡马市比较特殊,买卖双方必须靠牙行“经纪人”(俗称“牛经纪”、“驴经纪”)从中说合方能成交。经纪人在买卖之间,伸手指头,打暗码说话,按照行内人士话说“当中无人不成交”。买卖说成,经纪人从买方货价中抽取佣金,名为“杀头钱”,买方则需要请吃请喝。这类经纪人都有丰富的相牛相马的经验,除看口齿之外,民间还总结出了不少谚语,如“远看一张皮,近看四个踢儿”,相牛要“前档放下斗,后档放下手”、“前腿直似箭,力量大无限;后腿弯如弓,行走快如风”等。
其它市、行还分别设有木器市、铁器市、缸瓦条货市、扫帚苇席市、花鸟金鱼市等,名目繁多。
每年进入阴历腊月,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此时集市一变而成“年货市场”,人称“腊月集”。腊月集上除日常消费品如新衣、新帽、布匹、百货、食品等等种类与数量都大大增加外,又有一些新市出现,如年货市、鞭炮市、窗花市、对联市、年画市等。年画市都有各自搭的画棚、画架子,挂年画、神像、祖谱(轴子)等,很有节日气氛。卖年画称为“揭画儿”,买神像、祖谱称为“请神”、“请祖谱”。鞭炮市里有各种鞭炮,大的论盘、小的论挂出售,其它还有什么明关急、摔炮仗、窜天猴、钻天锥、滴滴金、转转莲等。年货市里,还卖祭神祭祖用的香纸、蜡锞、蜡台、香瓜、糖瓜、红枣、栗子等。
旧时,每逢集市饮食行临时设摊,当地名吃、小吃荟萃。集市上的小吃,最闻名的莫过于“丸子汤”,特别在冬天热锅里绿豆丸子、豇豆丸子、肉丸子、菜丸子下好,煮熟,打开锅盖,在热气腾腾中,上面撒上一层香菜末,香味扑鼻,再加之掌柜里大喊一声:“开锅的丸子——热的!”随即将勺子一挥,舀上一碗,禁不住不少客商前来喝上两碗暖暖身子。除了“丸子汤”外,集市上的煎包和蒸包也很诱人。
此外,集市上还有专门供应喝水的茶摊,俗称“拉茶炉子的”。茶炉用石头和泥土垒成,是一长条状炉子,上面可放4~6把铁壶,用风箱吹风,迎火处的壶先开,开后提走,后边的壶再前进一步,依次类推,铁壶也象挨号一样,有个前来后到。送水者一般连同集市上的摊位也给占着,凡在自己占的摊位处经营者,必喝自己的茶水,多是放一个茶壶(很粗糙),2~4个茶碗。散集时收壶收碗并收几角钱。大集有十多个茶炉子,小集少些,每个茶炉子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盘,互不侵犯。
旧时集市,不免有些陋俗。如集市宰驴卖生熟肉的,称为“锅子”。“锅子”户图贱价收购牲畜,并不拒绝有偷盗嫌疑的卖主,但为逃避追查,必须在宰杀后付钱。久而久之,形成行风,凡到“锅子”上卖驴的人,议定价格后,买主必赠卖主一壶酒、一盘驴肉、一个硬烧饼,卖主将所赠一切吃光,即可向买主讨价钱,因为这时驴子已经宰杀并剥皮完毕,即使失主追来也无从辨认。若在所赠食物没有吃光之前,失主追来,“锅子”即将卖主交给失主,一切争执与买主无关。
旧时集市经常经营的业户,还必须按行养活一名地痞,称之为“爷”,向其供钱供物。其人则终日游荡于自己的“地盘”,不准小偷在这儿做“偷鸡摸狗”的活计。
集市上还有一种现象,即所谓“打话相”的,就是在集市摊位前要东西的,这也是集市一景。这些“打话相”的要饭人,非常聪明,能根据眼前的摊位顺口编出许多顺口溜,十分有趣味。
如“打话相”的到了卖箩卜的面前,就会打着竹板唱:
“箩卜粗,箩卜长,
又不黑心又不糠,
能炒菜,能做汤,
人人都说箩卜香……”
走到卖姜的面前,又会唱:
“这边张,那边张,
掌柜里卖的好辣姜,
你吃包子我喝汤,
你发财来我沾光……”
走到卖肉的面前,又会唱:
“这边凑,那边凑,
掌柜的卖的好肥肉,
一刀两刀割不透……”
走到小摊面前,又会唱:
“叫掌柜的你发财,
你不发财我不来,
你发财,我沾光,
你吃稠的我喝汤……”
总之,就是通过说唱,供奉对方,使其能给自己一些东西为目的。
除了“打话相”的要东西外,在旧时的集市上,还有一些要财物的泼皮无赖,其中最讨人厌者既是“哩(划开)破头的”。即要财物者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握着一把剃头刀,不时地走到集市小摊前,呲牙咧嘴哀怜怜哭叫一番,然后用刀片割破自己的头皮,血流面脸,故意赃人。看到如此场面,大多经商者为讨清心,赶忙送其财物,让其远离。应该说这也算是旧时集市一景。
交通要道或有生产、生活必须物资可买卖的地方,往往形成大集。一般情况下集市大都在城镇边沿或一些乡镇中进行,大多的并不是天天有集市,而是有固定的时间。这些集贸市场设众多的摊位,按货物品种分类为:百货、纺织、布匹、服装、鞋帽、五金、家电、土产、副食、熟食、蔬菜、酱菜、水果、粮食、豆货、肉类、鱼虾、鸟虫、家禽、花草、家具、木器、铁器、陶瓷、缸瓮、苇箔等。集市日上人数众多,大的集市一般都设在一大片沙滩树林中,远远看去,黑鸦鸦的都是人。进入集市,到处“嗡嗡”作响,耳边一片喧哗。实际生活中,集市已成为沟通城乡及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渠道。每当集市,总能看到各行市内人流如潮,川流不息。摊位排列着各式各样货品,并有推车的、挑担的、提篮的流动叫卖,甚是热闹。
店铺经商习俗
店铺是旧时境内民间对于坐商的泛称,习惯上称店面大的为“店”,店面小的为“铺”。民间习俗上又根据各个店铺经营商品种类的不同把其称为百货店、杂货店、米店、粮店、绸缎店等。乡村中的小零售店,一般叫做“铺子”、“小铺”或称“杂货店”,这类小店多为夫妻店,小本经营,零售点很低,酒可分杯,烟可论支出售。民间有歇后语“小铺的蒜——零揪了”,就是说小铺的蒜可以论头买卖。这种小店不时购进销出,虽然本小利微,但却方便了民间百姓群众。它们经营的商品也主要为农民日常所需的物品,如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牛马套具、杈耙镢锨、锅碗瓢盆等。其经营方式可购买,也可用粮食等农产品换取,还可以赊帐记在墙上或木牌上。这些店铺有的建在街市中心,有的则在临街道的房墙上进行简单的改装,如在临街的后墙上开一个小窗,便是一个店面等等,其经营人员也主要由自家人组成,随叫随卖,农商两不误。
上世纪40年代开始组织供销合作社,乡村的小铺多为供销社代替,渐渐相沿成习,至今农村有些地方称“逛商店”为“上社”。建国后,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有一段时间,农村经商的店铺时兴叫“代销部”(代销铺)或“小卖部”(小卖铺)。
“店”还有另一种含义,是指“旅店”。旧时有“代办客饭”的大店,有围墙大院停放车马的大车店,也有十分简陋的夫妻小店。店铺的营业场所称为“店面”、“铺面”、“门市”、“门面”。
旧时店铺,摊货售货均用厚重的长条木柜,称为柜台,售货因此称为“站柜台”,售货员即名“站柜台的”。店中记帐处,称为帐桌,会计名为“帐房先生”。民国之前,买卖使用银两、铜钱、制钱等。收拾铜钱有一种特制的钱柜,高如板凳,可以当坐杌去坐,柜盖上凿一扁缝,散钱由缝中投入。年节间柜贴红纸,一般上书“黄金万两”等组字。
店主称为“掌柜的”(掌握钱柜者),店员统称为“伙计”,出店办事叫“跑外柜”、“跑外城”或“跑腿的”。店员等级也有成俗,入门先要学徒两年或三年,学徒期间,只管饭,不付工资,或给少量零花钱,名为“鞋钱”,即“跑腿磨鞋的钱”。满徒后可以按月领工资。再过若干年,干的不错,有了资力,掌柜的年终再给一部分钱作为奖励,这称为“吃劳金”;再进一步,参与了较重要的经营活动,掌柜的年终按一定比例从赢利中拿出一点分配给这部分店员,称为“吃份子”或“吃红利。”
店铺有店规,繁简不同。顾客进门,前柜“了高的”首先站起打招呼,售货店员接着跟上来,对于顾客,店员不能一见面就问买什么,要陪着顾客看,顾客停留在那里,再问他买什么。一个顾客进门由一个店员陪到底,直到送出店门,内部称此为“人盯人”。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次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先拿好货顾客要不起而受窘,名为“拿顶了”,“拿顶了”即为失职。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即使有无理取闹者,也要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送至前柜,“了高的”要站起来点头送行。对于特殊顾客,售货员提货,部门掌柜陪送出门,顾客上车,然后递上货去,车开之后,方才退回。每逢过年,有一位持股掌柜带着一个学徒,拿着字号名片到常有来往的巨宅拜年;每年元宵节在店内请人观灯,节后招待老主顾男宾,谓之“请春酒”。为了对顾客和同行隐瞒成本及零售价格,便于暗中加价,店铺定有暗码,代替1~10各数字。
从前店铺,多可赊帐,有赊帐往往写在木牌上,名为“挂帐”,称为“水牌”。店铺年年有假,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节间留守铺中者,往往设酒宴,喧闹终日。年终关门结算帐目,正月初八后正式营业。
店名招幌,是传承已久的商俗,有牌匾,有挑帘,因店铺大小、行业习惯不同而异。
旧时店铺命名,多用“吉祥”、“兴隆”、“信义”种种字样。店铺命名都力求其醒目显眼,有用门匾的、有用木牌铜牌的、有镌石于门首的、有用旗招的,后来更有用霓虹灯招牌的。除店名之外,常配以招幌标明营业内容和声望。如有以特殊物件、特殊标识为幌子的。幌子即为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这对于早年里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们来说,视幌子十分直观,内心便知店内经营的品种。
民间把幌子称为望子,这是一种具有现代广告意义的悬挂物,理论上应当是很吉利的。望子有希望的意思,它与经营的业务直接相关,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特殊的幌子就成了某种生意的象征:
卖麻的店门首挂一束长麻;
卖棉花、代客弹棉花的以网装一团棉花悬挂门前;
修车的铺子,于路旁树一木桩,悬挂一只车圈;
酒店悬挂有“酒”字的旗子或悬挂一个葫芦;
酱菜铺镌刻酱园或“酱”字做幌子;
裁缝则在木板上写“成衣”二字;
毡帽店悬挂一只毡帽;
草帽店则悬挂一只草帽;
蜡烛店做木蜡烛悬于门前;
棺材铺以黑色小木棺材下缀红布为招幌;
蓖梳店悬木制大梳篦为记;
卖扇子的则挂一把大扇子;
当铺门前则悬一个大大的“当”字;
茶叶店门前是“茶”字;
理发店以红蓝(或黑白)相间条纹为行业标记,或绘在门首墙上,或作圆形电转标记,使人一望便知为理发店;
旧时的浴池(民间称为“澡堂子”、“塘子”)在门前竖高杆悬红灯笼,并以灯笼起落表示营业时间;
饭铺挂罗圈缀穗幌子,挂罗圈也有很多区别,缀红穗圈的是汉族的饭店,缀蓝穗圈的是回族的饭店,单个罗圈表示只卖小吃,双罗圈即办炒菜,若是挂四个罗圈,则表示此处包办酒席。
有以对联、诗词为招幌,以吸引顾客。如酒店门口写有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到东西南北人。”有迎合顾客变态心理作“怪联”以招揽生意的。如有的饭店门口写有:“宾亦来,客亦来,酒来,菜来;聚也罢,散也罢,吃罢,喝罢。”
也有的以外号为幌子,故意招揽顾客。因此,店铺中流行着一句俗语:“没有歪名不发家”。
凡悬挂的幌子浅显明白,让人一看便知店中所经营的内容,买东西不会走错地方。
此外,有些店铺的用具也很有趣,如酒店卖酒,盛酒的用具多是大缸,上面有宽大的酒缸盖盖合。也有用酒桶、酒篓盛酒的。卖酒不用过称,用酒提子装酒。酒提子用铁皮打制,也有用竹筒、木筒制作的。提子呈圆筒状,有把,把在筒的一边,呈直上直下状。装酒时将提子插入酒缸中,淹满,然后提起来,倒入酒瓶或酒坛子里。酒提子因盛酒多少而大小不等,可分为一两、二两、半斤、一斤等。卖酱油、忌讳(醋)的也多采用此种计量方法,十分精准。
清末民初,境内店铺多为私营,经营的项目有饮食业、服务业、中西药材及日用百货等,网点集中在县城和集镇。楼德、羊流为商业重镇,因靠近泰安,又是交通要冲,为过往商人必经之地,所以店铺较多。来自山西、章丘、济南等地的商人在楼德开办“天诚”、“公志诚”、“增盛源”三家酒店,以及“东德洋”当铺和“东亚医院”(以经营中药为主)。羊流镇主要店铺有“万生”、“东大盛”酒店和“新盛”、“东福盛”油坊等。此外,四乡各集镇主要有蚕丝、食油和草辫等经营业。1936年,县内商业有较大发展。饮食业,县城内有“安庆园”、“恒和园”、“玉和园”、“三合酒店”、“太和酒店”(三合、太和为山西商号)、“聚香斋”、“同春园”、“益香斋”、“马家肴肉铺”、“张家肴肉铺”等饭店菜馆,还有馍馍房、烧饼铺、锅饼铺、包子铺等64家,乡镇有51家饭店菜馆。服务行业,县城客店、车马店有刘家店、董家店、石家老店、董家马车店等11处。羊流、楼德等主要乡镇都有客店、车马店。百货杂品业,县城有章丘人开办的“元吉”、“长增”、“复诚和”、“义诚和”、“瑞泉居”、“福生公”等字号的布店和杂货铺。中药业县城有“瑞芝堂”、“广和堂”、“民德堂”药店;楼德有“衡升堂”、“普安堂”、“生生堂”药店;宫里街有“仁德堂”(后析出“聚德堂”)、“衡德堂”药店;羊流有“天合堂”药店。
眼下,境内店铺林立,遍地都是,各种名号,应有尽有。
摊贩经商习俗
摊贩大多都是小本经营的小贩,乡人称为贩子、小商小贩、小买卖人、做小买卖的。小买卖人他们身背肩挑,上山下乡,走街串巷,赚取微薄利润以养家糊口。旧时,境内摊贩门类很多,吆喝与代声各行不同,但均有特色。
如货郎。这是一种沿街叫卖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小贩,挑担行货,担子一头设架,挂各种货样,一头为货箱,藏货其中,设摊时即以之为座。用小代声鼓,名“货郎鼓”,碗口大的小鼓与小锣各一,锣在上,鼓在下,镶在一木柄上,左右各有软线锤,摇动则锣鼓齐鸣,可摇出许多花点。闻听此声,家庭妇女们感到特别亲切,纷纷出门选购自己所用的物品。货郎担所卖之物品种类较多,有胭脂花粉、袜子毛巾、零头布料、鞋面布料、鞋垫、手绢、木梳、刷子、镜子、围裙、围巾、头绳、发卡等。有的货郎担大的,还卖洗脸盆和热水瓶等。货郎的交易,可用钱买,可用物品换。换物者最多莫过于用女性梳头梳下的头发去给小孩换泥巴哨。还有用其它物品交换者,货郎都一一答应,自知自己不会吃亏。时下,在偏远的山区,依旧还能见到极个别货郎沿街叫卖。
春节后和赶会期间,境内街中还能见到不少卖气球的摊贩。气球是洋玩意传入的,有圆、椭圆、长等几种,细长的气球除充气使之成为大丝瓜、大香蕉、大棍棒外,还可以用多种手法把它扭扎成长嘴狗、木马、鹅等多种造型。小孩子们最喜欢气球,当父母的都会买几个气球给孩子玩,也可算是街中一景。
卖山楂串的摊贩也算得上街中奇景,特别在秋后或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小贩肩头扛着一根一人高的木杆,上部绑着一大捆柴草,四周插着一串串红艳艳的山楂糖葫芦,很是诱人。这种糖葫芦是将山楂放在熬好的砂糖里蘸过,串在一根根细木棒上,红艳艳,亮晶晶,孩子们见了都会眼馋。如果买一串,又甜又酸,又香又脆,甚是可口。这种红艳艳的糖葫芦给人们能带来喜洋洋的气氛。
每当夏季,街中总有不少卖冰糕的小贩。早先卖冰糕者没有固定的位置,都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后边驮着一个小木箱子。这种木箱子都是自钉的,就象现在的纸板箱差不多大小。里面装着进来的冰糕,用一小棉被子盖着,边骑边喊“冰糕!冰糕!”不时地诱惑者过路的孩子前来购买。时下街中已经很少见到骑车卖冰糕者,大多已经有了固定的摊位或场所,而早年卖冰糕的小木箱子也已被各种类型的冰柜所取代。
秋冬季节以至春节前后,街头总会出现一些卖糖炒栗子的小贩,他们大多在街中某一合适的位置,支起一口大铁锅,炉边翘起铁皮卷的圆圆的烟筒。每当炒时,炉火熊熊,糖沙哗啦,栗爆噼啪,微风吹来,香气诱人,引逗着不少人前来购买。
卖瓜子的就是另一幅景象,他们大多在剧院、影院的门口,主要是给看戏、看电影的人们送去一点趣味。瓜子分葵花子和西瓜子两种,一般都是自炒自卖。小贩多用一个废旧的油桶,经过切割,底部做成炉子状,并有摇手,边烧火边摇动,在炒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加一些甜料等。旧时卖瓜子,小贩会用旧报纸裁开,包成一种如同粽子样式的三角包,便于出售。还有些小姑娘,提着篮子在街中叫卖。如今,秋冬季节及春节前后,街中依旧活跃着不少卖瓜子的小贩。
年前年后,街中总有不少卖甘蔗的小贩。甘蔗都是从外地进来的,虽是水果,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水果,小贩有的将甘蔗扛在肩上叫卖,边走边吆喝。还有的是堵在路口的摊贩,大多将甘蔗插在筐子里,露出长长的棍子状。卖水果很少有削皮服务的,唯有卖甘蔗的,小贩不请自削皮。因为甘蔗的皮硬,一般刀子无法削皮,小贩手中的刀是一种特制的刀,削皮很方便,削皮后还一节节的切断去卖,这种服务很是到家。
冬天街口烤地瓜的就更是吸引人了。小贩一般找个大汽油空桶,糊上泥,制成炉子,上面留下小炉口。烤的地瓜,红心的称红薯,白心的称白薯。烤地瓜大多用铅丝弯成钩,钩上地瓜挂在炉口上烘,等烘熟后皮变软,内心由白变成金黄,又香又糯,拿在手中热乎乎的,揭开皮咬一口,甜滋滋,香喷喷,黏糊糊,滋味妙不可言。以前烤地瓜是很土的小吃,不登大雅之堂,现在却成了时髦的小吃,大多的女孩子都特爱吃烤地瓜。
还有一种煮玉米卖的小贩,多是女人经营。当玉米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有些农家妇女就从地里掰来,在锅里煮熟,然后用箢子或篮子挎着,上面蒙块包袱,到街口去叫卖。煮熟的玉米,别有一番味道,很是吸引孩子和女性。这种小贩生意总还有不小的收获。
街口地摊卖书者,也满能吸引人的,特别是对一些有文化而经济收入稍差的人们。这类图书多不是新版,有的是从农户中收来的旧书,已经破烂不堪的样子。虽是旧,但对文化人仍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总有不少前来购买者。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多进一些冒牌书,多错别字,印刷也不规范,但由于其价格便宜,购买者多,此类小贩颇有收益。
旧时,摊贩行当经商有“八不语”之说,即有八种生意,生意人不用吆喝是卖什么的,只靠手中所拿器具发出的声音,乡人即能分出是哪一行当。
如沿街卖油的、算命的、卖糖的都打“铛铛”,声音听来没有多大区别,似是相同,但乡间人坐在家中忙着活落,一闻便知是哪种行当的生意。卖油郎,俗称卖油的,多肩挑串乡,用一圆形铜片栓系挂担头,边走边敲,名为“铛铛”、“油铛铛”。算命打卦的盲人,也打“铛铛”,与“油铛铛”的不同在于中心有一突出部分,而且装在小竹架上,与槌儿栓在一起,盲人一手持杆探路,一手提此“铛铛”击之。卖糖的,一副台担,有庙会就赶庙会,平时里多走街串巷,以一直径半尺的铜锣“铛铛”代声。
卖豆腐的与染布的都敲木梆子,只要梆子一响,村里人自能分清是干什么的。
游方郎中,摇铃为号,弹棉花的亦摇铃为号,区别在医生的铃声缓缓不断,弹花匠的铃声一阵阵急急摇响。
乡下串街打洋铁壶的,吹一把小号,即代人修理器物,也出售自制的产品。
磨刀磨剪子的,连一串铁片钉在短木柄上,摇动“哗哗”作响以代吆喝。
旧时收破烂的,大多都是吆喝声声。一般不挑担的,背一条麻袋,以收购破布为主。
还有一种挑担吆喝的,一般吆喝“乱——头发,换——洋火!”小贩备有火柴等商品。其收购废品,可付钱,亦可以物换物。旧时农村妇女都有一个“梳头匣子”,每次梳头收拾的头发,都积攒在匣子中,积多时,即可从这类小贩那里换一两盒火柴(俗称洋火)。
还有一种吆喝声,有声无字,如锢炉匠吆喝的声音“纹儿——瓦呵——!”两个音拖的很长,传的很远,没人能解释二音为何字何意,但世代相传,乡人一闻便知是锢炉匠进村了。如此等等,小贩吆喝声特点各有不同。
还有一些摊贩,都能吆喝出许多动人的顺口溜,所编顺口溜,合辙压韵,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将自己所从事的生意给以喊叫出来,确能起到生意兴隆的作用。
如有卖老鼠药的摊贩,出摊大多摆上一些老鼠危害人类生活的图画,再摆上几个死老鼠,意思是告诉大家,这些死老鼠全是买他的“耗子药”毒死的。这时,卖药者总还打着竹板,边敲边唱:
“快来瞧呀快来看,老鼠是个大坏蛋。
它东间跑西门串,偷喝香油偷吃饭。
溜墙根来满屋转,又吃花生又吃面。
东梁跳到西梁上,什么坏事它都干。
啃书本来啃箱子,皮鞋帽子都咬烂。
老鼠急了都要啃,小孩耳朵啃半边。”
卖老鼠药者控诉老鼠罪行的顺口溜越编越长,他这样一吆喝很快引来了不少围观者。于是,卖药者见时机已到,就从小布袋里掏出一包包老鼠药,随之又唱道:
“老鼠药,不值钱,一包只花一毛钱。
省下一根小冰棍,少抽一根名牌烟。
药下屋里保安全,一夜老鼠都药完。”
现实社会卖老鼠药的摊贩,已经不用打竹板自己喊叫了,大多都用一个小喇叭,反复播放早已录制好的顺口溜,生意还算红火。
旧时有些卖针的摊贩,大多带着一块长方形薄木版,多为梧桐木的。将针铺在地面布上,并取出一包拿在手中,用力一甩,针便如同队伍一般排在木版上。卖针的总是要喊上一段顺口溜:
“大杠子针,明晃晃,
好似罗成那杆枪……”
还有一种卖肴药(五香材料面)的摊贩,把肴药一样样摆在一张小床上,靠近里面的床腿处安一盘小石磨,卖药者多是边用手推着小磨,磨出细细的肴药面粉,嘴里一边拖着长腔唱着早已编好的顺口溜:
“买的那就买,捎的那就捎,
心想买来那就把钱掏。
有丁香,有茴香,
有陈皮,有良姜,
花椒皮子都放上。
包饺子,剁馅子,
团丸子,炖粉皮,
锅里炖了个小鲤鱼,
都离不了这肴药面子。”
春节前集市上新增一些卖火鞭的摊贩,在每一摊位前,总有一名汉子在声嘶力竭地喊叫,以吹乎自己的火鞭如何响亮,同时也有贬低竞争对手的意思。这类摊贩所编的顺口溜,确能起到引人销货的作用。
“走走东,观观西,
谁的货好买谁的。
大年间别买扑出出,
炮仗头,蹬了屋,
杆子打,扫帚扑,
惊了牛,跑了猪,
锅里饺子下成一锅烂糊涂,
亏来西院里他二叔,
你看唔嘘不唔嘘。”
其他做生意的小贩,也有吆喝声,大半是卖什么喊什么,有一些也即兴编出十分动听的顺口溜以做宣传。
今天的小贩,多无固定摊位,皆以走街串巷、赶集赶会贩卖物品赢利。小贩者以贩时装的为多,骑一辆摩托车,带货之外,带两根竹竿,赶集、赶会,到目的地之后将两根竹竿绑在车上,两杆之间拉绳,花花绿绿挂起来,引人注目。其他小贩也有很多,如贩青菜的、贩粮食的、贩鞋的、贩食品的等等,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骑三轮车,还有的动用汽车,拉着货物跑来跑去,赶集串店,既方便了城乡居民,也搞活了当地经济。
孙立柱近照
孙立柱 ,作家、民俗学家、方志学家。
先后创作出版《野花泪》《风流岁月》《边寨谍影》等3部长篇小说;《我的母亲》《在边疆的日子》《桃花峪记事》《泰山作证》等4部长篇记事文学。其中长篇小说《野花泪》《风流岁月》先后荣获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先后主编《新泰民俗》《新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5卷)《新泰民间传说故事集》等。其中《新泰民俗》荣获首届“东岳文学艺术奖”民间艺术类最高奖;《新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荣获山东省文化厅一等奖。
先后主编《新泰市志》《新泰年鉴》《新泰人物》《新泰综合大全》《新泰古树名木》《新泰村庄》(21卷)《千秋石莱》及十余部专业志书。其中《新泰市志》《新泰年鉴》先后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点击以下链接,赏读更多精彩内容:
孙立柱:小三峡游记
孙立柱:白马寺游记
滨湖广场记 | 孙立柱
散文:老嫂 | 孙立柱
散文 | 孙立柱:我爱石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