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陶宛啤酒商失去大陆订单,绿媒喊话台湾人“喝起来”

立陶宛啤酒商称订单被中国大陆合作商取消,损失超50万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立陶宛啤酒商称订单被中国大陆合作商取消,损失超50万欧元

(观察者网讯)继叫嚣要“吃爆”凤梨、释迦后,听闻立陶宛啤酒商被大陆合作伙伴取消订单,绿媒又开始嚷嚷“台湾人喝起来!”

12月19日,亲绿媒体民视新闻发文称,立陶宛知名啤酒大厂沃夫狼(Volfas Engelman,台称“沃福斯”)受波及,在大陆的订单“全被砍光”,估计损失达50万欧元,于是喊话岛内民众赶紧“喝起来”。脸书上,还真有不少台网民称要捧场,更有人称要“喝爆”。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12月17日报道,该国沃夫狼啤酒厂总经理霍巴巧斯卡斯称,早在今年10月底,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合作伙伴就取消了所有订单,造成的损失高达50万欧元,并称该品牌在大陆近十年的苦心经营宣告结束。

消息传到岛内,绿媒又开始跳了。

12月19日,民视新闻用耸人听闻的标题称大陆“砍光立陶宛知名啤酒大厂千万订单”(50万欧元约合1570万新台币),还直接打上了“台湾人喝起来”的字样,声称大陆合作企业取消立陶宛啤酒厂订单是“打压手段”,替立陶宛啤酒厂“喊冤”。

文章最后还放出立陶宛啤酒品牌的广告图,称“在台湾也买得到”,号召台网民支持该品牌。

在该文章的脸书评论区,还真有台网民叫嚣要“喝爆”该啤酒。

“烂梗”自然也不会缺席,“每天喝18斤很难吗?”

此前凤梨(台湾菠萝)因屡次被查出检疫性有害生物而被大陆暂停进口后,台湾“名嘴”黄创夏声称“压力不大”,“每个人1天18公斤,吃个两个礼拜,很难吗?一颗就三公斤,很难吗?一点都不难。”

这回,难道要“每天18公斤啤酒”?

甚至有网民留言“钓鱼”称:台湾地区能不能“立法”,“只要喝立陶宛啤酒就算是酒驾也不违法”……

这样的画风让部分台网民担心起来,有人建议大家量力而行,“以健康为导向来支持”。

如果要靠“喝爆”来支持,这些人恐怕支持不过来了。

在今年夏天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的消息传出后,立陶宛商品在大陆的负面消息日益增多。

本月初,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曾透露,中国大陆已要求跨国公司在立陶宛和大陆市场间二选一,大陆方面对此已做出驳斥。但越来越多的立陶宛企业已经开始担心,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停止对他们的投资。

此外,拥有2700余家会员企业的立陶宛工业家联盟透露,立陶宛对大陆贸易在进出口方面都遭遇障碍。

今天(1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相关问题时指出,立陶宛在国际上公然制造“一中一台”,彻底背离立方在中立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完全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必然遭到唾弃和反对。如果要说规矩,首先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是公理和正义。立陶宛背信弃义,站在公理和正义的对立面,绝不会有好下场。立陶宛某些人、某些势力执意同“台独”分裂分子沆瀣一气,一条道走到黑,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延伸阅读

立陶宛知名啤酒商倒苦水:在华经营近十年 一夜归零

【文/观察者网 齐倩】立陶宛政府在反华一线上蹿下跳,立陶宛企业现在是苦不堪言。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17日报道,该国精酿啤酒百年品牌沃夫狼(Volfas Engelman)在中国近十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宣告结束”。该啤酒厂总经理透露,早在今年10月底,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就取消了所有订单,造成的损失高达50万欧元。

本月初,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曾透露,中国已要求跨国公司在立陶宛和中国市场间二选一,中方对此已做出驳斥。但自此,越来越多的立陶宛企业担心,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停止对他们的投资。

LRT报道截图

沃夫狼啤酒厂总经理霍巴巧斯卡斯(Marius Horbačauskas)向LRT表示,在今年夏天立政府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的消息传出后,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就此问题陆续表示关切。与此同时,有关立陶宛商品在中国的负面消息也越来越多。

巴巧斯卡斯说,到了10月底,沃夫狼在中国近十年的苦心经营宣告结束——当时,他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取消了所有订单。他告诉LRT,该公司损失了约50万欧元。

“我们有社会责任感,立陶宛是一个小国,所以自然也同情‘小国’……”谈到这里,巴巧斯卡斯有很多苦水要倒,称他们只是希望,立陶宛近期的对华政策是政客们“非常明智和长远的战略的一部分”。

他随后抱怨道:“如果这只是(立陶宛的)短期策略,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据公开资料显示,沃夫狼是立陶宛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酒厂,建于1853年,百年来专注于生产精酿啤酒。

其实,立陶宛企业遇到的问题不限于出口。拥有2700余家会员企业的立陶宛工业家联盟透露,立陶宛对中贸易在进出口都遭遇障碍。

“所有交易都已停止,交货时间也拖的越来越长,甚至高达创纪录的110到115天。”立陶宛工业家联盟主席亚努利亚维丘斯举例称,就连立陶宛已付款的货物,运抵港口后也发生无法装柜、出不了中国的情况。截至目前,类似情况已经影响了大约100家立陶宛企业。

沃夫狼在国内多个电商平台均有旗舰店

在今年8月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后,立陶宛政府便开始频繁炒作台湾问题,在反华一线上蹿下跳。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此事导致中方在11月22日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当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诉观察者网,如果立陶宛继续一意孤行,不把台湾的所谓“代表处”关掉,之后还会有梯次升级的措施。

12月2日,一家立陶宛木材出口商称,中国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该消息随后得到立陶宛外交部证实;12月9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透露,中国已要求跨国公司二选一:与立陶宛企业切断联系,否则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12月17日,路透社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已敦促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国大陆集团停止使用产自立陶宛的零部件。

针对中国要求跨国公司二选一的说法,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强调,中方一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行事。

官方数据显示,立陶宛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国家,中国是其第22大出口目的地。但路透社提到,尽管双方直接贸易规模不大,但立陶宛有数百家公司依赖出口经济,为与中国贸易的跨国公司生产零部件、家具、服装等产品。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立陶宛企业担心,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停止对他们的投资。

瑞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丘里斯(Nerijus Mačiulis)向LRT声称,中国是在拿立陶宛“杀鸡儆猴”。他说,已有生产中间产品的立陶宛企业被迫放弃订单,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立陶宛将非常脆弱”。

瑞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丘里斯(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立陶宛急忙寻找靠山。立陶宛总统顾问16日称,总统将寻求欧洲领导人的帮助;立外长近日也表示,他正在等待欧盟委员会的答复。但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欧洲版在报道中接连用“没有什么好牌可打”、“无能为力”、“没有火力”等字眼,描述欧盟在中立两国关系中的操作空间有限。

此外,立陶宛也正在尝试自救。LRT报道称,2022年春天,立陶宛将成立电子商务平台,届时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向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地销售各种商品。迄今为止,立陶宛出口到台湾地区的商品以光学仪器、木材、化学工业与食品为主。

然而,立陶宛企业对此并不乐观。早在9月份,立陶宛一乳制品加工商负责人就坦承,台湾地区在市场规模上“根本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比”。“中国(大陆)人口众多,而台湾有两千多万人口。因此,无论是台湾还是其他任何小市场都无法取代中国(大陆)”。

LRT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即便能顺利打开其他市场,但仍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抵消中国市场丢失的影响。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直到现在,出口到台湾地区的规模仍较小。”立陶宛企业局出口事务部门主管达维尼特(Rasa Uždavinytė)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