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阿联酋宣布新发现石油储量220亿桶,将追加投入1260亿美元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开采和销售,然而细心的人却发现,追投支出列表中少了130亿美元,直至一年后才正式公布:这笔钱被拨给阿联酋最穷加盟国--富查伊拉,用来增设新的原油储存设施与补助民生所用。

而富查伊拉付出的代价是:存储港禁止存放任何非石油物品,全境禁止任何工业设施投产,只能发展旅游业。

为了石油港的利润,放弃自身工业发展,到底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引起富查伊拉本国人的激烈讨论,可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八成人认为富查伊拉工业基础本身就很薄弱,与其耗费巨资从零开始,不如将重心放在石油储备及港口转运上,把所得利润补助国民生计就足够达到小康水平。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富查伊拉石油港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欧美制裁伊朗才得以替代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仓库,但制裁伊朗并非永久的,而且富查伊拉是阿联酋唯一不与波斯湾接壤的国家,一旦伊朗解封,富查伊拉的石油仓储地位就会降至谷底。

实际上,阿联酋押宝“制裁伊朗”的行为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付诸行动了,但当时的目的只是加油港,1995年富查伊拉才将加油港扩建为石油贸易港,通过扩容陆地存储罐的方式把储量增至300万立方米,2009年欧美在伊朗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后加大了制裁力度,直接促使阿联酋下决心打造全球最大石油港:先将陆地储容扩至1500万立方米(已实现2/3),进而开挖富查伊拉地下石油仓库,2022年启用容量将超过4200万桶原油(约672万立方米),届时总容量可达2000万立方米。

另一面,阿联酋作为欧佩克(石油组织)第三大产油国,其石油开采、销量等信息不仅影响全球经济走向,同时也是欧美研究各采购国的军事信息之一,而94%产量销往亚太地区的阿联酋更是重点关照对象。以2018年为例:阿联酋累计出口石油1.259亿吨,其中约有0.8亿吨从富查伊拉出港,前四大买家分别是日本3730万吨、印度1660万吨、中国1220万吨、新加坡1060万吨,这些石油的具体走向都被欧美卫星实时监控。

简单说就是:每艘油轮从进入富查伊拉港再运抵购买国的全过程,都被欧美卫星全天候监视着,富查伊拉不仅是阿联酋的命脉重地,同时也是欧美各国密切关注的对象。

虽然声名远播,但阿联酋另外六个加盟国的国民却对富查伊拉没什么具体印象,阿布扎比友人阿贝德是这么形容的:超过99%的阿联酋人没去过富查伊拉,而去过的人只会回答“不推荐的地方”。

富查伊拉酋长国的总面积只有1165平方公里(跟香港差不多),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南岸,最新数据是22万居民,首都富查伊拉市人口占比近半。 然而,富查伊拉地理位置只具备军事价值,却没有太多的经济价值,全境被阿拉伯大峡谷的哈吉尔山脉三面包围(另有部分飞地),地质面貌除了石灰岩就是沙漠,只能种一些热带果树和土豆等耐旱作物。

更尴尬的是,阿联酋7个加盟国,其他6国或多或少都有点油气储量,唯独富查伊拉没有。上个世纪70年代初,英国殖民者就差没挖地三尺,依然没找到有开发价值的油气资源,于是就把勘测和开采特许权卖给“西德”,“西德”二十多名地质人员白白浪费了5年时间,别说没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就连矿石都没找到几块,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特许权转交给独立后的阿联酋。

刚加入阿联酋时,一贫如洗的富查伊拉只能把心思花在“歪门邪道”上:1972年一口气发行了3000多套邮票,原以为效仿某些国家印发邮票能赚大钱,结果《世界邮票总目录》拒绝收录,因为这些邮票不具备合法的邮政用途,既不能使用也没有收藏价值,各大集邮组织自然不买,白白亏钱不说,为了印刷邮票而购置的设备也被当成废铁卖。

经此一役,富查伊拉仍旧没有死心,先后提出“创意城”、“自由区”、“免税港”等多个不切实际的发展模式,无一不被阿联酋否决,其“免税港”概念更是触及所有中东国家的利益,同时也在挑战“阿拉伯联盟”的地位。

遭遇一连串打击后,富查伊拉才不得不脚踏实地的耐心发展旅游业,跟在各位酋长大哥身后捡点旅游红利,而各位大哥也乐意看到穷小弟安分的样子,自然会考虑在各个角度予以扶持,比如修建阿联酋第二大清真寺谢赫扎耶德时,酋长大哥们先后援助了8亿迪拉姆,而富查伊拉王室自己就出了不到2亿。

最有趣的是,2015年清真寺正式开放时,富查伊拉只对外界公布造价2亿迪拉姆,却刻意忽略了另外6个酋长大哥的援助款,而6个大哥也没有计较这些,反而在清真寺开放后又主动援赠了一批水晶灯,以及清真寺庭院的喷泉花园等等。

但实际上,这座清真寺仿建土耳其蓝色清真寺的痕迹过于明显,具备很明显的奥斯曼时期风格,反而失去了伊斯兰教发源地的传统特色,内部空间虽然不大,但同时容纳两三万人还是绰绰有余,只是相对于阿布扎比清真寺而言少了点底蕴,也不够恢弘大气。

为了更加彻底的了解文化历史,我选择去富查伊拉国家博物馆,但向导却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话:可以去市场看看。

事实证明向导的提醒很有必要,所谓的国家博物馆就是一栋沿街的二层民房,把办公室都算进来也就4个房间,里面陈列了当地考古收集来的少量青铜器皿和珠宝,但更多的是富查伊拉人的农具、服饰等等,对游客而言并没有太多参观意义。

最后还是按照向导的建议去了市场,由于首都人口也就十万出头,当地市场没有农贸、生鲜、花鸟等等概念,每周五开放一天,周边村镇的农户和城里的商人都会把商品放到路边,规模不算大,但品类倒是挺集中的,本地产的瓜果不太多,绝大多数都是从阿曼和也门进口的,但价格倒也亲民,比迪拜和阿布扎比便宜了不少。

虽然油气和旅游资源不如兄弟酋长国,但富查伊拉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却堪称“不遗余力”,按照向导的说法就是:如果福利再没有优势的话,那富查伊拉酋长国不用外力参与也会瓦解,国民早就走光了。

为了留住原本就不多的国民,富查伊拉在阿联酋福利的基础上又加大了福利投入,以致上个世纪末各个“大哥”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时,富查伊拉靠着“画饼”拉来“大哥们”的投资:以酋长国信用作为质押(20年内支付本息),“借钱”开发1500多套带泳池和花园的高端联体别墅,然后再将这些别墅分发给有卓越成就的国民,以及愿意迁往富查伊拉定居的外国高端人才。

都说“中国绿卡不好拿”,但实际上,富查伊拉的“酋长绿卡”难度更高,因为“酋卡”不仅象征着身份与地位,同时还有很多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景点开发以及酒店行业等等,以现在阿联酋削弱石油经济为主的大局势来看,富查伊拉的旅游业还是有着不错的前景。

(下一站哈伊马角,阿联酋人口最少,却创造了很多个阿拉伯世界第一的酋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