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中期,扬州有这么一个落魄秀才。因家中贫困无法谋生,只得寄宿于寺庙里,终日白吃白住。
时间长了,寺庙里的僧人对这个寄生虫十分厌恶,想赶他走,又不好开口。于是众和尚商量了一个把他羞辱走的办法。
一日,秀才正在屋里闭门读书,不觉已至中午,寺内通知开饭的钟声已经敲响。秀才也已感到饥肠辘辘,便收拾好书本,前往食堂就餐。
开到食堂,秀才发现今天的食堂很是奇怪,里面一个来吃饭的也没有。走进一看,只见一个负责清洗餐具的和尚正在收拾碗筷。
秀才很惊奇,便问道:“敢问师傅,这会开饭了吗?”
只见那和尚头也不回地答道:“施主来的不巧,这会寺里午餐已经用完,也没有剩下的了。所以施主请回吧。”
秀才疑惑:“不是刚听见寺里敲饭钟吗?怎么就已经吃过了呢?”
和尚道:“也许是众僧念经辛苦,大家就吃的多了些快了些,今天真的没有饭了,施主请回吧。”
秀才无奈,只得揉着咕咕叫的肚皮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快要开饭的时候,秀才担心再次错过午餐,就没等敲钟,提早去了食堂。
他赶到食堂发现,和尚们都在狼吞虎咽。领头和尚还一边吃一边催促:“大家快点吃,一会那秀才该来了。”
秀才一听,顿觉羞愤不已。回到住所在墙上写下一句诗: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寺庙容不下他了,只得另找寄身之所。
后来秀才发奋读书,于20年后考取了功名,并被外放到了扬州做官。
一日,秀才故地重游,来到了昔日寄宿过的寺庙,寺里的和尚无不惊恐万分。在他到来之前,和尚们将秀才当年在墙上题的诗用绿色的纱盖住,还小心翼翼地擦掉浮在上面的灰尘。就连秀才当年的住所,都被仔细翻修了一遍。
秀才在寺庙里看到此情此景,走到20年前题的诗前,掀开罩在诗上的碧纱,在原诗的下面补了一句: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这位秀才名叫王播。
以下内容援引百度百科王播词条:
王播(759年-830年2月15日[1]),字明扬,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宰相。
王播自少孤贫,只得到扬州惠昭寺木兰院的僧寮里借读。方丈和一些僧众开始还以礼相待,认为这个读书人将来发迹,对寺院也有好处。但时间久了之后,寺院厌倦他吃闲饭的行为,即使开饭也不通知王播。王播在寺院墙上愤然题写了一首诗,然后离开。二十多年后,王播出任淮南节度使,镇守扬州。一天,他忽然想到惠昭寺看看,寺僧知道后,把他当年居住的地方修葺一新,还叫人用拂尘掸去他当年题诗的那堵墙的浮尘,然后用上好的碧纱覆盖。王播来到寺院后,发现自己那首讽刺诗受到如此优待,不由得感慨万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