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乐爸!

我家邻居刘女士的儿子今年10岁,学习成绩一般,经常听到她抱怨儿子怎么不听话、怎么顶嘴。

邻居刘女士儿子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慢性症”。这种症状在儿童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不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心理慢性症 孩子不听管教是心理慢性症的一种表现,原因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实际是在不断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这种唠叨式的说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惰性。于是,父母的说教一旦出现再成为刺激,教育效果便会随之下降或消失。

一、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主要表现有三方面:

(1)教育语言反复或表达不当:在批评孩子时,父母斥责的声调高而尖锐,语句反复。

(2)指责孩子缺点时简单化:指责孩子时不讲清原因及道理,大话连篇,不明要领,使孩子不知错在哪里。

(3)管教太严,抖萝筐式的训练:孩子犯一点小错,父母就抓住不放,并将孩子以往的所有错误重新数落一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家长如何防止孩子出现心理慢性症:

(1)家长可以试着变换不同的教育语言来指出孩子的同一缺点。如对于孩子写作业粗心的毛病,父母应仔细点、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写算术式时不要把等号丢在脑后等,比反复说要用心,别粗心更有效。

(2)家长的责备语调要比平常说话的语气低沉。低沉的语调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家长与孩子都能冷静下来。用与平常不同的语调还可以唤起孩子的注意。

(3)让沉默取代指责:那些听惯了父母责骂的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自然会等待着父母的打骂。如果这时父母真的责骂了,孩子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会产生一种又熬过去了的心理,过后就忘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为了一种习惯。父母保持沉默,反而会使孩子去猜测父母的心态,紧张的情绪会保持一段时间,并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使用强调性语言:父母在指责孩子以前用强调性的语言说:我只说一遍。如果孩子未听见,也不要重复,让孩子品尝一下不听话的苦果,下次他就会注意听了。不停地唠叨只会使孩子产生厌恶,父母力图纠正孩子错误的愿望反而不能实现。

(5)父母要明确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后,不讲清道理就批评一顿,说完之后又忙自己的事了。孩子糊涂地不知自己错在哪儿,或者不知错误的危害,也就自然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了。

(6)只针对眼前的错误进行指责:很多父母往往只要孩子犯了个小错误,就把过去的错误重新数落一遍,新帐老帐一块算。这样不但使孩子对所犯的错误分不清主次,淡化了对这次错误的批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抵消教育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家长朋友,您家的孩子有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年账号更名为乐爸聊育儿,一起交流,陪孩子一起成长,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