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小学之前,一般都会在幼儿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实是,小朋友上幼儿园就意味着他们要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独自去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压力,这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幼儿园并不是一个他们特别喜欢的地方。

另外,如果这类孩子在校园生活中,再碰到一些糟心的事情,恐怕会让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涯都蒙上一层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在幼儿园默默被孤立,成了班级里的“透明人”

佳佳的儿子3岁了,上幼儿园还不到一学期,佳佳就发现原来活泼好动的孩子,现在变得不爱说话了,而且每天早上送幼儿园孩子都闹着不想去。

起初佳佳以为是孩子任性,长时间在家没适应幼儿园生活,等过了适应期就好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

回家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儿子太淘气,老师就让他坐在最后面,小朋友也渐渐地孤立他,孩子觉得自己没有朋友也得不到老师的喜欢,心情格外低落,逐渐变成了班里的“透明人”。

事实上,如果不是佳佳耐心问,儿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她根本不知道。而在生活中,很多遭遇幼儿园“新型暴力”的孩子都会因为害怕而选择不吭声,回家不告诉爸爸妈妈在幼儿园发生的事,这样他们的父母很难察觉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被老师当做“反面例子”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不好,很有可能被老师当成“反面例子”教育其他小朋友,这样就会受到同学的排挤。

而且在老师批评自己的情况下,孩子也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才让大家不喜欢,所以这样的孩子受欺负后也不敢说,只好一个人默默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向的性格没能得到正确引导,逐渐被同学“遗忘”

和活泼开朗的小朋友相比,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班里很容易成为“小透明”,如果老师或者家长不能正确地引导,很可能最后被同学们“遗忘”,总是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吃饭,导致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受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有意忽视,同学们有学有样

太顽皮的孩子,可能会在无意中激怒老师,这样同学们也会排斥他。

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是已经会察言观色,能根据老师的喜好去选择玩伴,老师不喜欢的小朋友通常班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园就是个复杂的“小社会”,家长要打起精神来

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社会之前的“排练场”,家长对这个“小社会”也要重视起来。

●关注孩子上下学的情绪变化

每天送孩子上学的时候要注意他的情绪,放学也要关注一下孩子的心情,通过变化发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闲聊的语气侧面了解校园内的情况

放学之后可以和孩子聊聊: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通过孩子的描述侧面了解幼儿园的情况,这样不仅能提升亲子关系,还能掌握孩子的基本状态。

●细心观察孩子的人际关系

平时家长也要注意观察,看看孩子有没有比较要好的朋友,通过他的人际关系判断幼儿园的生活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园的三年生活,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家长不要一送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里爸爸妈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如何交朋友,如何与人交往;上幼儿园之前,最好把情况跟孩子说清楚,普及幼儿园知识,不能强行送孩子去上学。

在进入幼儿园之后,父母要教会孩子与人分享,学会与老师配合、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另外,家长也要不定期地与老师做好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