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是医疗行业价格向价值开始回归的一年。二级市场A股港股现“破发潮”,美股受制中美两国争端不容乐观;一级市场创新药狂热投资渐趋理性,风投机构出手谨慎甚至观望。关于医药创新、资本市场、商业化、出海的故事,去年还“深信不疑,今年却风头掉转纷纷被打上了问号。

创新药领域最早参与的研究者、投资人和学者朱迅说过:中国医药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昨天的逻辑,把握今天的逻辑,洞悉未来的逻辑。我们可以质疑当下创新的逻辑、创新存在的问题,但不应该质疑创新本身。

在这个迷茫的时刻,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创新,给创新者一个被认真“聆听”、被发现的机会。2022年,青松会打造“青崧BIO融资路演 开放麦”。我们希望在这个专属的舞台上能给每一位创新者一个专属麦,让他们说出自己最独特的梦想,最前沿的创新、最真实的创业背后的故事。

1月7日,上海,我们将启动“青崧BIO融资路演”第一战,30+知名投资机构最强“伙伴力量”正集结而来,只为递给医药创新者一支“开放麦”,倾听创新、发现创新、投资创新。

#1

30+多元化Capital伙伴集结而来

  • 汇聚30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伙伴,向投资界半个”江湖圈”发出你的“声音”;

  • 覆盖主流医疗基金、国家队基金、产业基金等多元化背景的基金,让创新多一些融资通道和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多家细分领域优质项目已加入“开放麦”

  • 生命科学服务、小分子创新药、基因细胞药物、抗体药物、AI药物研发等热门赛道优质项目已加入开放麦;

  • 科学家+企业家素养的创始人正在走向“舞台”,有故事,有过往成功案例;

  • 多数项目有优质基金背书,覆盖不同融资轮次阶段。

01

Some Corporate Guests

青崧Bio融资路演开放麦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注新一代免疫疗法源头创新企业

陈泓恺安立玺荣 创始人

1.项目亮点

安立玺荣生物医药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免疫治疗的新药研发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拥有全球领先的自主研发平台,开发针对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BIC/FIC(Best/First In Class)创新性免疫疗法。目前在上海,旧金山, 瑞士巴塞尔和台北分别设有临床及研发中心,并已获得多家大型投资机构的青睐。

作为首位来自亚洲的获奖者,公司于2020年荣膺微软集团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与美国阿兹海默症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合作的2020 Part The Cloud-Gates Partnership学术科学奖项(作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组织)。

2.项目进展

公司目前已有两个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一个小分子产品于2020年将中国的非肿瘤领域授权给一家专注在神经治疗领域的biotech公司。安立玺荣生物医药将持续进行全球前瞻性技术与创新应用的研发、落实产品化设计、量产化研究与系统化管理,持续深化本集团在创新性免疫疗法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

3.创始人背景

创始人陈泓恺博士是著名转化医学专家,企业高管团队包括来自美国帕克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的前研发总监Pandelakis Koni博士,以及曾任职于阿斯利康、拜耳、GSK等多家跨国药企、负责临床开发和医学事务管理的段晓华女士。

4.融资阶段

2021年8月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由磐谷创投和台杉投资领投,中华开发资本、大和证劵集团的DCI Partners、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富邦金控及宏泰电工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代干眼症治疗药物

沈旺维眸生物 创始人

1.项目亮点及进展

国内最为领先的眼科创新药研发公司之一,已经建立起领先产品研发管线,针对干眼症的VVN001目前已处于II期临床阶段,另有两款分别针对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的创新药产品处于IND申报阶段;

VVN001—第二代LFA-1拮抗剂,相较于传统干眼症治疗药物“环孢素”,LFA-1拮抗剂溶解度更优、分子活性更强,更具安全性。

2.创始人背景

创始人沈旺博士先后在雅培、Sunesis、安进、KanionUSA等公司从事小分子药物研发,并领导开发出抗癌药物Venetoclax(2016年4月获FDA批准)、干眼症治疗药物Lifitegrast(2016年7月获FDA批准);现在有四个药物正在中美澳进行1-2期临床,两个药物正在进行IND申请;

3.融资阶段

2021年4月完成3亿元D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千骥资本、高特佳投资、风和投资、浦东科创,中金策投资和西藏海等多家机构参与跟投;原股东JMCR、长融资本和贝达产业基金继续加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驱动的新型生物医药研发公司

许大强索智生物创始人

1.项目亮点

由百图生科、维亚生物、许大强博士团队联合发起成立,专注于自身免疫系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并致力于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型的新药研发范式。

作为战略投资人,百图生科和维亚生物将会在AI技术、计算能力、底层多维数据、蛋白结构及合成验证等方面为索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创始团队

索智生物共同创始人许大强博士和江旭亮博士及高管团队都是有多年海外新药研发和商业运行经验的复合型团队。许大强博士有在诺华等跨国大型药企公司多年的研发、市场销售、新产品立项、开发和商业化经验,此外许博士也具有全球创新药初创公司投资等多方面的经验。江旭亮博士有着二十多年的计算化学经验,参与过多个药物早期研发。

3.融资进展

2021年4月完成5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百图生科领投,维亚生物跟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AR-T细胞治疗差异化

靶点布局企业

杨林博生吉创始人

1.项目亮点

博生吉是一家科创属性极强、以突破性和创新性CAR-T细胞产品研发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拥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管线,涵盖大部分血液肿瘤和儿童/成人实体肿瘤。公司近万平米的符合NMPA GMP规范的CDMO产业化基地位于合肥高新区,拥有全球领先的全自动CAR-T细胞生产线。

2.项目进展

博生吉针对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First-in-class PA3-17注射液,是全球首款获批注册临床试验的自体CD7-CAR-T细胞候选药物,并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现正处于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针对儿童和成人实体肿瘤的TAA06 CAR-T细胞注射液,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杰出的肿瘤清除能力,现已进入IND申报阶段。

3.创始人背景

创始人杨林博士拥有20余年全球顶级癌症研发中心研发经验,曾担任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淋巴瘤/骨髓瘤系兼职教授,曾参与创办美国Apocell Inc(后被Precision for Medicine收购),是CAR-T行业的知名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代肿瘤mRNA疫苗与癌症

检测技术突破项目

杨海涛瑞羿奥纳创始人

1.项目亮点

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癌症新抗原数据库和算法开发自主的mRNA新一代癌症疫苗,包括乳腺癌疫苗,前列腺癌疫苗,哮喘疫苗和18价宫颈癌HPV疫苗,属于与欧美同步的疫苗产品;

拥有与美国/台湾合作的独家纳米半导体芯片基因与蛋白检测技术,可在15分钟之内检测出癌症或者新冠病毒核酸和新冠抗体,为当前突破性检测技术,会引发检测技术的新一轮革命;

2.项目进展

预计在春节后3月份新抗原单细胞测序实验室和mRNA疫苗数据库和人工智能优化团队完成,第一批mRNA序列设计软件和算法产生专利和软件以及开源的算法。

2022年6月,将会有第一批mRNA乳腺癌疫苗和前列腺癌疫苗的动物实验数据,2022年下半年争取1-2项肿瘤疫苗ind的批文。

3.团队

有近10名博士,准备与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建立研究所,在基因治疗,mRNA疫苗方面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于癌症病人的疼痛及其它

并发症的抗体药物研发企业

王春河达石药业 创始人

1.项目亮点

达石药业已初步形成从早期抗体筛选到临床研发的闭环能力,公司目前有超过9个在研抗体药物,治疗领域聚集疼痛和癌症病人并发症的治疗, 竞争环境优良。主要品种DS002是中国首创、序列全新的一种靶向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人源化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一种全新机制的癌痛缓解药物,在全球有“first-in-class”的潜力。达石药业是应用抗体工程技术的“顶级专家”,并独立开发了新一代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技术,为企业快速研发推进提供支持。

2.项目进展

DS002目前正在筹备IIa期临床研发,2022年还将获得2个新的临床批件。

3.核心团队

核心团队包括多名海归科学家。创始人王春河博士是中组部“万人计划”专家,兼具镇痛及抗体类药物的研发经历。他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后,在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并就任助理教授。后就职美国礼来公司从事单克隆抗体以及ADC药物分子的前期研发,参与项目包括上市药物白介素17单抗等。回国后领导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抗体药物研发,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

4.融资情况

2021年9月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现有投资人包括凯泰资本、分享投资、中山香商投资、前海长城投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代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剂

李铭曦湃隆生物总裁

1.项目亮点

整合全球尖端科技,结合自主研发与海外技术合作的优势,开创人工智能赋能的高效创新研发模式。两大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张江和美国旧金山湾区。

湃隆生物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靶标方面的专业知识与Exscientia领先的AI驱动药物发现和设计能力相结合,联合打造多个高选择性CDK抑制剂产品。旨在成为国内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设计的分子推进到临床试验的公司,快速有效地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疗法

2.项目进展

高选择性CDK7抑制剂目前已进入临床前开发阶段,将在2022年进入临床试验

3.创始人背景

李博士是专注发现生命科学早期创新科技及其商业化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拥有丰富的跨境投资、项目孵化经验。现任GT创投合伙人及湃隆生物总裁,曾就职于九鼎投资,后加入先声药业,关注全球早期医药投资。李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4.融资阶段

已获得27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创新多肽药物研发者

吴宏忠麦科奥特副总裁

1.项目亮点

全球创新多肽药物研发者,致力于成为双功能和多功能特异性多肽药物研发的全球领军性前沿企业,聚焦于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炎症疼痛相关疾病新药的研发。

公司建立了双特异性多肽技术平台,双特异性多肽概念的提出者、实施者、验证者和开发者,是多肽类药物研发的最佳平台之一,具有筛选多靶点多肽药物的独特机制。公司拥有国家级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长效缓释研究平台,已建立多肽长效缓控释制剂研究实验室,正在壮大大分子生物药平台以及核酸类药物研发平台等。公司已具备开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品种的平台型研发能力。

2.项目进展

公司建立了一条包括20个新药品种的产业链。截止目前,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发的有7个核心创新药,其中3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4个处于中美申请临床(IND)阶段,其他处于研发阶段,管线覆盖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抗血栓、抗炎镇痛等五大类疾病领域。

3.融资阶段

2021年5月完成3.6亿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纽尔利资本苏州融晟先行、丰川弘博和嘉兴善金资本跟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智能驱动的肿瘤个体化

精准免疫治疗

莫凡纽安津联合创始人、CEO

1.项目亮点介绍

公司2016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专注于新生抗原相关产品研发,以人工智能驱动肿瘤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拥有国际领先的计算平台、国内最大的新生抗原相关数据库、完整的技术链及团队配备;算法及数据分析团队15人,占公司人数的1/3;

2.项目进展

个体化多肽疫苗完成IIT 60多例患者,初步证明安全有效;完成IND工作,已提交pre-IND meeting申请;后续多条管线也已进入IND enabling阶段;

3.创始人背景介绍

创始人为浙江大学教授,为国内最早提出基于新生抗原治疗概念的研究者之一;联合创始人为加拿大UBC资深研究员,入选浙江省高层次海外人才计划,是最早应用二代测序研究肿瘤的学者之一。

4.融资阶段

2021年9月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贝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领投,达晨财智跟投。

02

Agenda

议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Sign Up

申请参加

报名对象:投资机构、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企业创始人。优先青崧BIO领跑者成员参加,非成员参加需审核。